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谕使冰封体化为虚无,带走了迫在眉睫的内部威胁,也留下了一个沉重而明确的方向——那片位于三恒星星域的未知坐标。壁垒这台庞大的机器,在短暂的震荡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绝,转向了这个新的、关乎文明存亡的目标。
凌风签署了名为“方舟”的最高动员令。整个壁垒进入了半军事化管制状态,所有非必要的生产和消费都被暂停,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几个核心项目倾斜:
1. “普罗米修斯”计划极限化:更多的能量采集站在母巢影响区边缘建立,尽管伴随着与母巢巡逻单位持续不断的小规模冲突。陈守义团队改进了能量约束技术,韩冰也通过多次实践,将转化效率和稳定性提升了近一倍。晶莹的“秩序水晶”开始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积累,虽然距离修复“守望者7号”远航系统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但希望正在一点点变大。
2. “守望者7号”深度修复:古船的自我修复程序在能量供应提升后显着加速。工程师们像蚂蚁一样攀附在它庞大的船体上,更换损坏的线路,修补装甲裂缝。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析其远距离跃迁引擎和星图导航系统的结构,并计算出修复所需的具体资源清单。
3. “启明星”号改造与舰队构想:鉴于“守望者7号”容量有限,陈守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补充计划——将“启明星”号改造为一艘专注于科研和资源采集的辅助舰船,并以其为蓝本,设计更小型的、可批量生产的护卫舰型号,以期在未来能形成一支小规模的舰队。这个计划虽然长远,但为人类的星海未来勾勒出了一幅蓝图。
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上了台面:谁走?谁留?
在一次小范围的高层会议上,凌风直接提出了这个最艰难的问题。
“我必须留下。”凌风第一个表态,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是壁垒的指挥官,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在危机没有解除前,我不能离开。而且,地球是我们的根,必须有人守住这里。”
他的决定在情理之中,却也让众人心情沉重。
“老子也留下!”雷烈拍着胸脯,嗓门依旧洪亮,“指挥官在哪儿,我就在哪儿!守家这种事,交给老子最放心!你们放心去前面闯,家,老子给你们看得牢牢的!”他试图用豪爽掩盖眼中的复杂情绪,星海远征,哪个战士不向往?但他更清楚自己的职责。
苏婉经过几天的休养,气色好了很多,但眉心的印记依然隐约可见。她轻声开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要去。”
众人看向她。
“那个‘蚀刻’还在我意识里,虽然被封印,但难保不会在未知的星域产生异变。我对它的感受最直接,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她顿了顿,看向韩冰,“而且,我是医生,也是生物学家。漫长的航行和未知的环境,需要我。韩冰也需要有人在身边时刻关注她的状态。”
陈守义更是毫不犹豫:“我必须去!‘守望者7号’的技术,那片星域的奥秘,只有我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和分析!这是我的战场!”
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落在了韩冰身上。她是毫无疑问的核心,是“钥匙”,是远征队最强的保障和指挥者。
韩冰迎上众人的目光,冰蓝色的眼眸中没有任何犹豫:“我会带领远征队。”她的话很简单,却重如千钧。这意味着她将再次离开熟悉的壁垒,踏入完全未知、危机四伏的深空,肩负起为人类寻找未来的终极使命。
(凌风守家,雷烈拱卫,这是最稳固的安排。)
(苏婉同去,能缓解漫长航程的心理压力,她的专业不可或缺。)
(陈教授是解开一切技术谜题的关键。)
(那么,我……将再次成为‘指针’,这次指向的,是星海的彼岸。)
“幽影呢?”凌风问道。
“他主动请缨,担任远征队的侦察与安全主管。”韩冰回答,“他的能力在陌生环境中最有价值。”
初步的名单就这样定了下来:韩冰(队长)、苏婉(医疗与科学)、陈守义(技术首席)、幽影(侦察与安全),以及一批从军队和学院中挑选出的最顶尖的飞行员、工程师、科学家和陆战队员,组成一支约五十人的精干远征队。
就在远征队名单初步确定的当晚,林小雨找到了正在“守望者7号”旁进行力量感应的韩冰。
“指挥官……我,我想加入远征队!”少女鼓足了勇气,眼神炽热而坚定。
韩冰看着她,摇了摇头:“你还太年轻,能力也尚未成熟。远征的风险远超你的想象。”
“可是!”林小雨急切道,“我的净化能力可能会有用!而且,凌星学长他……”
“正是因为他,你才更应该留下。”韩冰打断她,语气放缓了一些,“他的意志需要有人在地球上传承下去。壁垒的未来,需要像你这样的新芽。留下,成长,守护好这里。这就是你对他的承诺,也是对我的承诺。”
林小雨怔住了,看着韩冰那不容置疑却又带着一丝期望的眼神,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微红:“我……我明白了。我会努力变强,守护好壁垒!指挥官,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韩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是一个罕见的、带着温度的举动。
在紧张的筹备和离别的愁绪中,时间一天天过去。远航的星舟正在一点点成型,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书写的,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也是最悲怆的一页。
星海之诺已然许下,只待扬帆之时。
喜欢末日重启:炼狱狂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末日重启:炼狱狂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