渣打银行的大班查理正与汇丰银行的大班沈粥站在一起交谈。
他们原本也想去和秦迪聊几句,但那边人气实在太高,根本挤不进去。
“真是惊人,三百九十二亿港币,明天一开盘,市值肯定突破四百亿。能达到四百亿港币的体量,确实不简单。”查理感慨地说。
沈粥点头表示赞同。今天和记黄埔集团上市的场面,连他都有些羡慕。
汇丰目前尚未上市,在另一个时空里,它要等到年底才会在伦敦挂牌。
直到后来多市场同步上市的模式成熟后,汇丰才陆续在港岛和纽约完成上市。
但核心控股权,依旧掌握在伦敦方面。
正因汇丰还未上市,此刻看着和记黄埔这一幕,沈粥心里多少有些羡慕。
他笑着对查理说:“渣打也不差,你们在伦敦的整体市值也有三十多亿英镑。”
虽然汇丰还没上市,但渣打早已在伦敦挂牌。
更早起步的渣打,曾经才是港岛的第一大银行。
可后来汇丰发展得更好,作为后起之秀,逐渐反超,如今渣打已退居港岛第二大银行。
不过在国际业务方面,渣打依然领先于汇丰。
至少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上,渣打仍占优势。
再说,即便渣打现在不如汇丰,也远胜另一家早已没落的银行——有利银行。
当年有利银行与渣打、汇丰几乎是同时成立,规模与地位相当。
它同样拥有港币的发钞权。
但在几年前的股灾中,有利银行宣告破产,最终被汇丰收购。
查理摇了摇头:“虽然都叫上市,但渣打在伦敦的股价一直不太稳定,市场信心不足。”
沈粥建议道:“那不如考虑在伦敦退市,来港岛上市?港岛现在的股市已经非常可观,连市值四百亿的巨无霸都出现了。”
“渣打如果在港岛上市,估值至少两百亿,甚至可能冲上三百亿!”
这是沈粥真实的想法。
他心里还有一个念头:和记黄埔重新上市,市值眼看就要突破四百亿。
如果汇丰也能在港岛上市,肯定能超越和记黄埔。
五百亿?
六百亿?
甚至更高!
沈粥内心非常动心。
但他也清楚,想要在港岛上市并不容易。
真正的阻力不在港岛,而来自伦敦的董事会。
以前沈粥从未考虑过这些事,今天目睹了和记黄埔集团上市的场面,心里突然有了波动。
他开始有些想法了。
沈粥琢磨着,要是能把汇丰也推上市,那该多好。当然,这件事没那么简单,需要精心策划,而且难度不小,不像秦迪做得那么顺风顺水。
“和记黄埔还不算什么大问题。”查理大班忽然开口,“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新福平金融集团。”
他继续说道:“他们背后有新和记黄埔撑腰,还有保险、证券业务加持,加上秦系企业的资源,未来的新丰银行,很可能成为港岛数一数二的大银行。”
话外音很明显,新丰银行迟早会成为汇丰和渣打的劲敌。
但两人并没太放在心上。银行业本就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领域,彼此之间有拉扯也有互惠。
多一个对手,虽然会分走客户,但也可能多一个关键时刻能帮忙的伙伴。
更何况新丰银行没有发钞权,优势自然打了折扣。
沈粥没说新丰银行什么坏话,反倒笑着回应:“只要发钞权还在我们手里,汇丰和渣打就不会倒。”
其实秦迪曾经邀请过沈粥,希望他能出任新福平金融集团的总裁。
有这层关系在,沈粥对新福平金融集团自然敌意有限。
查理耸了耸肩,也只是随口一提。
他当然清楚这些背景,而且汇丰在前头顶着,渣打也没那么着急。
再怎么说,秦迪现在还是汇丰和渣打的股东之一。
第二天一早,港岛各大报纸纷纷把头版留给“和记黄埔集团成功上市”。
这是1979年最引人注目的大新闻,也注定成为街坊邻里间传得最热的谈资。
“那年头,他们可是风光得不得了。”
“那一年,秦大亨已经被人叫作财神爷了,世界首富是后来才加上的称号。”
“那一年,梁安德已经坐上打工皇帝的宝座,就算后来有人纳税比他多,也没抢走他的头衔。”
“那一年,富豪榜上,秦系占了两成。”
那一年……
总之发生了一件全城沸腾的大事。
《天天日报》用了整整四个版面,详细记录和记黄埔上市的过程,整体基调是感谢。
标题是加粗大字:
“感恩这一刻!”
头版照片就是敲锣挂牌时的合影,秦迪的演讲全文刊登在下方。
《星岛日报》的头版标题则是:
“392亿港币!”
整篇社论分析了和记黄埔股价上涨的原因,核心还是围绕秦迪本人。
《明报》的标题也很直接:
“本港最强!”
下面第一句话写道:“也许,这就是最强全球企业的起点。”
同样是自家报纸,《天天日报》走的是权威路线,而《漫威尔日报》则完全不同。这家主打娱乐风格的媒体,完全不像大哥那样一本正经。
它的风格,一眼就能认出。
“秦系富豪天团出炉!”
文章内容围绕着内部股东展开,不仅画出了详细的股东结构图,还把一众核心人物的大头照贴了出来。
“本次上市,秦系一天之内诞生一位世界首富候选人,18位亿万富翁,76位千万富翁,612位百万富翁。这是本地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造富事件,空前绝后。”
消息传开,整个城市都炸开了锅。
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几乎都一模一样:
“这是真的吗?”
“有没有那么夸张?”
“不如辞职,去秦先生手下做事吧!”
《漫威尔日报》列出的这份富豪名单,可信度极高。毕竟,这是自家的事,不带水分。
新闻一出,接下来的半年里,秦系旗下所有公司的招聘部门电话就没断过,求职者蜂拥而至,几乎把门给踏破了。
太平山顶道,秦宅。
这天是周末,凯拉在港府上班,但今天休息。
另一位准妈妈贺朝琼已经不再去学校上课,安心在家待产。
两人都是孕妇,起床时间自然晚了一些。中午起床、洗漱完毕后,两人在明亮宽敞的餐厅碰面。
保姆端上营养可口的餐点,在一旁伺候。
凯拉吃饭时不爱说话。贺朝琼则喜欢一边吃一边说。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