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八月中秋。
南京秦淮河上画舫如织,但今夜的丝竹声中却暗藏杀机。南京守备太监曹化淳在最大的画舫\"如意坊\"设宴,应邀前来的都是江南世族的当家人。
\"诸位,\"曹化淳举杯时袖中露出一角黄绢,\"西山林枫,借新政之名行王莽之事。如今北疆兵权尽归其手,若再坐视不管,恐怕......\"
丝绸巨贾沈万三的曾孙沈荣放下酒杯:\"曹公公的意思是?\"
\"江南乃朝廷根本,不能任由西山邪说蔓延。\"曹化淳压低声音,\"咱家得到消息,西山要在苏州开设格物学堂,还要建什么'标准化工坊'。\"
满座哗然。
\"这岂不是要断我等生路?\"
\"绝不能让西山染指江南!\"
曹化淳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所以,咱们得给林枫一个教训。\"
就在他们密谋之时,一艘客船正悄悄驶入苏州码头。船上下来的,是西山工学府第一批派往江南的教习团队,带队的是年仅二十二岁的天才学员徐光启之孙徐尔默。
\"记住侯爷的嘱咐,\"徐尔默对身后的教习们说,\"我们来江南不是要与人争利,而是要传播新知。\"
但他们刚到预订的校舍,就发现大门被泼了污物,墙上写着\"妖术惑众\"四个大字。
\"果然来了。\"徐尔默不怒反笑,\"正好让江南士子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问。\"
三日后,苏州府学门前摆开一排实验桌。徐尔默当众演示杠杆原理、光的折射,还用自制的望远镜让士子们观测月亮。
\"这...这真是千里眼不成?\"一个老秀才颤抖着问。
\"这不是仙术,是格物之学。\"徐尔默朗声道,\"只要明白其中道理,人人都能造出望远镜。\"
消息传开,求是书院人满为患。但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义民\"突然冲击书院,声称要\"除妖卫道\"。危急时刻,苏州总兵派兵维持秩序,这才化解危机。
\"是杨嗣昌的人。\"当晚,徐尔默在密信中写道,\"看来朝中有人要与江南势力联手了。\"
与此同时,西山本镇也面临新的危机。
九月十五,王铁柱急匆匆找到林枫:\"侯爷,炼焦炉又炸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事故!\"
林枫立即赶往现场。只见新建的炼焦工坊浓烟滚滚,工匠们正在抢救伤员。
\"查清楚原因了吗?\"
\"是煤炭含硫太高,\"王铁柱抹着黑脸,\"按照工学府的测算,需要改用特定煤种,但我们的煤矿......\"
林枫沉思片刻:\"立即停止使用本地煤,改用大同煤。\"
\"可大同煤价比本地煤贵三倍!\"
\"人命比银子重要。\"林枫斩钉截铁,\"另外,让工学府成立安全监察司,所有工坊必须通过安全考核才能投产。\"
这场事故让林枫意识到,工业化不能只追求速度。他下令放缓扩张步伐,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十月,一本名为《工学纲要》的书籍悄然问世。这本书用浅白的语言阐述了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概念,很快就在各地工坊流传开来。
更令人意外的是,江南不少世族也开始偷偷研究这本书。
\"老爷,西山产的布匹比咱们的便宜一半,再这样下去......\"苏州沈家的管家忧心忡忡地汇报。
沈荣看着手中的《工学纲要》,长叹一声:\"或许...我们真的错了。\"
十一月,转机出现。
来自吕宋的商船带来一个消息:西班牙人愿意用优质煤炭交换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机会来了!\"林枫立即召集商队,\"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海上贸易线。\"
但海路早已被郑芝龙垄断,这个大海商与江南世族关系密切,绝不会坐视西山插手。
\"侯爷,要不要派兵......\"赵胜建议。
\"不,\"林枫摇头,\"让我们用生意人的方式解决。\"
十二月,一支悬挂西山旗帜的船队悄然出海。令人惊讶的是,这支船队装备了新式的六分仪和航海钟,还带着最新绘制的海图。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船队总管居然是郑芝龙的堂弟郑彩。这个不得志的海商子弟,被西山的新式航海技术所吸引,毅然投奔。
\"侯爷,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开辟出新的航线。\"郑彩出发前立下军令状。
隆冬时节,从江南传来好消息:在徐尔默的努力下,苏州格物学堂正式获准成立。更让人振奋的是,松江府的棉纺工坊开始主动要求学习西山的标准化生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枫在给徐尔默的回信中写道,\"但要记住,变革不是要摧毁旧世界,而是要建设新世界。\"
除夕夜,西山镇张灯结彩。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工学府的最新成果——一台改进型蒸汽机正式投产。这台机器热效率提高了三成,将带动更多的机床。
而在遥远的马尼拉,郑彩的船队成功靠岸。他用带来的新式布匹和老式火器,换回了西山急需的优质煤炭和橡胶。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西山镇的烟囱上时,这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国度,已经悄然改变了模样。
江南的暗流仍在涌动,但新思想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在接下来的春天里,它们将破土而出,迎接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雨。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