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队沉浸在“中医养生”的欢乐氛围中无法自拔时,高仇向的“谍战大戏”也悄然拉开了帷幕。
在一次极为神秘的非公开会议后,球队被秘密地分成了两组。
红队(A队):由德容、拉什福德、格林伍德、维蒂尼亚、莱奥等技术流和快马组成。
蓝队(b队):则由迪亚斯、麦克托米奈、哈兰德、萨利巴、帕利尼亚等身体强壮作风硬朗的球员组成。
这两支队伍,从分组的那一刻起,就过上了“一队两制”的割裂生活。他们不仅在不同的时间段用餐、开会,甚至连更衣室和理疗室都被隔开。
高仇向则像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间谍头子,对两队灌输了截然不同的战术思想。
在红队的战术分析室里,他一身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打扮,背景音乐放着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
“先生们,”他轻声细语,充满了艺术气息,“足球,不是野蛮的冲撞,它是一门关于空间、时间和美的艺术。你们是绿茵场上的达芬奇,你们的任务,是用最优雅的传球,去绘制出最动人的画卷。记住,我们要用美,去征服对手!”
而在蓝队的房间里,气氛则完全不同。墙上挂着维京海盗的旗帜,音响里放着德国战车乐队的重金属摇滚。
高仇向换上了一身迷彩服,脸上画着油彩,声音粗犷而充满了煽动性。
“爷们儿们!忘掉那些娘们儿唧唧的传球!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儿!”
“足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把那个该死的球,用最简单、最直接、最他妈疼的方式,给我干进对方的门里!”
“你们是维京的狂战士!你们的武器,不是脚法,是你们的身体!是你们的头!是用你们的意志去摧毁他们!让他们在你们的高空轰炸下哭爹喊娘!”
就这样,一支球队被他强行塑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水火不容的“战术人格”。
而检验成果的时刻,很快就到来了。
……
英超第32轮,曼联主场对阵“升班马铁骑”谢菲尔德联。
赛前所有人都以为,面对以凶悍防守着称的谢菲联,曼联会是一场硬仗。
然而比赛开始后,老特拉福德的观众(虽然是空的)和全世界的球迷,都看到了一场……他们从未见过的诡异到极点的足球比赛。
高仇向派出了以德容为核心的“红队”阵容,并且在赛前毫不犹豫地消耗了10点教练点数,启动了那个许久未用的战术模块。
【高级tiki-taka已启动!】
【隐藏指令已解锁:‘终极催眠’!】
比赛开始了。
曼联球员就像一群被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在中后场进行着海量但毫无威胁的横向传递。
德容传给萨利巴,萨利巴传给迪亚斯,迪亚斯再回传给门将德赫亚……
皮球在曼联的后场,像一个催眠的钟摆来回晃动。
十分钟过去了,控球率,曼联82% - 18%谢菲联。
二十分钟过去了,控球率,曼联85% - 15%谢菲联。
整个上半场,曼联一脚射门都没有。
谢菲联的球员从一开始的全神贯注、严阵以待,逐渐变得迷惑、烦躁,最后甚至开始变得……昏昏欲睡。
他们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就像一群被遛的狗来回奔跑,消耗着宝贵的体能和意志力。
电视解说员都快疯了。
“我看不懂……我完全看不懂高仇向的战术!这不叫传控,这叫‘球场静坐’!他们在用足球,进行一种行为艺术的抗议吗?”
直到比赛第67分钟。
就在谢菲联全队的防守阵型已经像一块被太阳晒化了的黄油,变得松散而无力时。
那个在后场“散步”了快七十分钟的弗伦基·德容眼神突然一凝,一直以来在他脚下温顺得像只猫咪的皮球,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
他没有再选择安全的回传,而是用外脚背猛地将球向前一捅。皮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瞬间撕裂了谢菲联那条如同虚设的防线。
心领神会的格林伍德,如同鬼魅般从人群中杀出,单刀赴会,轻松推射破门。
1-0!
整个进球过程,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投入了一颗石子。
之后,曼联再次复制了这一过程,由拉什福德再入一球。
2-0!
终场哨响,数据显示,曼联全场的跑动距离竟然比谢菲联还少了5公里。
他们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场胜利。
……
仅仅三天后,足总杯的比赛再次来临,曼联客场挑战为保级而战的诺维奇。
当首发名单公布时,整个英格兰的足球媒体都炸了,高仇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轮换!
上一场首发的“红队”成员,全部坐在了替补席上。取而代之的,是哈兰德、麦克托米奈、迪亚斯领衔的“蓝队”阵容。
更令人震惊的是门将位置。
不是德赫亚,不是罗梅罗,而是一个球迷们闻所未闻的名字——罗小北!
这是一个身高达到一米九三,刚刚从青年队提拔上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华裔门将。
比赛开始后,卡罗路球场仿佛被一台时光机瞬间带回了上世纪80年代的英甲赛场,曼联的战术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
门将罗小北拿到球后根本不看任何人,就是卯足了劲一个大脚朝着对方禁区里那个金色的高大身影,狠狠地开过去!
哈兰德!
他就像一座空中的灯塔,一次又一次地跃起,用他那颗硕大的头颅将球砸向禁区。
后插上的麦克托米奈、帕利尼亚,甚至中后卫迪亚斯和萨利巴,都像疯了一样往前冲,对着第二落点就是一顿不讲道理的瞎抡!
传球?不存在的!
配合?不需要的!
曼联的每一次进攻,都充满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原始、暴力、缺乏美感但却极具冲击力的气息。
诺维奇的后卫们,被这种来自“上古时代”的“长传冲吊”战术搞得苦不堪言,他们的脖子都快仰断了。
而那位初次登场的天才门将罗小北,更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神经刀”。
他出击接一个毫无威胁的高球能直接脱手,把球送给对方前锋,吓得自家后卫魂飞魄散。
但他面对对方势在必进的单刀球,却又能匪夷所思地用脸把球挡出去。
整场比赛,曼联踢得丑陋无比,但却顽强地守住了平局。
直到第88分钟,曼联获得了一个角球。
迪亚斯、萨利巴、哈兰德、帕利尼亚……四个身高超过一米九的巨塔,同时冲向了诺维奇狭小的禁区。
那场面,像是一群哥斯拉要去拆一座乐高搭成的房子。
毫无悬念,鲁本·迪亚斯力压对手,一个狮子甩头将球狠狠地砸进了网窝。
1-0!
曼联用最丑陋的方式绝杀了对手,晋级下一轮。
赛后,《泰晤士报》的着名专栏作家用一种梦呓般的语气写道:
“上帝啊,高仇向到底对这支曼联做了什么?他在一周之内,让我们看到了巴塞罗那和温布尔登疯人院两支球队的灵魂,同时附体在了同一支球队身上。我开始怀疑,他不是一个足球教练,他是一个……能够操控球队灵魂的……通灵师。”
高仇向躺在回曼彻斯特的大巴上,满意地看着报纸上的评论。
他知道,自己的“战术精神分裂”大法初步成功了。
但这种割裂的踢法,对球员精神和战术纪律的消耗是巨大的。
面对更强的对手时,这种“精神分裂”,会不会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战术崩溃?
喜欢我在曼联搞抽象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曼联搞抽象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