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后宫,已染上几分冬意。中宫庭院里的腊梅冒出了小小的花苞,寒风拂过,带着淡淡的冷香。林薇薇刚与太后在慈宁宫喝完茶,回到中宫便看到三位低位嫔妃候在殿外,神色有些拘谨,手里还捧着叠得整齐的手帕,像是有话要说。
这三位嫔妃分别是答应苏氏、常在李氏和才人赵氏,都是入宫两年多的低位份嫔妃。自林薇薇整顿后宫、皇帝许下 “一世一双人” 的承诺后,后宫再无争宠之事,她们平日里除了打理自己的宫殿,便只是偶尔参加后宫的集体活动,日子过得平静却也有些单调。
“臣妾(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林薇薇回来,三人连忙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几分紧张。
“都起来吧,外面风大,进殿说话。” 林薇薇侧身让她们进来,示意宫女奉茶,“你们今日特意过来,可是有什么事要跟朕说?”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由年纪稍长的苏氏上前一步,双手紧握着手帕,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却又格外坚定:“回娘娘,臣妾今日与李妹妹、赵妹妹一同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 臣妾等入宫两年,承蒙娘娘照拂,后宫日子安稳和睦,可臣妾等自知无福陪伴陛下,也越发思念宫外的家人,故而斗胆向娘娘请辞,希望能出宫归家,过寻常女子的生活。”
话音落下,李氏和赵氏也连忙附和:“求娘娘成全!臣妾等入宫前,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料,如今后宫无争,臣妾等也无心留在宫中,只盼能回家尽孝,过安稳日子。”
林薇薇闻言,并未感到意外。自她推行后宫和睦政策后,便察觉到几位低位嫔妃时常望着宫墙发呆,眼底藏着对宫外的向往。只是她没想到,她们会主动前来请辞 —— 在这等级森严的皇宫里,嫔妃主动请辞出宫,是极为少见的事,毕竟一旦出宫,便意味着放弃 “皇家眷属” 的身份,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未知。
她看着三人眼底的期待与忐忑,语气温和:“你们能坦诚说出自己的想法,朕很欣慰。只是出宫之事非同小可,关乎你们未来的生计与名誉,你们当真考虑清楚了?”
苏氏连忙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回娘娘,臣妾等已考虑了半个多月。入宫前,臣妾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日能承欢膝下;入宫后,虽衣食无忧,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如今看到陛下与娘娘情深意笃,后宫和睦无争,臣妾等更明白,宫中生活并非适合自己,回家尽孝、过寻常日子,才是臣妾等真正想要的。”
李氏也补充道:“娘娘放心,臣妾等并非一时冲动。家中父母已来信,说愿为臣妾等安排往后的生活,哪怕是嫁为寻常百姓,臣妾等也心甘情愿。”
林薇薇看着她们坚定的神情,心里有了主意,却没有立刻应允:“此事朕做不了主,还需与陛下商议。你们先回各自宫殿等候,朕与陛下商议后,定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三人闻言,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娘娘!臣妾等静候娘娘佳音!” 退出殿时,林薇薇清晰地听到苏氏的心声:“希望娘娘和陛下能答应,只要能出宫,就算没有丰厚的赏赐,臣妾也知足了,终于能回家见父母了!”
午后,轩辕昭处理完政务回到中宫,林薇薇便将三位嫔妃请辞的事告诉了他。原以为他会犹豫,毕竟嫔妃出宫关乎皇家颜面,却没想到他听完后,当即点头:“她们既有归家之心,朕便该成全。入宫是她们的选择,出宫也该尊重她们的意愿,这才是朕想要的后宫 —— 不是将女子困在宫墙内,而是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以前朕总觉得,嫔妃入宫后便该终身留在宫中,可自从遇到你,才明白‘自由’与‘选择’的重要性。她们在宫中无过,还能体谅朕与你的感情,主动请辞,这份通透难得,朕不仅要答应,还要给她们丰厚的赏赐,让她们出宫后能衣食无忧,过上安稳日子。”
林薇薇心里满是欣慰 —— 轩辕昭能有这样的想法,不仅是对她现代价值观的认同,更是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她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臣妾想着,除了常规的出宫赏赐,再为她们每人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另外奏请陛下,给她们的家人安排一份安稳的差事,让她们回家后能不受旁人非议,安心生活。”
“这个主意好。” 轩辕昭握住她的手,眼底满是赞同,“就按你说的办。明日朕便下旨,准她们出宫,再让内务府准备赏赐,绝不让她们受委屈。”
第二日清晨,林薇薇便让人将三位嫔妃请到中宫,告知她们皇帝已应允请辞的消息,并宣布了赏赐安排:“陛下已准你们出宫,内务府会为你们每人准备黄金百两、绸缎五十匹、珠宝首饰若干,另外还会给你们每人一份丰厚的嫁妆,足以支撑你们出宫后的生活;你们家中父母若有需要,也可奏请朝廷安排差事,确保你们回家后能不受旁人刁难。”
三位嫔妃听到这话,先是愣了几秒,随即眼眶泛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激动的哽咽:“多谢娘娘!多谢陛下!臣妾(奴婢)此生难忘娘娘与陛下的恩典!”
苏氏抬起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格外灿烂:“臣妾入宫时,从未想过能有这样的结局。娘娘不仅不怪罪臣妾等请辞,还为臣妾等考虑得如此周全,臣妾…… 臣妾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
林薇薇连忙上前将她们扶起,递上干净的手帕:“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你们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朕也为你们高兴。出宫后,好好孝敬父母,过安稳日子,便是对朕与陛下最好的报答。”
她看着苏氏眼底的喜悦,清晰地听到她的心声:“太好了!终于可以回家过安稳日子了!有了娘娘和陛下的赏赐,父母也能安享晚年,臣妾再也不用困在这宫墙里了!”
李氏也擦着眼泪,语气带着几分感激:“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记在心里。往后若有机会,臣妾定会为娘娘和陛下祈福,愿陛下与娘娘永远幸福,愿大雍永远安稳!”
“愿你们往后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林薇薇真诚地祝福道,看着三人激动的模样,心里满是平和 —— 这才是后宫该有的样子,没有逼迫,没有争斗,只有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对每个人幸福的成全。
三日后,内务府便准备好了所有赏赐。出宫那天,林薇薇特意让人在宫门口为她们送行。苏氏、李氏和赵氏穿着寻常女子的服饰,提着装满赏赐的箱子,向林薇薇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出宫门,脚步轻快,背影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宫女夏荷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笑着说:“娘娘,您看她们多开心啊!以前总听人说,入宫的女子就像笼中的鸟,再也飞不出去,可现在有了娘娘,她们不仅能飞出去,还能带着满满的恩典,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林薇薇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皇宫不该是困住她们的牢笼。朕希望,往后的后宫,不仅能和睦无争,更能让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无论是留在宫中,还是出宫归家,都能活得安心、活得自在。”
消息传到后宫,其他嫔妃也纷纷称赞林薇薇 “仁厚善良”“体恤下属”。一位位份稍高的嫔位嫔妃找到林薇薇,笑着说:“娘娘,以前臣妾还担心留在宫中会孤单,可现在看到您连请辞的妹妹们都能如此周全地安排,臣妾便放心了。就算一辈子留在宫中,有娘娘在,臣妾也觉得踏实。”
林薇薇笑着回应:“只要你们愿意留在宫中,朕便会一直照拂你们。咱们后宫是一家人,就该相互体谅、相互成全,让每个人都能过得舒心。”
朝堂上,大臣们得知皇帝与皇后应允嫔妃出宫并给予丰厚赏赐的事后,也纷纷称赞帝后 “仁厚爱民”“尊重个体”。一位老臣上奏:“陛下与皇后不仅能治理好朝堂与后宫,更能体恤宫中女子的心意,给予她们选择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仁君贤后,是大雍百姓的福气!”
轩辕昭听后,笑着看向站在一旁的林薇薇,眼底满是骄傲:“这都是皇后的功劳。皇后常说,每个人都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朕深以为然。朕的后宫,不仅要和睦,更要充满人情味,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重。”
林薇薇微微躬身,语气谦逊:“陛下过誉了。臣妾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能得到陛下与大臣们的认可,臣妾很荣幸。”
日子一天天过去,出宫的三位嫔妃也传来了好消息 —— 苏氏回家后不久,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位温文尔雅的秀才,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还时常寄信回宫中,感谢林薇薇与轩辕昭的恩典;李氏回家后,专心照料年迈的父母,用赏赐的黄金开了一家小铺子,日子过得富足安稳;赵氏则凭借在宫中学会的刺绣手艺,在家乡开了一家刺绣坊,收了不少徒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刺绣师傅。
林薇薇收到她们的信时,正与轩辕昭在御花园的小菜园里打理蔬菜。她将信读给轩辕昭听,语气满是欣慰:“你看,她们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好。”
轩辕昭放下手中的锄头,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语气温柔:“是啊,真好。这都是你的功劳,是你让她们有了选择的勇气,也让这后宫多了几分人情味。有你在,真好。”
寒风拂过,腊梅的香气愈发浓郁。林薇薇靠在轩辕昭怀里,看着满园的绿意,心里满是平和。她知道,应允嫔妃请辞看似是一件小事,却打破了 “入宫女子不得出宫” 的旧例,体现了对个体选择的尊重,更让后宫的氛围愈发平和温暖。
从此,后宫再无嫔妃因 “无宠” 而郁郁寡欢,大家要么安心留在宫中,与姐妹相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么若有归家之心,也能坦然向林薇薇请辞,得到妥善的安排。后宫彻底摆脱了 “宫斗必你死我活” 的套路,成为了一个真正充满人情味、尊重个体选择的地方。
而林薇薇也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证明了她的现代价值观与古代后宫并非不可融合 —— 尊重、体谅、成全,这些美好的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温暖人心,都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场 “低位嫔妃请辞,皇后成全” 的故事,也成为了后宫和睦的又一段佳话,为林薇薇的 “一代贤后” 之路,再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