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太平天国的末路我在明朝当国公铁血宏图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贰臣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1章 逆臣末路,擒获安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河北大地的春寒仍未散尽,李瑁正忙于赵州的重建事宜,一封加急军报如雪片般飞至他的案头。展开军报,寥寥数语却让他的神色瞬间冷凝——安禄山在亲信的掩护下,带着残部朝西北方向逃窜,似有与塞外势力勾结的意图。

“这个老贼,到了这般田地还不死心。”李瑁将军报重重拍在桌上,眼中闪过寒芒。他深知,若让安禄山与塞外势力会合,不仅大唐边疆又将陷入战火,之前在河北的重建努力也可能毁于一旦。

“来人,召集玄甲骑兵,即刻出发!”李瑁高声下令,声音在临时搭建的营帐内回荡。他迅速披挂上甲胄,那副玄甲在烛光下泛着幽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征战岁月。玄甲上的每一片鳞片都打磨得极为精细,紧密相连,反射出的光芒犹如寒星闪烁。甲胄的领口处,绣着金丝云纹,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大唐皇家骑兵的威严。

玄甲骑兵们听闻军令,从各个重建工地火速集结。他们身上还带着劳作的尘土,却毫无怨言,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殿下,末将等愿随您生擒逆贼!”骑兵统领单膝跪地,铿锵有力地说道。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仿佛是对叛军的宣战。这位统领跟随李瑁多年,历经无数战斗,身上的伤疤便是他英勇的见证。此刻,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对逆贼的愤怒和对胜利的渴望。

“好!出发!”李瑁一挥手,翻身上马,率先冲出营帐。马蹄声如雷,卷起一路尘土,玄甲骑兵们如黑色的洪流,向着安禄山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骑兵们的战马皆是精心挑选的良驹,身形矫健,奔跑起来如风驰电掣。马背上的骑士们手持长枪,腰佩长刀,神色严峻,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追击的路途异常艰辛。西北方向多是崎岖的山路,道路狭窄且布满碎石,马匹行进困难。但李瑁与他的骑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坚定的意志,日夜兼程。山路蜿蜒曲折,两侧是陡峭的悬崖,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但玄甲骑兵们毫不畏惧,他们小心翼翼地驾驭着马匹,在险峻的山路上前行。夜晚,寒风呼啸,冰冷的空气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们追击的决心。

经过三日三夜的急行军,斥候传来消息,安禄山的残部就在前方山谷中休整。李瑁当即下令,骑兵们下马,悄悄向山谷靠近。他深知,安禄山麾下虽只剩残兵败将,但困兽犹斗,不可掉以轻心。山谷中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息,四周静谧得让人感到压抑。李瑁带领着骑兵们,如同鬼魅般悄然前行,他们的脚步轻盈而稳健,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

山谷中,安禄山正坐在一块巨石上,望着身边疲惫不堪的士兵,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绝望。他身形已不复往日的臃肿,几个月的逃窜让他面容憔悴,须发凌乱。“没想到,我安禄山一世英名,竟落得如此下场。”他喃喃自语,手中紧紧握着那柄伴随他多年的佩剑。这柄剑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成了他最后的依靠。剑身上刻着精美的纹路,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在黯淡的光线下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大帅,唐军追得太紧,我们该怎么办?”一个亲信跪在他面前,声音带着颤抖。这个亲信跟随安禄山多年,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但此刻也被眼前的绝境吓得不知所措。他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迷茫,等待着安禄山的指示。

“哼,大不了一死。”安禄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但在死之前,我定要拉几个垫背的。”安禄山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要做最后的挣扎。

就在此时,山谷外突然喊杀声四起。李瑁率领玄甲骑兵如神兵天降,冲入山谷。“安禄山,你已无路可逃!”李瑁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如洪钟般响亮。他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山谷的每一个角落,让叛军们胆战心惊。

安禄山霍然起身,提剑在手,怒目而视:“李瑁,你休要得意!”他一挥手,残部们纷纷拿起武器,与玄甲骑兵展开殊死搏斗。叛军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安禄山的鼓舞下,还是鼓起了最后的勇气,与玄甲骑兵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山谷中顿时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鲜血飞溅。

山谷中顿时刀光剑影,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玄甲骑兵们士气高昂,他们怀着对叛军的仇恨和对大唐的忠诚,奋勇杀敌。而安禄山的残部虽负隅顽抗,但早已是强弩之末,渐渐难以抵挡玄甲骑兵的凌厉攻势。玄甲骑兵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他们的长枪如蛟龙出海,一次次刺向叛军。每一次冲锋,都让叛军的防线动摇一分。

李瑁在阵中纵横驰骋,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挑翻一个又一个叛军。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安禄山身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擒逆贼,为天下百姓报仇。李瑁的枪法娴熟,每一招都凌厉无比,他的身影在叛军阵中穿梭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洞察安禄山的一举一动。

安禄山见势不妙,转身朝山谷深处逃去。李瑁见状,拍马追去。“想逃?没那么容易!”他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追了上去。李瑁的骏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奔跑得更加迅猛,四蹄扬起的尘土在空中飞扬。

在山谷的尽头,安禄山勒住马,转身面对李瑁。他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却多了几分凄凉。“李瑁,今日我虽败,但你也别想好过。”说着,他举起佩剑,往自己脖颈抹去。安禄山的脸上露出一丝绝望的神情,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选择自杀。

李瑁心中一紧,连忙掷出手中长枪。长枪如流星般飞去,正中安禄山的手腕。佩剑“当啷”一声落地,安禄山惨叫一声,捂住手腕。长枪的枪尖锋利无比,瞬间穿透了安禄山的手腕,鲜血顺着枪杆流淌下来。安禄山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他没想到李瑁的反应如此迅速。

“安禄山,你犯下的罪孽,还轮不到你自行了断。”李瑁策马靠近,冷冷地说道。李瑁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愤怒,他看着安禄山,仿佛在看着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你……”安禄山怒视着李瑁,眼中满是怨毒。安禄山心中充满了仇恨,他恨李瑁破坏了他的计划,让他陷入了绝境。

李瑁翻身下马,走到安禄山面前,看着这个曾经搅得大唐天翻地覆的逆臣,心中五味杂陈。“你为一己之私,发动叛乱,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还有何话说?”李瑁的声音中带着愤怒和质问,他要让安禄山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安禄山垂下头,沉默不语。片刻后,他抬起头,苦笑道:“成王败寇,无话可说。”安禄山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反驳,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此时,玄甲骑兵们押着安禄山的残部赶来。“殿下,叛军已全部剿灭!”骑兵统领高声禀报。骑兵统领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将安禄山押解回长安,听候陛下发落。”李瑁下令道。李瑁的声音坚定有力,他要让安禄山接受大唐律法的审判。

回程的路上,安禄山被五花大绑,置于囚车之中。他望着车外的景色,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李瑁骑着马,跟在囚车旁,警惕地注视着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安禄山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和无奈,他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如今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途经一处村庄时,村民们听闻安禄山被擒,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手持农具,眼中满是愤怒与仇恨,朝着囚车叫骂:“安禄山,你这个逆贼,还我亲人命来!”“杀了他,为我们报仇!”村民们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悲痛,他们的亲人在安禄山的叛乱中丧生,家园被毁,他们对安禄山的仇恨已经积压了太久。

安禄山低着头,不敢与村民们的目光对视。李瑁见状,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放心,安禄山必将受到大唐律法的严惩。”李瑁的声音安抚了村民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到一丝欣慰。

村民们这才稍稍平息怒火,但仍对着囚车吐口水。李瑁看着这一幕,心中明白,安禄山之乱给百姓带来的伤痛太深,需要时间来抚平。李瑁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擒获安禄山,更重要的是帮助百姓重建家园,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经过数日的行程,李瑁终于将安禄山押解回长安。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只为一睹逆贼的下场。“杀了安禄山!”“严惩逆贼!”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的情绪激动,他们渴望看到安禄山受到应有的惩罚。

李瑁将安禄山押至大明宫前,向玄宗复命。“陛下,臣幸不辱命,已将安禄山生擒。”李瑁跪地奏道。李瑁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忠诚,他完成了玄宗交给他的任务,为大唐立下了大功。

玄宗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狼狈的安禄山,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曾经,他无比信任安禄山,却不想养虎为患,让大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安禄山,你可知罪?”玄宗的声音带着威严与愤怒。玄宗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愤怒,他后悔自己当初的轻信,让安禄山有了叛乱的机会。

安禄山抬起头,看着玄宗,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陛下,臣罪该万死。”安禄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惩罚,只能认罪。

“哼,你犯下的罪孽,擢发难数。”玄宗一拍龙椅扶手,“将安禄山打入天牢,待朕与众位大臣商议后,再行定罪。”玄宗的声音坚定有力,他要让安禄山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价。

“遵旨!”侍卫们上前,将安禄山押往天牢。侍卫们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他们将安禄山押出了大明宫,送往天牢。

李瑁看着安禄山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叛乱终于告一段落,但大唐的创伤还需慢慢治愈。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依然沉重,重建大唐的道路还很漫长。李瑁知道,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他要继续为大唐的复兴努力奋斗。

“瑁儿,你此次立下大功,朕定会重重赏赐。”玄宗看着李瑁,眼中满是欣慰。玄宗对李瑁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认为李瑁是大唐的栋梁之才。

“陛下,臣不求赏赐。”李瑁起身,说道,“只愿能继续为大唐效力,让百姓早日过上安稳的日子。”李瑁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为大唐的百姓谋福祉,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好,好啊!”玄宗笑道,“有你这样的臣子,是大唐之幸。”玄宗对李瑁的忠诚和奉献精神非常赞赏,他相信李瑁能够为大唐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退朝后,李瑁走出大明宫。阳光洒在他身上,让他感到一丝温暖。他望着长安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大唐重现往日的繁荣昌盛。李瑁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要继续努力,为大唐的未来而奋斗。

回到府邸,杨玉环迎了出来。她看着李瑁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道:“你终于回来了,一路上辛苦你了。”杨玉环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爱意,她为李瑁的平安归来感到高兴。

“不辛苦。”李瑁微笑着握住杨玉环的手,“只要能为大唐、为百姓做些事,一切都是值得的。”李瑁的心中充满了对杨玉环的感激和爱意,她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前进的动力。

夜晚,李瑁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河北百姓重建家园的画面,以及安禄山被擒时的场景。他知道,大唐的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但他坚信,只要君臣一心,百姓支持,大唐定能走出阴霾,迎来新的辉煌。李瑁在心中规划着大唐的未来,他要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榻上,李瑁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祷。愿天下太平,愿百姓安康。在这静谧的夜晚,他渐渐进入梦乡,梦中是大唐的万里江山,一片繁荣景象……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翔仕途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魔法史记苏泽列传虐他成瘾,宠她成性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覆手仙农宗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大明第一臣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宋成祖将军不容易浴火焚神九十年代小奋斗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永恒剑主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
经典收藏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糜汉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七十年代那场战争南唐晚来风大明群英传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骑砍三国之御寇人在三国也修真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战国野心家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初唐峥嵘郭嘉生子当如孙仲谋秦时韩公子从伍千里开始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
最近更新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白话文讲资治通鉴明末另类书生回到明末做皇帝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这些列强,欺朕太甚始皇让我搞星际从死囚到统帅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轮回井:渣男劫千年一瞬白发如月中国古代奇闻录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大秦风骨:王翦传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