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林小满,也是我们学校“灵异爱好者协会”的边缘成员。当初加入这个社团纯粹是因为室友王胖子说“协会能蹭到免费奶茶”,结果奶茶没蹭着,倒跟着他们跑了好几趟“鬼地方”。
这次协会锁定的目标是湖南湘潭双溪村。起因是苏晓学姐在旧论坛上翻到一篇老帖子。1976年,村里姑娘李梅在浊溪洗衣服时失踪,后来有人在两溪交汇的深潭边,捡到过她常戴的红头绳,再后来,当年和她有过争执的几个村民,要么掉进溪里淹死,要么在竹林里没了踪影,连最后知情的村支书,也在一个雨夜跳进深潭死了,说是“还债”。
“帖子里说,双溪村的深潭每年清明都会飘红头绳,还有人听见有女人哭。”苏晓在协会群里发消息时,我正对着电路图抓头发。
王胖子凑过来看了眼手机,一拍大腿:“这不比上次去的废弃教学楼刺激?走!咱们去探探李梅的事!”计算机系的学弟阿哲也跟着附和,说他负责去扒点村里的老档案。我架不住他俩撺掇,再加上确实好奇这桩几十年的事,就这么定了周末去双溪村的行程。
我家跟我上学的大学在一个城市,临出发前我就先回了趟家。我妈给我塞了袋卤蛋,反复叮嘱我“遇到不对劲就跑,别硬撑”。
王胖子往背包里塞了三包辣条、两盒自热火锅和一大瓶可乐,他还偷偷跟我协商,“万一遇到‘李梅姑娘’,咱先用你的卤蛋贿赂下,实在不行,我就用可乐泼它的脸。嘿嘿,碳酸饮料,鬼见了都得打个嗝!”
阿哲则背着他形影不离的笔记本电脑,说要去村里试试连老监控。苏晓则把那篇论坛帖子打印出来,折成小本揣在兜里,眼神里满是“要还原真相”的认真。
坐了四个小时高铁,转了俩小时乡村大巴,最后蹭了段村民的三轮车,才到双溪村村口。
村口老槐树下坐着个晒太阳的大爷,大爷看见我们扛着相机、背着大包,眯着眼问:“你们是来拍啥的?这村子没啥好看的,尤其别去深潭那边,晚上更别乱逛。”
王胖子凑上去递了根烟:“大爷,我们是大学生,来了解点旧事,听说几十年前这村子里有个叫李梅的姑娘?还有你们是不是有个深潭啊?”
大爷接过烟没点,手指在烟上摸了半天,才往村后的方向努了努嘴:“那都是老黄历了,别问了。你们顺着这条路走,能到深潭。不过得先经过村中间的池塘,那池塘早年也不太平,别在那儿多待。”
我们谢过大爷,顺着村道往里走,午后的阳光明明很烈,亮得晃眼。可不知怎么,路过那些老房子的墙角时,我总觉得后颈发凉,汗毛根根竖立。
我们的第一站是两溪交汇处的深潭,按照大爷指的路,必须经过村中间的池塘。刚走到池塘边,王胖子就撇了撇嘴:“这池塘看着挺普通啊,大爷至于那么紧张吗?”
池边还留着几块青石板,应该是村民们洗衣服的地方,可此刻空无一人。池塘中间浮萍在水面上铺得密不透风,连一丝缝隙都没有。
我扛着相机四处拍,镜头扫到水面时,我突然顿住了。中间那片密不透风的浮萍突然动了,先是中间往下沉了下,接着一圈圈浮萍晃动,隐约露出底下的水面,像有东西在水下慢慢往上拱,把浮萍拱出个不规则的圆
“你们看那浮萍!”我喊了一声。苏晓赶紧凑过来,掏出打印的论坛帖子反复比对:“帖子里只提了深潭,压根没说这池塘啊。”
阿哲也挤了过来,盯着那片晃动的浮萍皱眉,“水下的东西不小,能把这么密的浮萍顶开。”
他话还没说完,水下的东西又动了,这次顶开的浮萍更大,隐约能看见底下有个深色的轮廓,有点长,形状像块木板,又有点像…… 泡胀的蓝色布料?
王胖子瞬间蹦到我身后,手抓着我的胳膊,声音都变调。“不是吧?难道是李梅姑娘的衣服?帖子里说她经常穿的就是蓝布衫!”
苏晓赶紧掏出手电筒,对着那处晃动的浮萍照过。
光线下,被顶开的水面里,慢慢漂上来一块深蓝色的,随着水波往岸边靠。等漂近了我们才看清,是件被水泡得发黑的蓝色外套,不是什么旧物就是这几年的款式。
布料都泡的发脆了,衣角还挂着几根水草在水里飘来飘去。苏晓对照着帖子里 “李梅常穿蓝布衫” 的描述,摇了摇头:“不是她的,样式差太远了,说不定是哪个游客不小心掉进去的。”
王胖子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从背包里摸出包薯片:“吓死我了,还以为真见着正主了,原来就是件旧外套。等我们吃点薯片压压惊,就赶紧去深潭,说不定还能赶上拍夕阳。”
我们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歇脚,看着那件蓝色外套在水里打转,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刚好在我们路过时,底下的东西被顶上来?
我正皱着眉琢磨,王胖子已经塞了几片薯片到我手里,“想啥呢?吃片薯片。” 说着,他又往苏晓和阿哲手里塞了几片,自己也咔哧咔哧嚼了起来。
或许真的是巧合,说不定是池塘底下的暗流,刚好把沉在底下的外套冲了上来。这么想着,我也就放下心里那点不得劲,跟大家咔哧咔哧嚼薯片了。
喜欢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