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充满情绪渲染,附带少量科技介绍,最后展望了美好未来。
罗向笛的产品已进军国际市场,开始生产摩托车挡风玻璃和汽车玻璃,相关技术仍在研发中。
文章特别强调,过去香江不得不忍受日本高昂的手表玻璃,如今却已向日本出口。
前半句无人验证,后半句则有财报为证。
罗向笛被视为新一代香江企业家拼搏精神的代表。
读到这篇报道,罗向笛几乎认不出文中描述的是自己。
他最初只想生产林朝羽的“林青山”玻璃瓶,却被林朝羽选中并推向前台。
部分香江股民开始关注向笛实业,一些人甚至主动联系持有股票的工人,提出加价收购。
工人们起初不知所措,随后不少人选择卖出。
交易价格持续攀升,从最初的3.7港元涨至3.9港元,又升至4.2港元。
工人们发现股票升值后纷纷抛售,次日又后悔回购,推动股价从4.2港元飙升至5.6港元。
短短时间内,向笛实业股价大幅上涨,连带其他七家华人上市企业交易活跃。
英国资本震惊于华人资本的崛起。
向笛实业股价从最初的3.6港元暴涨至7.2港元,涨幅整整两倍。
这样的增长速度着实让许多人意想不到。
然而,数据不会说谎,向笛实业的经营状况本身就十分出色。
如今,它不仅承接了凤凰手表的手表玻璃生产,还为日本精工提供玻璃配件。
它的业务版图早已不再局限于香江这座小城,而是真正迈向了国际市场。
此刻的罗向笛已经没有其他念头,一心只想将玻璃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林朝羽手中持有大量向笛实业的股份,但他并不急于抛售。
目前,向笛实业的股价仍未触顶,未来仍有上涨空间,至少应达到每股10港元才算合理。
这意味着,向笛实业的估值至少应在10亿港元以上。
而如果未来能涉足汽车玻璃和摩托车挡风玻璃的生产,其估值还将继续攀升。
林朝羽完全不必急于出手。
后续的发展可能涉及镜头、光学等领域,甚至延伸至光刻机技术。
暂时观望,是为了看看罗向笛能否把握这个机会。
如果他能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林朝羽就会保留这些股份;反之,若罗向笛满足于现状,林朝羽便会抛售股票,转而挖走他的团队,自行发展镜头业务。
不过,林朝羽隐约觉得罗向笛未必能成功突破这一关,毕竟那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罗向笛未必舍得。
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林朝羽先炒作概念,推高股价。
对于炒作,林朝羽早已驾轻就熟。
前世那些上市公司,哪怕是远赴美国上市的,吹嘘夸大已是家常便饭。
他最佩服的还是马斯克,能将牛皮吹到火星上,偏偏还能拿出些实际成果。
对林朝羽而言,这一套再熟悉不过。
部分香江股民也注意到了向笛实业,稍加对比便发现这家公司实力不俗,股价随之快速攀升。
到了第十五天,向笛实业的股价已达到每股10港元。
对于那些早早买入的香江市民和工人来说,这简直是意外之财,收益几乎翻了三倍。
乔洪已经许久没有关注手中的股票了。
突然意识到,自己持有的股票竟然已经涨了三倍。
当初乔洪完全是出于对林朝羽的信任,认为林朝羽推出的项目肯定靠谱,所以在向笛实业刚上市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他将多年积蓄一把投入,包括这些年积累的年终奖和成为五级员工后攒下的财富,一口气购入了一万股。
如今回报至少翻了三倍。
乔洪的资产瞬间膨胀,增长速度令人咋舌。
面对纷纷上门求购股票的香江股民,他果断回绝——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任林朝羽。
现在才涨了三倍,谁知道未来还会涨到多高?
乔洪定了定神,决定暂时不抛售。
此外,他还打算关注其他上市公司,如果机会合适,再追加一些投资。
现在的乔洪已经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
林朝羽则将《大明报》的经济版独立出来,创办了《经济日报》,专门报道华人资本和企业动态,为股民提供投资参考。
涨!涨!涨!远东交易所的香江市民突然多了起来。
年交易额已达四五百万,且仍在快速攀升,越来越多的香江股民开始参与其中。
李福兆预计,照这个速度发展,不出一年就能与香江证券交易所持平。
只要华人优质企业源源不断,反超指日可待。
虽然与八十年代动辄十几二十亿的交易额相比不值一提,但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华人投资者更愿意选择远东交易所进行交易。
香江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波动不大,近期英国资本表现平稳,华人资本缺乏机会,股价相对稳定。
然而远东交易所的成立让许多股民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兴市场——华人企业的潜力未必逊色于西方企业,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更胜一筹。
青山集团内,林朝羽手中还有一份名单,上面都是希望上市的华人企业。
不少资本尝到甜头后,迫切希望借助股市大赚一笔。
当然,上市仍需经过严格审核,林朝羽与李福兆制定的标准毫不含糊。
下一批上市企业包括星岛日报。
林朝羽微笑着对胡仙说:胡博士,可别让香江市民失望啊!
胡仙浅浅一笑:“林先生不必担心,星岛日报在香江扎根多年,绝不会辜负市民的期待。”
林朝羽点头附和,心中却盘算着尽快成立自己的专业证券公司。
金融这块肥肉,他一定要狠狠咬下一口。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林朝羽说道。
李福兆推门而入:“林绅士,最新统计显示,昨日交易额已突破八百万,但增速放缓不少。
下一批企业上市计划得抓紧了!”
“已经在筹备了。
”林朝羽笑道,“不过再急也得按规矩来,审核环节绝不能马虎!”
“另外,钮壁坚又开始不安分。
”李福兆忍不住笑道,“前几天他被记者追问,怎么看向笛实业股价暴涨的事。”
“哦?”林朝羽有些意外,“他怎么说?”
“他倒是装模作样承认自己低估了向笛的玻璃产业,夸他们独树一帜。
”李福兆模仿着钮壁坚的语气,“可转头又说远东交易所的华人企业根本不配上市!”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林朝羽挑眉。
“记者当场就怼回去了!”李福兆大笑,“他脸色那叫一个精彩!现在又改口攻击红豆服装,说这种企业上市简直是笑话,哪有什么核心技术?”
“红豆服装?”林朝羽眯起眼睛。
“没错。
”李福兆点头,“他影响力不小,现在红豆股价已经被他唱衰了。”
林朝羽冷笑:“那就更要加把劲,狠狠扇他的脸!他说跌,我们偏要让红豆暴涨。”
李福兆赞同道:“正该如此!”
远东交易所成交量攀升,对香江证券交易所绝非好事。
投资者数量有限,若大批资金流向远东交易所,香江证券交易所的本土客户必然减少。
香江证券交易所必须稳住阵脚,而远东交易所也需持续上涨。
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
此后四家交易所并立,竞争激烈,最终由港英政府促成合并。
具体操作交给我来办。
林朝羽靠在椅背上,慢条斯理地说:是时候让钮壁坚重新认识我们的远东交易所了。
说起红豆服装,这家企业背后有林朝羽的技术支持。
其核心产品是牛仔布,采用气流纺纱、自动络筒、球经染色及无梭织机等先进工艺。
相比同类产品,红豆服装厂的牛仔布不仅成本更低,品质也更胜一筹。
这些技术源自林朝羽从美国引进并改良的成果。
红豆服装创始人原名董建业,最初将企业命名为建业服装。
林朝羽调侃其名称土气,遂将其改称红豆服装,取自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董建业半开玩笑地反问:为何不干脆叫采撷服装当然,他并不敢真正顶撞林朝羽。
林朝羽不仅为董建业注入大笔资金,还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采购方案。
虽然设备偶有故障,但林朝羽坚持要求使用,并承诺完善的售后服务。
关键在于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优化改进。
此外,林朝羽派驻专业团队驻厂,实地测试设备性能并推进技术升级。
同时引入香港资深裁缝和法国设计师,共同开发新款服饰。
如今股价受挫,只因钮壁坚轻率表态。
董建业憋着一股劲——未经市场调研就妄下论断?偏要用实力证明红豆服装不仅达标,更要让这个傲慢的外国人见识真正的优质产品。
要让自己的事业快速发展壮大。
正如林朝羽所说,红豆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只满足于代工业务。
在林朝羽的支持下,红豆成功上市,成为他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实力自然毋庸置疑。
进入六十年代后,尽管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但红豆生产的优质牛仔布依然畅销欧美市场。
即使价格上涨,出色的质量仍吸引大批买家争相采购。
这天,董建业陪同林朝羽参观了工厂的生产线,随行的还有众多记者。
他们不仅拍摄了整个生产流程,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董建业的回答技巧,也是林朝羽亲自指导的。
参观间隙,林朝羽向许漫丽询问:“李小龙从美国回来了吗?”
许漫丽迅速回答:“已经回来了,目前正在拍摄第三部电影。”
这部新片名为《龙蛇演义》,讲述主角王超因一次偶遇结识一位神秘女子,从此踏入国术世界的故事。
影片融入了武学理念与反派斗争,未来有望发展成系列作品。
林朝羽思索片刻,提议道:“让他过来拍个广告片,为红豆代言,顺便把苗可秀也请来。
广告完成后,直接在电影院投放。”
他补充道:“董老板,广告费用别吝啬,李小龙绝对物超所值。”
董建业笑着回应:“林先生的话,我信!”
拍摄广告对李小龙来说是个意外任务。
林朝羽解释道:“阿龙,你不需要多说话,穿着牛仔裤,展示你的肌肉,像平时练拳一样动几下就行。”
他继续指导:“重点突出牛仔裤的时尚感,以你的影响力,效果一定很好。”
李小龙略作思考,点头答应:“好,我试试。”
林朝羽又对苗可秀说:“苗小姐,你站在阿龙旁边摆几个造型就好,不用说话,简单自然就行。”
整个拍摄过程进展顺利。
林朝羽觉得拍摄虽然有些粗糙,但这个年代水平有限,况且他并非专业导演,能完成拍摄已属不易。
至于宣传,他安排记者拍摄照片,策划了两轮推广:首先在电影放映前的等待时段插播广告,其次在报纸上刊登宣传内容。
随着两部电影的热映,李小龙在香江的人气如日中天,他的代言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林朝羽的目标是先稳固香江市场,同时验证李小龙的商业价值。
如今,所有牛仔裤上都绣着李小龙亲笔书写的“龙”字标志,极具辨识度。
当香江市民走进影院,电影尚未开始,大银幕上便播放起李小龙穿着牛仔裤练功夫的画面,随后广告语响起,并清晰地标注了购买渠道——永安商场、利丰行、大昌行,以及遍布社区的青山超市订购点。
这样的广告方式让市民倍感新鲜,纷纷被李小龙和苗可秀身穿牛仔裤的帅气形象吸引。
永安商场作为郭氏旗下企业,已加入林朝羽的同舟共济互助会,专门为红豆品牌开设了销售柜台,利丰行和大昌行同样如此。
很快,大量市民涌入商场选购。
尽管香江市民的消费能力仍不及日本,但林朝羽这四年的努力已让他们的收入普遍提升了100至120元。
牛仔裤定价80元,处于大众可接受范围内。
董建业明白,目前仍需以平价策略打开市场,待时机成熟再进军高端领域。
眼下,先让香江市民成为第一批消费者。
三家商行——利丰行、大昌行和永安行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住了。
与此同时,青山超市的订单量也异常火爆,单日销量竟突破六万件。
要知道,1964年的香江总人口不过三百五十万,这意味着几乎每六十人中就有一人购买了这款牛仔裤。
在青山集团办公室内,董建业难掩兴奋,激动地对林朝羽表示:“林先生,照这势头,我们的销量还能再上一层楼!”
林朝羽点点头,却又话锋一转:“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从生产牛仔布到制成成衣,环节是否过于繁琐?”
董建业一愣,迟疑道:“确实有些复杂,但——”
林朝羽抬手打断:“我有个提议,不如将牛仔布的生产环节转移出来。
由我来为你供应原材料和制衣所需的其他材料,如何?”
“如果价格合适,自然求之不得。
喜欢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