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的夏天,战争的阴云如同实质般笼罩在北直隶上空。朝廷的兵马在昌平、顺义一带频繁调动,虽然打着“秋操”的旗号,但那森然的杀气已经弥漫开来。与此同时,西山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也终于亮出了它最锋利的獠牙。
西山兵工厂深处,传来一种前所未闻的、如同撕裂布帛般的连续轰鸣。林枫、赵胜、王铁柱等人站在新划出的重型武器试验场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台架设在三角架上的钢铁凶器。
它的外形还略显粗糙,一根包裹着循环水冷套管的枪管,下方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弹鼓,尾部是复杂的导气和回转机构。这就是集中了西山最高工业成就的产物——基于“知微”提供的加特林原理,由王铁柱带领顶尖工匠们呕心沥血打造出的**“暴风壹型”转管机枪**。
“开始测试!”王铁柱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一名经过严格训练的机枪手扣动扳机。下一刻,场边所有人的耳膜都被那狂暴的、持续不断的射击声所冲击!六根枪管在手动摇动(因自动机技术不成熟,采用手摇驱动)下高速旋转,喷吐出长达尺余的炽烈火焰,弹壳如同瀑布般从抛壳窗倾泻而出,瞬间就在脚下堆积成一座黄铜小山。
远处,一排用来模拟骑兵冲锋的厚木靶标,在弹雨的洗礼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打得千疮百孔,木屑纷飞,不过几个呼吸间就彻底碎裂倒塌!其火力密度和持续性,远超目前任何已知的火器,包括西山的制式燧发枪。
射击停止,场中一片寂静,只剩下枪管水冷套滋滋的沸腾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赵胜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脸上充满了震撼与狂喜,他快步走到那堆碎裂的靶标前,用手抚摸着那些边缘焦糊的弹孔,声音沙哑:“我的老天爷……这……这简直是收割人命的铁扫帚!伯爷!有了此物,任凭他千军万马,骑兵冲锋,在这钢铁风暴面前,都只是送死!”
他猛地转身,对着林枫单膝跪地,抱拳道:“伯爷!请立刻下令,全力生产此等神器!末将愿立军令状,有此‘暴风’助阵,快反旅定能为伯爷扫平一切顽敌!”
林枫上前扶起赵胜,他虽然同样心潮澎湃,但语气却保持着冷静:“此器威力虽大,但制造极其不易,对材料和工艺要求极高,产量短期内不可能高。而且,它需要稳定的弹药供给和平坦的射界,并非万能。”
他看向王铁柱:“铁柱兄,目前月产能否达到五挺?弹药供应跟得上吗?”
王铁柱略一估算,咬牙道:“伯爷,集中所有最好的材料和工匠,最多……三挺!子弹倒是可以让其他工坊全力配合,但铜的消耗会非常大。”
“三挺……足够了。”林枫点点头,“优先装备快反旅,组成独立的机枪哨,由赵胜你亲自挑选最可靠的士兵操作。它们将是撕开敌军阵线、防御要冲的定海神针!”
**确立根基**
回到伯府,战争的紧迫感让林枫必须彻底厘清自己的家底。他召来了陈文渊和负责后勤的新任主事,原户部能吏,因不满朝政昏暗而投奔西山的周文望。
“文望,如今我西山治下,户籍、田亩、粮储、兵员,具体数目如何?”林枫开门见山。
周文望显然早有准备,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条理清晰地汇报:
“回伯爷,我西山镇目前实控顺天府西部三府九县之地,在册户籍二十八万七千余户,口约一百二十万。已推行‘军功授田’及‘垦荒令’,登记在册田亩四百三十余万亩,其中七成为新垦及抄没官田、勋田分配,三成为百姓原有田产。”
“去岁秋粮及今春小麦已入库,加之历年储备,现有存粮约一百五十万石。若仅供应我军民,可支一年有余;若应对大战并接纳流民,则需精打细算。此外,我们在河口集、西山等地建立的大型仓库内,还储备了煤炭十五万吨,生铁八千担,硝石、硫磺等军需物资若干。”
“至于兵员,”周文望翻过一页,“西山卫主力战兵,经整编扩充,现有如下:
神机营:辖三个燧发枪哨(共九百人),一个火炮哨(装备‘镇北一号’及新式后装炮,二百人),一个特种火器哨(火箭、爆破、及新列装的‘暴风’机枪,暂定一百五十人)。满员一千二百五十人。
步军营:辖四个步兵哨(长枪、刀盾混编,共一千二百人),一个工兵哨(三百人)。满员一千五百人。
快反旅:为新建核心突击力量,下辖三个加强合成连(每连配燧发枪兵、轻型迫击炮班及铁甲车),一个直属机枪哨,一个侦察骑兵队。满员一千二百人。
夜不收营:侦察、警戒、敌后破袭,扩编至三百人。
各地守备及预备兵:约两千人。
总计主力战兵约六千二百五十人。此外,还可随时动员经过基础训练的屯垦民兵约五千人,负责地方守备和后勤运输。”
林枫默默听着,心中盘算。六千多核心战兵,装备领先时代,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依托铁路机动作战,其战斗力足以抗衡数倍于己的传统明军。粮食储备相对充足,但战略物资,尤其是制造枪炮弹药所需的铜、硝、硫,将是长期消耗品,也是最大的短板。
“粮食,要继续加大收购和囤积,特别是从海上渠道。告诉张嵩,水师筹建要加快,至少要能保证渤海湾内的航线安全。”林枫下令,“军工生产,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王铁柱那边需要什么,就优先供应什么!我们的力量,就建立在钢铁和火药之上!”
“属下明白!”周文望肃然应命。
当书房内只剩下林枫一人时,他再次打开了“知微”。屏幕上,代表着朝廷兵马、己方部队、铁路线、物资囤积点的符号密密麻麻。
敌我力量对比,后勤补给线,潜在的风险点……一切数据都在“知微”的推演下清晰呈现。
林枫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居庸关的方向。
机关枪的咆哮,已经预示了骑兵时代的终结。而他所拥有的,是一支用钢铁、蒸汽和纪律武装起来的,前所未有的力量。
现在,只等一个时机。
一个让钢铁风暴席卷天下,让旧时代在枪炮轰鸣中彻底崩塌的时机。
他轻轻敲击键盘,下达了最终指令:
“知微,启动‘犁庭扫穴’最终推演。我要万无一失。”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