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太平天国的末路谍海孤雁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大明第一臣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兵锋王座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6章 吏治清明 地方安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长安的朱雀大街上往来的异国使者仍在惊叹大唐的繁盛,当万国商队的驼铃与海船的帆影在丝绸之路与南海航线间交织出繁忙的图景时,李瑁深知,这煌煌盛世的根基,终究扎在郡县乡里的泥土之中。若地方治理松散,官吏昏聩,纵有长安的繁华、国际的盛誉,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推动外交拓展、国力攀升的同时,他将地方治理的精细化与规范化,视作了稳固大唐根基的重中之重。

这日清晨,吏部考功司的院落里,三十余名新任地方官员正整齐列队,等候李瑁的训示。他们中有刚通过科举的进士,有从基层小吏提拔的能员,还有几位是从中央部门调任的京官,即将分赴河南、江南、蜀地等十余处州县任职。

李瑁身着常服,缓步走到队列前,目光扫过一张张或青涩或沉稳的面孔,开口道:“诸位即将赴任地方,可知身上担着什么?”

人群中,曾在长安县做过县尉的张诚出列答道:“回殿下,是百姓的衣食冷暖,是一方的安宁秩序。”

李瑁点头:“说得好。地方官如大树之根,根须扎得深,树干才能长得壮。你们治下的一县一州,便是大唐的根须所在。今日召你们来,不是训诫,是想和你们说三件事:知民生,兴实业,守规矩。”

他转身指向院墙上悬挂的《地方治理要点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地的民生痛点——哪里易遭水患,哪里贫瘠少粮,哪里多民族杂居需格外留意。“这是吏部与户部花了三月时间整理的,你们赴任前,要把辖地的情况摸透。每月至少要下乡五日,去农户家看看粮仓,去作坊问问生计,去学堂瞧瞧孩童。若连百姓缺什么、盼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治理?”

说着,他拿起一份卷宗,递给即将赴任苏州刺史的王彦:“王大人,你看这苏州的卷宗,上面写着当地蚕丝虽好,却因织机陈旧,成品卖不上价。系统提供的新式织布机图纸,工部已赶制出样品,你带去推广,再办个织工学堂,教百姓新技术,这便是兴实业。”

王彦双手接过卷宗,郑重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让苏州的丝绸不仅销遍大唐,更要远销海外。”

李瑁又看向赴任蜀地绵州的李信:“绵州多山,百姓出行不便。你到任后,先修三条路:一条连县城与集市,一条通邻州官道,一条接山区村寨。用‘以工代赈’的法子,既修路,又解流民之困,这便是知民生与兴实业结合。”

李信躬身应下,眼中已有了盘算。李瑁接着说道:“最后说守规矩。地方虽远,朝廷的律法却不能忘。莫要以为天高皇帝远,就敢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我已安排了巡察使,不定时到各地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官员们听后,纷纷挺直了腰杆,眼神中满是敬畏。

这时,人群中一位年轻的进士犹豫着出列,问道:“殿下,若地方豪族势力庞大,与律法相悖,该如何处置?”李瑁微微一笑,道:“律法面前,人人平等。若豪族违法,当依法严惩,切不可姑息。你们要敢于为民请命,为朝廷立威。”

训示结束后,官员们各自领了赴任文书与相关资料,带着李瑁的嘱托,踏上了前往地方的征程。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仕途的新起点,更是肩负起稳固大唐根基的重大使命。

最后,李瑁指向图上的“考核细则”:“守规矩,便是要记牢这‘四不’——不贪墨赈灾款,不纵容地方恶势力,不延误军情急报,不苛待鳏寡孤独。考功司每半年会派巡查官暗访,百姓的口碑、账本的清白、辖地的治安,都是你们的考绩。做得好,破格提拔;犯了规,严惩不贷。”

训示结束后,官员们带着卷宗、图纸与沉甸甸的责任奔赴各地。而李瑁的地方治理革新,远不止于此。他深知,仅靠“选好人”不够,还需“立好制”。

在全国推行的“乡账县核”制度,便是系统提供的“基层财务透明化”理念的转化。以往,乡级赋税征收常由地方劣绅与小吏勾结,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如今,乡里的收支明细需按月抄录三份,一份留乡公示,一份送县衙审核,一份报州府备案。县衙派“账房吏”下乡核对,若发现数目不符,立刻彻查。

在河南巩县,新到任的县令周明正带着账房吏核对乡账。当看到某乡的“修路支出”比预算多了两成,他当即要求乡吏解释。乡吏支支吾吾,周明便带着人实地查看,发现是乡绅与工头虚报了工时。他按律惩处了涉案人员,将多收的钱款退还百姓,消息传开,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以前交了税,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如今账目贴在村口,每一文钱都明明白白。”老农赵老汉指着墙上的账目单,对周明赞道。

针对地方恶势力盘踞的问题,李瑁则推行了“官民联防”制度。借鉴江湖议事会的经验,让地方官与当地乡约、正直士绅、甚至江湖门派建立联系,一旦发现恶霸、匪盗,官府牵头,乡勇与江湖义士协助,快速清剿。

江南吴县曾有个“张老虎”,霸占码头,强收商户保护费,历任县令都不敢动他。新任县令刘岩到任后,按“官民联防”之法,联合当地丐帮分舵与乡勇,趁夜突袭张老虎的巢穴,人赃并获。公审那日,百姓涌到县衙前,扔菜叶、吐唾沫,可见积怨之深。刘岩将张老虎的家产充公,一半用于修缮码头,一半赈济贫民,吴县的商路自此畅通无阻。

地方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百姓的笑脸里。半年后,李瑁微服巡查江南,所到之处,皆是新气象。

在一处小镇,他看到街边店铺林立,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富足的笑容。茶馆里,老人们正谈论着新修的水渠让农田灌溉更便利,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读书。一位老者认出了李瑁,激动地上前说道:“殿下,自从您推行这些新政,咱们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李瑁微笑点头,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当他走到一处村落时,却发现这里的景象与别处不同。农田荒芜,百姓面有菜色。经过询问得知,此地遭遇旱灾,而当地官员却瞒报灾情,未及时开仓放粮。李瑁心中怒火中烧,立刻命人彻查此事。他深知,地方治理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决定加快制度的完善与推广,让每一处郡县都能真正享受到新政带来的福祉,让大唐的根基在这稳固的地方治理中。

苏州的织工学堂里,姑娘们正用新式织机织出五彩丝绸,织坊老板笑着说:“托殿下的福,这丝绸比以前薄三成、亮十倍,波斯商人都抢着要!”

绵州的山路上,新修的石板路蜿蜒伸展,挑着山货的脚夫走得稳当:“以前下山卖药要走一天,现在一个时辰就到集市,价钱能多卖两成!”

巩县的农田里,农户们用堆肥法种的麦子长势喜人,周明正在田埂上与老农讨论收成:“按这势头,秋收后每家至少能多存两石粮,再也不怕荒年了。”

在一处驿站歇脚时,李瑁听到几个行商闲聊。“如今走南闯北,最省心的就是地方官办事利索。”一个盐商说,“上个月在蜀地遇了劫道的,报官后,县令带着乡勇和几个江湖人,三天就把货物追回来了。”

“何止啊,”另一个布商接话,“我在洛阳城外丢了一匹马,去县衙报了案,小吏登记得清清楚楚,没过五天就找到了——说是乡约带着村民在荒地里发现的。”

李瑁听着这些话,心中安定。他知道,地方治理的要义,不在于制定多么繁复的条文,而在于让官吏真正“向下看”——看到百姓的难处,看到土地的潜力,看到潜藏的隐患。当每个州县都能做到“知民生、兴实业、守规矩”,大唐的根基便会如磐石般稳固。

回到长安后,李瑁在朝会上听取了考功司的汇报:半年内,全国共提拔优秀地方官十七人,惩处贪腐、失职者九人;各地上报的流民安置率达九成,新开垦农田一万余亩,百姓申诉案件下降四成。

玄宗看着这份成绩单,对李瑁笑道:“以前总担心地方官尾大不掉,如今看来,你这‘选贤、立制、明察’三策,真是治本之法。”

李瑁躬身道:“这不是臣一人之功,是上下合力的结果。官吏愿为民办事,百姓愿与官同心,方能如此。”

他心中清楚,地方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今日的成效,不代表明日的安稳。但只要守住“民生为本”的初心,不断完善制度,激励贤能,大唐的州县乡里,便会持续绽放出安宁与生机,为这盛世王朝,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夜色渐深,李瑁铺开全国舆图,在上面标注着下一批需要关注的州县。图上的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百姓的期盼,也映照着大唐的未来。他知道,前路仍需步步为营,但只要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向着百姓的福祉而行,便无惧风雨。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雾都侦探亲亲总裁,先上后爱斗破后宫,废后凶猛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我的姑父叫朱棣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小鲜肉从军记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和离后王爷真香了三国:东归志!永恒剑主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将军不容易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兵锋王座我的神通有技术雷裂苍穹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
经典收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大明匹夫护国驸马爷三国第一狠人终极潜伏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帝国联盟老子就是要战争歃血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吕布有扇穿越门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最近更新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消失的墨者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沈少卿探案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九州争霸录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宋韵流年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考古学家在秦朝三国之青龙镇世大秦风骨:王翦传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