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大唐双龙传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铁血宏图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第一臣百炼飞升录三岁无敌小皇孙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9章 整肃内部净盟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秋意已浓,江湖联盟设在西市的商号前却排起了长队。百姓们拎着布帛、药材,等着用货物兑换联盟发行的“便民票”——这票子可在联盟的义学、药铺抵用开销,原本是为方便贫苦人家设的善举,此刻却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李瑁站在商号对面的茶楼上,看着账房先生偷偷给一个富商塞了叠厚厚的票子,那富商递过去的布帛明显短了尺量,账房却眼都不眨地盖了章。秦风在一旁低声道:“查了三日,这商号的管事王奎,借着兑换票子的由头,用劣质药材换走了百草堂的上品当归,转手卖给了长安的药铺,至少赚了三百两银子。”

李瑁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杯沿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自联盟规模扩大,各地分坛、商号、工坊日渐增多,资源流转也愈发频繁,腐败的苗头便悄悄冒了出来——有人虚报采买开销,有人克扣赈灾物资,甚至有分坛长老将义学的田地偷偷佃给豪强,中饱私囊。

“先把王奎拿下。”李瑁的声音冷得像结了冰,“连同那账房,一起带回总坛审问。”

秦风领命而去,茶楼上只剩下李瑁一人。他望着商号前那些踮脚等待的百姓,想起半月前在江南分坛,鲁匠人抱怨新造的机关零件总被偷换,用劣质铁料充数;想起苏婉说,发往岭南的药材里,竟掺了过半的枯草。这些事像细密的针,扎得他心口发疼。

江湖联盟能走到今日,靠的是“侠义”二字,若是被腐败蛀空了根基,再坚固的机关、再快捷的信鸽,也护不住这面大旗。

回到青城总坛时,王奎已被押在议事堂。他跪在地上,头埋得很低,身上那件绣着联盟标记的绸缎长衫,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王奎,你掌管长安商号三年,当初是谁举荐你的?”李瑁坐在长案后,声音平静却带着威压。

王奎身子一颤:“是……是属下当年在怒蛟帮时,秦帮主举荐的。”

“秦沧举荐你,是因你曾在洪水里救过三个孩子,说你有仁心。”李瑁拿起案上的账册,“可你看看这账本——上个月采买的棉布,每匹报五两银子,实际只花了三两;义学的粮米,你用陈米充新米,差价全进了自己腰包。这些,就是你的仁心?”

账册被扔在王奎面前,上面的朱笔批注密密麻麻,全是影阁查证的贪腐证据。王奎的脸瞬间惨白,瘫在地上说不出话。

“盟主,饶命啊!”账房先生哭喊着磕头,“都是王管事逼我的!他说要是不照做,就把我妻儿卖到窑子里去!”

李瑁看向秦风:“查他妻儿的下落,若真被胁迫,安顿好他们。”又转向王奎,“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奎忽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怨毒:“盟主!我为联盟卖命三年,跑断了腿,凭什么只能拿那点月钱?那些豪强一顿饭就花百两银子,我捞这点算什么?”

“这就是你贪腐的理由?”李瑁猛地拍案,案上的茶杯震得跳起来,“联盟的月钱虽不多,却足够你养家糊口!你忘了长安城西的张老丈?他儿子在义学读书,每次见到你都要作揖,说‘多谢王管事让俺娃有书读’——你拿着克扣义学的钱去买良田时,对得起那些孩子吗?”

王奎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瘫软在地,泪流满面。

当日傍晚,李瑁在总坛广场召开大会。七十二门派的掌门、分坛管事、商号掌柜齐聚一堂,王奎被押在台中央,他的罪状被一一宣读,从虚报开销到倒卖药材,桩桩件件都听得众人咬牙切齿。

“王奎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败坏联盟名声,按盟规,当废去武功,逐出联盟,永不得踏入青城半步!”李瑁的声音传遍广场,“他贪墨的三百两银子,从家产中追缴,全数用于长安义学的修缮!”

王奎被拖下去时,人群中响起一片叫好。但李瑁知道,这远远不够。

“从今日起,联盟设立‘清议堂’,专司监督贪腐之事。”李瑁高声道,“清议堂由玄尘道长牵头,各门派各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老参与,直接对我负责。任何人,哪怕是我李瑁,若有贪腐行为,清议堂都可弹劾!”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另外,在各分坛、商号设立‘鸣冤鼓’,任何人发现贪腐行为,都可击鼓举报,联盟承诺为举报人保密,查实后还有奖赏!”

台下的掌门们纷纷点头。铁剑门的赵毅朗声道:“盟主此举大快人心!我铁剑门愿将所有采买账目公开,接受清议堂查验!”

“怒蛟帮也一样!”秦沧粗声附和,脸上满是羞愧,“王奎是我举荐的,是我识人不明,甘愿罚俸半年!”

大会结束后,李瑁留下清议堂的长老们议事。玄尘道长捻着长须道:“光有监督还不够,得从根上断了贪腐的念头。老道建议,在百艺堂开一门‘廉政课’,讲讲历代清官的故事,也说说那些因贪腐覆灭的门派,让弟子们从小就明白‘廉耻’二字。”

“玄尘道长说得是。”李瑁点头,“另外,所有采买、赈灾、工程,都要‘双人记账’,一个管事,一个监事,账目需两人同时签字才能生效。重要物资的流转,还要用影阁的密符做标记,防止被掉包。”

苏婉补充道:“百草堂的药材可以按成色分级,刻上专属的印记,就像机关坊的零件那样,谁经手的,出了问题一查便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定下了十几条新规。当清议堂的牌子挂上议事堂侧门时,夕阳的金光正好落在“清议”二字上,仿佛镀上了一层不容玷污的亮色。

廉政课开讲的第一天,李瑁亲自去听。授课的是白鹿洞书院的周敦颐,他没讲大道理,只讲了个故事:“三十年前,江南有个‘过江龙’门派,帮主武功盖世,却纵容弟子收受保护费,强占商铺。后来百姓怨声载道,联名告到官府,朝廷派兵围剿时,竟无一人相助,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台下的少年弟子们听得入神,石敢当攥着拳头道:“那人真是傻!好好的门派,为啥要贪那些钱?”

周敦颐笑道:“因为他忘了,江湖人的根在百姓心里。百姓敬你,你才能立得住;百姓怨你,你再厉害也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话像一颗石子,在孩子们心里漾起圈圈涟漪。李瑁站在后门,看着那些专注的脸庞,忽然觉得,比起严惩王奎,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或许才是防住腐败的根本。

清议堂的效率远超预期。成立半月,便接到了七起举报。其中一起查实:淮南分坛的粮官将赈灾的糙米换成了陈米,清议堂不仅追回了粮米,还按新规让那粮官当众道歉,罚他去义学劈柴一年。

更让人振奋的是,有商号掌柜主动退还了多拿的月钱,说“夜里总梦见那些领不到救命粮的灾民,实在睡不着”;还有分坛长老将偷偷佃出的田地收回来,重新种上了义学的菜苗。

这日午后,李瑁正在查看清议堂的卷宗,秦风送来一封密信,是长安商号的新管事写的:“自王奎被逐,百姓们都说联盟是‘真正为咱们做主的’,兑换票子的人比以前多了三成,还有商户主动送来布匹药材,说是捐给义学的。”

李瑁放下密信,走到窗前。庭院里的银杏树又落了些叶子,阳光穿过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清议堂的长老们正在核对各分坛的账目,算盘声噼啪作响,与远处百艺堂传来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

他忽然想起王奎被逐出总坛时,曾回头望了一眼那块“江湖联盟”的匾额,眼神复杂。李瑁知道,腐败的诱惑永远存在,只要联盟还在运转,清议堂的鼓声就不能停。但他更相信,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侠义,那些通过廉政课种下的廉耻心,会像这棵银杏树的根,深深扎在每个联盟成员的心里,挡住那些歪风邪气。

暮色降临时,玄尘道长送来清议堂的月报,上面记录着这个月查处的贪腐案、追回的物资,最后一行写着:“各分坛风气日新,百姓赠‘明镜高悬’匾额十二块。”

李瑁拿起笔,在月报末尾批了两个字:“共勉。”

窗外的月光渐渐亮起来,照亮了议事堂案上的“清议堂”印章。那印章是用一块整玉刻成的,洁白无瑕,正如李瑁心中所求——江湖联盟,不仅要有守护苍生的力量,更要有两袖清风的坦荡,方能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间,立得正,行得远。

夜风拂过,带来百艺堂廉政课的朗诵声,孩子们齐声念着:“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声音稚嫩却坚定,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终将在江湖的土壤里,长出一片清明的天地。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九十年代小奋斗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妖妃其实是药引恶鬼训练营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极品妖孽兵王永恒剑主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和离后王爷真香了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糜汉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经典收藏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大宋祖王爷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染谷君的异常初唐峥嵘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蛇蝎女配贞观第一婿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盛世第一妾骑砍三国之御寇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
最近更新宿主的梦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再续蜀汉的浪漫谋断天下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明末无双:朕的女将有点野孤乡1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八百铁骑,镇万界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古人的智慧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