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和美的日子里。贾故又迎来一个沐休日。
要不是郑亲王和王行派人来催着,贾故都不想去京郊看自己那田。
但是,一想到还要给皇家进贡。
他又满心无奈从榻上爬了起来,出了外城。
忙忙碌碌巡田一晌午。
好不容易把跟屁虫王行打发走。
下午微风穿堂,贾故悠闲的歪在凉榻上打盹,忽听吴大喜喘着气奔进来:“老爷,吴贵妃父亲病重,郭太医被召去了!”
贾故一个激灵,睡意全消。
他翻身坐起,听吴大喜接着说,“小的听太医院药童说,郭太医用了上次甄太妃病重,老爷给她的那支老参余下的部分。
即使郭太医现在另投皇后。皇后那边不知道有何谋算。
贾故也要骂一句神经病啊!
那参年份太久,药力虽猛,却带三分燥毒,非急症不用。
如今竟给吴贵妃父亲用,一有不慎……
日后吴贵妃的报复还不知道落在谁身上!
贾故一想,便恨不得向满天下贴告示,说郭太医个人行为,与自己家无关。
等贾珩得了消息,他也说不妥,“郭太医虽如今投了皇后,可她是咱们家一路从兴元府带出来的,若是二皇子外祖父出了问题,咱们有嘴说不清。怕是要被带累了。”
贾璋抬手往脖子上一抹,问父亲和大哥,“咱们要不要把她送走,免得日后牵扯到咱们家……”
贾故一个白眼翻过去:“跟她撇清关系就行了,又不是性命攸关,少动歪心思!万一他日大皇子上位,觉得咱们对他不恭敬,这就是罪状!”
贾玮傻不愣登的托腮嘀咕:“那就不让大皇子上位了?”
贾故气笑,自己和贾家要是有这本事,早就谋划造反了。
还能顾忌这顾忌哪?
贾故抬手给老四脑门一巴掌:“你爹我要有这本事,早去当领头阁老了!还站这儿跟你们磨牙?”
他语重心长的跟贾玮说,“老四,你以后啊,遇到事情,多问问爹和兄弟们怎么解决,别自己想主意,啊?”
贾玮噤声。
却见贾瑄又拿着他那破扇子折扇轻敲掌心,凑上前献计说,“不如咱们让郭家老家人上京来。之前儿子听他们言行,便觉得那都是有好处就会占的人。等他们来,就让他们找去王侍卫府上,让王家为他们解决生计,帮扶生活。”
“如此一来,旁人就知道郭家真正亲近的是谁了。以后有了事故,大家也清楚,该找谁了。”
贾故听完,万分欣慰,抬手拍了拍贾瑄肩膀:“我五儿真是长进,竟会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了。”
贾瑄当着兄弟伙的面听老爹夸奖,他面上得意,嘴上也不谦虚,“这就是我学以致用、变则思通了。只听我们领头的抱怨,他媳妇亲戚上门。又要为了名声费心安置好,又要管束着他们,让他们不要在京里得罪人。不然,最后被旁人记恨的、找麻烦的都是他。我这聪明的脑瓜一转,就想到这个主意了。哎,要我说,我家兄弟几个,只看三哥、四哥、日后怕是得指望我这脑瓜子出息了!”
被他提名的贾璋缓缓一笑。
特别不怀好意。
贾玮虽少有主意,但并不妨碍他跟着三哥一起静静看着五弟。
贾故为了这个沐休日平静过去,勉强不去注意他们兄弟几个的官司。
暮春过后,京里风多。
自那日后,不过一月,郭家族人便陆续抵京。
如贾瑄猜测的那般,族里好不容易有个出息人,被人一鼓动,那在老家里能生活的,他们推车载箱来只是为了混个熟脸,那家里缺田少地的,直接扶老携幼来投奔了。
十几口人直接把荣宁后街的小巷挤得满满当当。
荣府原本给郭太太家拨出的十间空院都不够住了。
眼见院墙内人声鼎沸、灶烟缭绕。
王家作为皇后亲族果然要脸。
不敢说让郭家再麻烦荣国府的话,直接自己找管事出面来给郭太太解围了。
王家管事先拜了荣府说明细情,才去找到郭太太说,“亲家受累了!咱们府外另有一处空宅,房舍几十余间,水暖灶具俱全。郭家诸亲尽可搬去安住,也省得挤在荣府墙外,失了礼数。”
说罢,他也不待郭太太推辞,回头便命随从:“帮着亲家太太搬箱笼,小心些,别磕了老人!”
郭家众人本已住得局促,闻言纷纷称谢,七手八脚装车。
郭太太想着小女儿还没成亲,自己家又是高嫁。族人这多吃多占的行为,不好叫王家看着。
她想了想,上前与王家管事说,“咱们是受荣国府三老爷的安置,才住这的。如今要走,也该去荣府和三太太说明。”
王家管事不光得了家里老爷命令,出门前,还得了主家那位二爷身边的长随敲打。
自然知道荣府也是希望他们出面安置郭家亲眷的。
他便端着笑脸回郭太太,“亲家太太放心,小的先去荣府陈情,才来找亲家太太的。等亲家太太领着亲戚去咱们院子安置妥当了,再来与荣府太太们说话,也是好的。”
就这样,不到晌午,巷口便只剩满地车辙了。
荣国府,老太太听管事媳妇报信说,后街郭太太住处已经人去院空了。
她良久才叹一声,可惜道:“咱们费心托举她这么些年,如今竟全便宜了别人。”
贾故闻言含笑劝慰老太太:“母亲莫惋惜。郭太医一人侍二主,忠心不绝对。在宫闱那种稍有闪失便株连满门的地方,咱们又算不上最强势的那个,如此倒不如顺势与她撇清。日后风雨,也淋不到咱们头上。”
“而且郭太医出自咱们举荐,人人尽知。就算搬走了,她不报此大恩,才受人唾弃呢。”
老太太岂能不知这些道理,可道理是道理,自己家的打点、供奉也是拿的出手付出,因此她脸上仍有些悻悻的表情,“我不过白念叨两句罢了。”
而这之后,暑月来。
昌乐公主有孕的消息递进宫时,帝后正在一处。刚说了荣王最近上朝,面对朝廷议事,多听劝谏,很是稳的住的事。
皇后顺着皇帝夸赞,说起了宫中纳妃之事。
皇帝一把年纪,儿子好几个,外辈里外孙女也好几岁了,便是纳新妃也不会劳民伤财的选秀。
所以他听了长女喜讯,转念一想,便朗声笑道:“好!昌乐与荣王姐弟相合,如今昌乐有喜,朕也当为荣王添喜。”
皇后会意,接过话头:“正该给荣王择两位侧妃,一来贺公主之喜,二来也为东宫早开枝叶。”
帝后相视而笑。
皇后懿旨次日传出宫。
中秋后设宫宴,凡有品级的诰命皆携女入宫,以便皇后选贤。
荣王侧妃,同样也是备选宫妃。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皆不可缺。
消息传出,京中勋爵人家顿时忙作一团,各请嬷嬷教礼仪、开妆匣检点首饰,哪怕不为荣王选妃,便是被皇后赞上一句对姑娘家未来选婿也是好的。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