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队伍还在返程途中,妘姮便已将沿途见闻整理成札记,派人快马送回咸阳。
札记里没有华丽辞藻,只如实记录:碣石百姓如何因驰道畅通而增收,阴山煤炭如何解决哨所取暖难题,云中郡士兵开垦农田时的干劲,还有匈奴在边境的零星动向——每一笔都透着对民生与防务的关切,更藏着供扶苏参考的实务细节。
扶苏收到札记时,正与李斯、王翦商议关东农桑事务。他连夜通读,指尖反复划过“阴山煤炭可推广至北方郡县”“云中屯田可解粮草之困”的字句,眼中渐渐亮了起来。
第二日早朝,他便将札记呈给群臣,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父王与阿姮在北境发现‘黑石’(煤炭),又定下‘屯田戍边’之策,若能在全国推广,既能解百姓取暖之需,又能强北境防务。”
李斯接过札记,仔细翻阅后点头称是:“公主所记皆为实务,尤其是‘煤炭开采需设官监管,防私挖滥采’的提醒,更是周全。臣以为,可先在关中、北境试点,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王翦也补充道:“屯田戍边之法,可缓解粮草运输压力,臣建议从京畿驻军抽调部分兵力,协助北境开垦,既练了兵,又解了急。”
扶苏听着群臣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章程——他一面下令让萧何牵头制定煤炭开采与推广章程,一面命人传信给蒙恬,让其先在长城内侧试点屯田。这些决策,既有札记中的参考,又结合了朝堂的实际,比从前的“空谈仁政”多了几分落地的底气。
几日后,嬴政与妘姮返回咸阳,刚入宫便收到了扶苏呈上的政策草案。嬴政坐在暖阁里,看着草案中“煤炭官营、屯田分区、北境烽火台建设”等条目,忍不住对妘姮笑道:“你这札记没白写,扶苏如今制定政策,倒有了几分‘统筹全局’的样子。”
妘姮坐在一旁,看着父亲眼中的欣慰,轻声道:“大哥本就有心为民,只是从前缺些实务经验。如今有父王指点,又能从见闻中汲取教训,自然会进步。”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父王此前说的‘丝绸之路’,若能推行,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既通商贸增国库,又能察匈奴动向,还能让大秦的物产传至西域,像后世唐朝那般,让四方来朝。”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期待,却也带着几分审慎:“此事虽好,却需周全谋划。西域路途遥远,沿途部落众多,既要有武力保障商队安全,又要与沿途邦国定下盟约,不可贸然行事。”
他看向妘姮,语气带着几分深意,“所以朕让扶苏与群臣商议,一是考验他的统筹能力,二是让朝堂上下达成共识——这‘丝绸之路’不是朕一人的想法,而是大秦共同的目标。”
妘姮瞬间明白父亲的用意——他嘴上不说,却已在悄悄放手,让扶苏熟悉朝堂运作,为日后继位铺路。
而提及“放手”,嬴政又忍不住叹了口气:“从前总想着牢牢握住朝政,听你讲了后世帝王的故事才知,身子垮了,再多权力也无用。如今大秦安稳,扶苏也能独当一面,朕倒想多歇几日,养好身子,看看你说的‘盛世’究竟是何模样。”
“父王定会长命百岁,亲眼看到大秦的盛世。”妘姮轻声安慰,心中满是暖意。她知道,自己虽是“父宝女”,却不能永远依赖父亲的保护;而作为拥有现代人灵魂的她也清楚封建制度的局限,不能完全用现代思维改造秦朝——如今扶苏成长,父亲安心,朝堂清明,这样的局面,已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结果。
几日后,扶苏召集群臣商议“丝绸之路”政策。朝堂上,他既听取了李斯“先派使者通西域,探明情况再定盟约”的建议,也采纳了萧何“先备足商队所需粮草与货物”的提议,更接受了陈平“设‘西域都护’监管商路,保障安全”的想法,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实的草案,呈给嬴政御览。
嬴政看着草案,又看了看站在殿侧的妘姮,眼中满是欣慰。暖阁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父女二人与扶苏身上,也洒在那份承载着大秦未来的草案上——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路即将开启,一个不同于历史的大秦盛世,正慢慢拉开序幕。
喜欢影视剧:妘姮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影视剧:妘姮的旅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