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轻易请动,实属意外之喜。
回朝后不但能了结杨右案,或许还能得到陛下嘉奖!
施主客气,弘扬佛法本是我少林分内之事。
老住持合十诵佛。
他年事已高,对九洲江湖之事知之甚少。
他全然不知,自己当年收留的那个孤苦孩童,如今已在武林中声名显赫。
“虚竹大师,请速随我启程!”
长孙无忌不敢耽搁,杨右随时可能对李二不利,晚一刻,大唐便多一分危机。
虚竹颔首:“好。”
见他应允,长孙无忌翻身上马,领着虚竹疾驰向大唐。
——————————
此行乃八百里加急。
所乘皆是大唐顶尖骏马,不多时便抵达长安。
虚竹修为精深,无需坐骑,亦能紧随其后。
此刻,长安皇城。
金碧辉煌的殿宇连绵起伏,气势恢宏,令人望而生畏。
太极殿内,众人肃立。
李二、长孙无忌及一众朝臣皆在,虚竹亦立于殿中。
“虚竹大师莅临,实乃大唐之幸。”
李二望向阶下僧人,心中欣慰。
虚竹之名,他早有耳闻,江湖中亦流传其不凡事迹。
在他看来,虚竹修为已达天人九重,甚至逼近陆地神仙之境。
有此人在宫中,即便杨右来袭,他也无所畏惧。
“陛下过誉,贫僧此行只为弘扬佛法。”
虚竹含笑回应。
自入皇城,众臣神色激动,他早已察觉端倪。
这是一个强大的皇朝,在九洲大地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此强盛的王朝,怎会无缘无故对江湖人士这般礼遇?
其中必有缘由。
不久前,杨右在大唐境内闹出的 ** ,虚竹也有所耳闻。
他猜测,李二此次召见,多半与此事相关。
杨右是何人?
那可是他的同门师兄,岂能为讨好大唐而对付自己人?
这绝无可能!
想到这里,虚竹连忙表明来意。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听闻此言,李二疑惑地望向长孙无忌。
他敏锐地察觉到虚竹话中深意。
怎么回事?朕明明让你请虚竹来助阵,怎么变成弘扬佛法了?
面对皇帝质询的目光,长孙无忌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陛下,虚竹大师愿来大唐弘扬佛法,实乃国之大幸。臣建议即刻设坛讲经!
李二面色阴沉。
但考虑到自身安危还需仰仗对方,终究没有当场发作。
准奏。
随着太监尖声宣布退朝,长孙无忌被传唤至御书房。
爱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李二面沉如水。
堂堂九五之尊,坐拥万里江山。
何须借助这些方外之人?
在他眼中,那些光头和尚不过是些装神弄鬼之徒。
允许他们在皇城传教,简直有损大唐威仪!
“陛下,少林虽已式微,但虚竹这等高僧定然不愿屈尊驾临大唐。不如以弘扬佛法为由,既可与少林结下善缘,又能向天下宣告——虚竹正在我大唐皇城传扬佛道。届时杨右闻讯,岂敢再犯皇城?”
长孙无忌躬身进言,声音微微发颤。
这计策是他苦思多时所得。毕竟虚竹这般超脱世外的高僧,寻常世俗之事绝难请动。
李二闻言眉头一蹙。
身为 ** ,他立刻洞悉其中关窍:“难怪你催促虚竹今日开坛!原是借他威名震慑杨右!”说罢眼中精光乍现,语调陡然昂扬。
若虚竹坐镇皇城的消息传遍九洲,莫说杨右,天下群雄皆要对大唐另眼相待。那虚竹如今正是武林中风头最盛的几人之一,当世谁敢触其锋芒?纵使杨右亲至,也未必敢冒险行事。
更何况——即便杨右真来寻仇,又有何惧?
虚竹绝非易与之辈。倘若二人交锋,反倒可能成为大唐契机。若虚竹胜出,便证明大唐亦有傲视九洲的绝顶高手。届时各方势力,谁敢不给三分薄面?
自大唐数位天人境高手折在杨右手中后,国力确有衰减。但虚竹现身的消息一旦传开,非但能挽回颓势,更可令声威远胜从前!
“正是!只要虚竹驻留皇城一日,逆贼杨右便一日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孙无忌抚掌而笑。此番谋划,当属他首功。
“做得很好,但虚竹终有一日会离开大唐,届时该如何应对?”
李二眉头紧锁,似有所思。
弘扬佛法自有其限度。
虚竹这等僧人,向来随心而行,来去无踪,大唐未必留得住他。
若他执意离去,杨右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此事不得不虑。
以杨右的境界,寿数远超常人。
若他真有耐心等待……
思及此,李二仍觉不安。
“陛下无需多虑。”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从容答道。
“哦?爱卿有何良策?”
见长孙无忌胸有成竹,李二不禁追问。
“虚竹虽是少林僧人,号称六根清净,实则未历红尘。这般人物初入庙堂,岂能抗拒权势之诱?”
长孙无忌笑意更深。
言下之意,便是以权位为饵,令虚竹沉溺其中,再难割舍。
他笃信,纵是佛门中人,未曾尝过权柄滋味者,一旦领略其中快意,必难抽身。
天下之人,谁能抗拒此等 ** ?江湖中亦不乏先例。
对此,长孙无忌颇有把握。
“依爱卿之见,朕该赐虚竹何等官职?”
李二微微颔首,已然会意。
然而在他心中,虚竹终究是外人,更是一位武林高手。
若授予虚竹朝廷实职,恐引发党争之患。
朝堂之上若遍布其党羽,此非李二所愿见。
虚竹已达天人境界,若再掌权柄,攀附者必众。
此事李二不得不慎。
寻常官员结党,他尚可默许,但虚竹乃外人,又具通天之能,不可等闲视之。
长孙无忌进言道:陛下,权势当徐徐予之,令虚竹渐陷其中。待时机成熟,赐以国师虚衔即可,内里虚实,你我心知肚明。
此人深谙驭心之术。
虚竹初涉尘世,未尝权势滋味。
纵观九洲,多少豪杰为权倾轧,至死方休。
掌权者,一语决生死,一呼聚万众。
此等 ** ,纵是天人境青年才俊,又岂能抗拒?
待其尝到权柄甘美,只怕届时想逐亦难。
妙策!李二闻言大悦,目露赞许。
此番长孙无忌筹谋周全——自引虚竹入唐,至为王朝铺路,皆算无遗策。
接下来就看他们如何引虚竹入局了。
见李二神色舒展,长孙无忌暗自欣喜。
他明白这次替李二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仿佛搬开了压在 ** 心头的一块巨石。
只要计划顺利推进——
他在大唐的仕途必将平步青云。
长孙家族更会因此飞黄腾达!
......
长安城内熙熙攘攘。
作为帝国都城,其富庶景象自不必说。
虚竹抵达的消息在皇室推波助澜下,半日间已传遍大街小巷。
听闻是少林高僧驾临——
还是近来名震江湖的虚竹大师。
这位踏入天人境的圣僧,佛法造诣深不可测。
整座长安城为之轰动,万人空巷争睹盛事。
官府搭建的高台在皇家支持下进度神速,
木质框架已具雏形,日落前必能竣工。
围观人群中混着两道朴素身影,
正是乔装打扮的杨右与武曌。
“武师妹,虚竹师弟到大唐来了,这恐怕是李二的计谋。”
人群中,杨右望着高台,缓缓说道。
他深知虚竹的性子,向来随心所欲,从不受世俗约束。
可如今大唐突然放出消息,说虚竹要在长安城开坛讲道,此事便显得意味深长。
因为杨右很清楚——
当初明明有机会除掉李二,却偏偏放过了他,甚至还留下了一句狠话。
这对李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此刻邀请虚竹入唐,多半是为了防备此事,想借虚竹之力震慑武林。
“无妨,虚竹师兄终究是九洲道场的人,何必担心?”
武曌轻笑,并不在意。
她自然明白李二的用意,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
虚竹,可是他们的同门!
若真要动手,虚竹又岂会阻拦?
“武师妹,你把虚竹师弟想得太简单了。”
杨右无奈摇头。
他比谁都清楚虚竹在九洲道场所修的 ** 。
正是这门 ** ,造就了他喜怒无常、随心所欲的性子,行事从不讲同门情谊。
若虚竹执意要帮李二,事情可就棘手了!
“哦?师兄的意思是?”
武曌有些疑惑。
她在九洲道场时一心修炼,对其他同门所修的 ** 并不熟悉。
况且,九洲书院 ** 繁多,她也记不全,自然不了解虚竹的底细。
“虚竹师弟修炼邪功,性情恐怕早已大变。当初在九洲道场时,他便待人冷漠,唯独在师父面前才稍显温和。”
杨右轻叹一声,再度开口。
此言一出,武曌顿时眉头紧锁。
他们皆出自九洲道场,若实力未达碾压之境,彼此间难分胜负。倘若真如杨右所言,此番攻入皇城的难度必将大增!
武曌沉吟片刻,淡然道:“无碍,按原计划行事即可。”
“那虚竹师弟该如何应对?”杨右疑惑问道。
他并非畏惧,即便虚竹执意护佑李二,他与武曌联手亦不落下风。真正令他忧虑的是虚竹所修邪功的反噬——若心神失控,九洲或将诞生一尊魔头。
作为九洲道场 ** ,杨右深知书院秘法的可怕。一旦遭 ** 反噬,修炼者便会心智尽失,沦为杀戮傀儡。到那时,虚竹恐将化作无情魔物,而他们却无力制伏。
“怕什么?他若敢阻我,我便请师父出山!”武曌嫣然一笑,明眸中闪过一丝狡黠。任虚竹再强,在师父面前亦需俯首。
杨右怔了怔,随即颔首,却又迟疑道:“可师父……当真会出山吗?”
毕竟林飞解散道场时曾言永闭山门,此刻纵使武曌亲往,师尊未必应允。
杨右觉得,如果林飞真想踏入江湖,以他的实力早就该行动了。
若他出手,这江湖哪还有其他势力立足的余地?
毕竟他们的师父可是真正的神仙人物。
就算那些所谓的天上仙人,在林飞面前也不过弹指间的事。
放心,我有办法。
武曌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似乎已找到让林飞出山的妙计。
杨右虽心存疑虑,但也没多问,点头后便随她离开。
......
午后时分,长安城内的高台已然搭建完毕。
喜欢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