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夜晚,喧嚣与欢庆如同潮水般,在青元剑宗驻地内涌动了一阵,便渐渐平息下去。大部分弟子或三五成群,兴奋地讨论着白日的战绩与丰厚的奖励;或默默回到居所,运功疗愈战斗中留下的细微损伤;或独自反思,总结着得失经验。
林帆婉拒了陈锋、柳芸等人发自内心、想要小聚庆贺一番的邀请。他神色平静地离开喧闹的人群,独自一人,信步走到了驻地深处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
这片竹林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竹身挺拔,枝叶扶疏,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情人的低语。皎洁的明月高悬于墨蓝色的天幕之上,清冷的月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地面和林帆的青衫上洒下斑驳而灵动的光影,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纱。
他负手而立,抬头望着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深邃的眼眸中却并非欣赏月色,而是思绪翻涌,如同潮汐般起伏不定。
九宗会武的见闻,如同一幅幅画卷在他脑海中闪过——各宗天骄迥异的战斗风格,精妙绝伦的功法术法,尤其是天机阁的推演算计,金刚寺的肉身神通,都让他开阔了眼界,意识到天罡大世界的广袤与能人辈出。
自身实力的进步也清晰可感。太极领域的雏形在接连不断的高强度战斗中愈发凝练,对阴阳二气的掌控更加精微;小周天剑阵的运用也越发纯熟,与团队配合相得益彰;甚至对周天星辰之力的感应,在这片独立的小世界中似乎也敏锐了一丝。
然而,更深层次的忧虑,如同潜藏在海面下的冰山,悄然浮上心头。父母失踪的谜团,那指向“归墟海眼”的星图,以及潜在暗处、势力庞大、追寻“钥匙”的幽冥殿……这些沉重的负担,他从未对人言说,只能独自背负。他深知自己的道途注定布满荆棘,与幽冥殿这等庞然大物的潜在冲突,更是凶险万分。他不愿,也不能,轻易将旁人卷入这巨大的漩涡之中,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始走进他心中的人。
就在他心绪难平,思绪万千之际,一阵极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的竹林小径传来。
那脚步声几乎微不可闻,落地无声,若非林帆灵觉远超常人,几乎难以察觉。脚步声带着一丝熟悉的、若有若无的冷梅幽香,清冽而独特。
林帆没有回头,身形依旧保持着望月的姿态,但紧绷的嘴角却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他已知道来人是谁。
洛清雪悄然来到他身侧不远处,与他一同沐浴在清冷的月辉之下。她依旧是一袭不染尘埃的月白道袍,容颜在朦胧的月光映照下,少了几分平日的清寒,多了几分如梦似幻的清丽绝伦,仿佛月宫仙子临凡。只是,那双平素如同万年寒潭般平静无波的眸子,此刻在月华流转间,却隐隐蕴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与她气质不符的细微波澜。
两人就这样并肩立于竹影月辉之中,一时无人开口。唯有夜风拂过竹海带来的沙沙声,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不知名虫豸的低鸣,交织成这静谧夜晚的背景。
沉默在蔓延,却并不显得尴尬,反而有种奇异的安宁。
最终,还是洛清雪率先打破了这片寂静。她的声音依旧清越动听,如同玉石相击,但比之平日的冰冷疏离,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软:“林师兄好雅兴。方才见师兄婉拒了陈师弟他们的邀请,独自来此,可是仍在思索白日……或是之前月下论道之事?”她以论道为引,试图自然地开启话题,掩去了话语中那一点微妙的关切。
林帆缓缓收回望向遥远天际的目光,转向她。月光下,她能清晰地看到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以及那双深邃眼眸中映照的星月光辉。他微微颔首,声音平和:“略有感触,需静心思之。倒是洛师妹,不也未曾参与驻地内的欢庆?”他的反问带着一丝了然,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脸上。
被林帆如此反问,洛清雪清冷的容颜上并未出现窘迫,只是那如玉的耳垂,在月光的映照下,似乎微微泛起了些许极淡的粉色。她没有回避林帆的目光,反而迎着那平和而深邃的注视,轻轻向前走了两步,与林帆真正并肩而立,一同望向天穹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竹影在两人身上摇曳,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仿佛交织在了一起。
沉默了片刻,洛清雪轻启朱唇,声音带着一丝平日里绝不会有的飘渺与不确定,仿佛在叩问自己的内心,又像是在寻求某种印证:“师尊常言,剑心需纯,需诚,需一往无前。欲达至高剑道,当斩断尘缘枷锁,心无挂碍,方能灵台清明,剑映万物。”她复述着宗门内,也是《青元剑经》中一贯强调的核心理念。
然而,她的话语在此微微一顿,月光下,她那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话锋随之发生了极其微妙却至关重要的转变:“然而……近日观星论道,见天地广阔,星辰运转,万物生灭,皆有其理,彼此牵连,构成这浩瀚宇宙。忽觉……或许‘尘心’,并非尽是阻碍前行的枷锁。”
她微微侧首,目光终于从明月上移开,落在了身旁男子那线条刚毅的侧脸上,声音更轻,却字字清晰:“若道心足够坚定,明辨本心,那么……尘心种种,或许亦可化为砥砺剑心的磨刀石,甚至……成为漫长孤寂的前行路上,一盏温暖的明灯,一份坚实的依托。”
她的这番话,说得极其含蓄而深刻,已然超出了单纯论道的范畴。这几乎是她第一次,在除师尊之外的他人面前,如此清晰地流露出对宗门那“绝情断欲”、追求极致纯粹剑心理念的质疑与个人化的思考。那“明灯”与“依托”的比喻,更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直白的试探。
她的目光虽努力保持着平静,但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紧张地留意着林帆脸上最细微的反应。藏在宽大道袍袖中的纤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林帆何等聪慧,心思何等敏锐,立刻便听出了她这番话语之下,所隐含的深意与那份小心翼翼的试探。他心中不由得微微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转眸,认真地看向洛清雪那在月光下完美无瑕的侧颜,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向来清冷自持、如同冰雪般的女子,此刻所展现出的那份难得的坦诚与近乎勇敢的脆弱。
他沉默着。
竹林的风似乎也在这一刻静止,唯有两人清浅的呼吸声可闻。
他并非对洛清雪毫无好感。数月来的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她那清冷外表下隐藏的坚韧与纯粹,月下论道时展现出的聪慧与对道的执着,早已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浸润了他因背负重任而略显沉重与封闭的心田。她就像这夜空中最皎洁的明月,清辉虽冷,却足以照亮他前路的黑暗。
然而,正是这份悄然萌生的好感,让他此刻内心陷入了更深的挣扎。
他的前路,迷雾重重,危机四伏。父母的踪迹,幽冥殿的威胁,如同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肩头。他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甚至可能看不到尽头的路。若回应这份情愫,便是将她也从那清净的云端,拉入这未知的险境之中。他……如何能忍心?
他的沉默,让洛清雪眼中那丝微弱的期待光芒,渐渐黯淡下去,一抹难以掩饰的失落与自嘲,悄然浮上她清冷的眼眸。她终究……还是太过唐突了吗?或许,他心中所求之道,亦是那般绝情绝性,容不得半分尘俗牵绊?
就在她心绪下沉,准备收回目光,维持那惯有的清冷姿态时,林帆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洛师妹……”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着最恰当的词语,“道心如剑,纯粹固然可斩荆棘。然天地有情,方生万物。若连本心皆要斩却,与顽石朽木何异?只是……”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竹林月色,看到了那未知而凶险的未来:“只是前行之路,并非总是月朗风清。有时,明灯虽暖,却恐风雨太过疾厉,反而……累及灯盏蒙尘。”
他没有直接回应,也没有断然拒绝。而是以一种更加隐晦、却同样深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与那深藏心底、不愿拖累她的情愫。
洛清雪是何等冰雪聪明,瞬间便捕捉到了他话语中那未尽之意,以及那深藏其中的、与她相似的挣扎与……关切。他并非无心,而是……有所顾虑!
这一发现,如同一点星火,瞬间将她方才黯淡下去的心湖重新点亮,甚至燃起了更明亮的火焰。她眼中的失落瞬间被一种更加复杂、带着心疼与理解的光芒所取代。
她看着他,看着月光下他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沉重,忽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身上的秘密,他的深沉,他的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感……或许,都源于此。
“林师兄,”她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越,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温柔,“灯盏存在的意义,便是照亮前路,无畏风雨。若因惧风雨而舍明灯,岂非本末倒置?”
她迎着他略显愕然的目光,清冷的容颜上,竟缓缓绽放出一抹极浅、却足以令明月失色的笑容,如同冰雪初融,春回大地:
“况且,焉知持灯之人,不愿与……同行者,共担风雨?”
喜欢完美仙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完美仙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