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承景的目光扫过那些茶饼,神情专注而专业,清越的声音在茶室中缓缓响起:“殿下垂询,臣便僭越了。”
他先执起一块色泽墨绿、条索紧结显毫的茶饼:
“此乃新制生普,干茶香气清锐,带山野气息。冲泡后,汤色浅黄明亮,滋味强烈,茶气霸道,苦涩显但化开快,回甘生津迅猛,叶底鲜活,黄绿柔韧。然其性至寒,初涉普洱者,或体质偏寒之人,多饮易伤脾胃。”
接着,他指向另一块色泽乌润、条索肥壮,已略显陈化的茶饼:
“此应为存放五年左右的生普。干茶香气已由清锐转为陈香初显,汤色橙黄透亮,滋味醇和了许多,苦涩感降低,回甘更为绵长,喉韵渐生。叶底转为黄褐,韧性依旧。”
最后,慕承瑾的目光落在一块用棉纸精心包裹、看似古朴的茶饼上,并未上手,只远观道:
“若臣所料不错,此饼应是陈期超过十五载的老生普。干茶色泽褐红,油润显金毫,香气沉郁,已转化为参香、药香或樟香。开汤之后,汤色红浓剔透,如琥珀流光。滋味醇厚滑爽,茶汤饱满,入口即化,苦涩尽褪,唯余甘甜与绵长陈韵萦绕齿颊,茶气内敛而通透,饮后通体舒泰。叶底呈猪肝色,触手柔软富有弹性。”
他顿了顿,总结道:“品鉴生普,需观其形,闻其香,品其汤,察其底。年份愈久,其性愈温,其味愈醇,其韵愈长。然无论新旧,生普皆需用沸水冲泡,方能激其真味。且空腹、酒后不宜多饮。”
他这番解说,条理清晰,术语精准,既显专业,又不显卖弄,俨然是深谙此道的大家风范。
萧珩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案上轻轻敲击。
他注意到,慕承瑾在叙述时,眼神专注,姿态从容,与传闻中那个时而妩媚、时而清冷的“慕承瑾”截然不同。
眼前这人,是真正的茶道高手,是凭借真才实学赢得“茶博侯”之名的慕承瑾。
“侯爷果然博闻广识,令人茅塞顿开。”萧珩赞了一句,随即话锋微转,似是不经意地提起,“如此说来,这生普性寒,看来本王是无福消受了。”
慕承瑾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抬眼看向萧珩,目光沉静,语气带着一种医者般的笃定与关切,而这关切半真半假,更多是试探:
“殿下明察。依臣浅见,殿下体质偏寒,胃腑虚弱,确实不宜多饮生普,尤其是新茶。若想品茗,熟普洱茶性温和,醇厚养胃,或是红茶,如祁红、滇红,其性温润,滋养气血,更适合殿下玉体。”
说着,他极其自然地抬起左手,宽大的袖口因动作而微微滑落,露出一截光洁如玉、毫无瑕疵的手腕。
他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白瓷瓶,瓶身素雅,仅在瓶底有“正山小种”四字朱红小楷。
“此乃臣家中珍藏的顶级正山小种,采自桐木关野生古茶树,传统松烟熏制,桂圆汤香显着,温润养人。”慕承瑾将瓷瓶递向萧珩,动作流畅自然,那截白皙的手腕在萧珩眼前停留了片刻:
“若殿下不弃,可尝试品饮,或对调养身体有所裨益。”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尺,丈量着萧珩脸上的每一丝变化。
然而,萧珩只是目光平淡地扫过那瓷瓶,径直掠过他那截光洁的手腕,眼中没有任何波澜,既无惊讶,也无追忆,只有一丝对赠茶的客套谢意:
“侯爷有心了,如此厚赠,本王却之不恭。”他伸手接过瓷瓶,指尖甚至没有触碰到慕承瑾的手,便随意地放在了案上。
就是这一刻!
慕承瑾心中巨震,如同惊雷炸响!
左手腕!那道狰狞的疤痕!那是慕知柔当初为救萧珩,硬生生替他挡下淬毒暗箭所留!萧珩曾为此愧疚不已,亲自寻来多方灵药为他祛疤,未果后,更是每每见到他手腕,眼神都会变得深沉而复杂。
那是他们“患难之交”最深刻的印记!
可眼前的萧珩,对此毫无反应!他甚至没有多看那手腕一眼!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除非……
唯一的解释就是——萧珩失忆了!
他根本不记得那道疤痕,不记得那段过往,不记得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为他挡箭的“慕承瑾”!
这个结论让慕承瑾背脊发凉。
他终于明白了萧珩为何对他如此疏离陌生,为何行为举止处处透着诡异。原来症结在此!
而整个过程,席蓉烟都如同一个局外人,又像一个绷紧的弦。
她痴迷地看着慕承瑾侃侃而谈时那专注迷人的侧脸,看着他递出茶瓶时那修长如玉的手指,心旌摇曳,几乎难以自持。
可当她的目光触及萧珩那平淡无波的反应,以及慕承瑾对萧珩那看似关切实则疏离的态度时,一股妒火又混合着不安熊熊燃烧。
她忍不住插话,声音娇柔,试图将萧珩的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殿下,慕侯爷真是体贴入微呢。不过殿下若想饮茶,蓉烟也可为您寻来更好的……”
她说着,下意识地想靠近萧珩,彰显亲密。
然而,萧珩却在她靠近的瞬间,看似好整以暇地微微侧身,避开了她的碰触,目光依旧落在慕承瑾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蓉烟有心了。不过慕侯爷乃茶道大家,他的建议,自是金玉良言。”反而格外亲昵地称她“蓉烟”。
席蓉烟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一僵,讪讪地收回手,看向慕承瑾的眼神更多了几分幽怨。
慕承瑾则垂眸敛目,心下飞速盘算。萧珩失忆,此事非同小可。
是谁做的?目的为何?他与席蓉烟的婚约,是否与此有关?皇后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无数疑问涌上心头。
茶室之内,茶香氤氲,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萧珩探究地观察着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旧友”;慕承瑾谨慎地试探着失去记忆的“挚友”,同时还要提防着旁边那双灼热而充满占有欲的目光;而那心怀鬼胎的“未婚妻”,则在痴恋、嫉妒与野心的撕扯中,艰难地维持着表象。
喜欢茗计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茗计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