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冰水,带着深入骨髓的寒意。我们藏身的壁龛十分狭窄,仅能勉强容纳两人蜷缩而坐。墨先生靠坐在最内侧的阴影里,双目紧闭,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呼吸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他周身的气息紊乱不堪,时而如同沸水翻腾,时而又微弱得几乎感知不到,显然刚才强行压制伤势、爆发真气穿越金甲守卫大厅,让他本就沉重的内伤雪上加霜。
我守在外侧,背对着通道深处的黑暗,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看着墨先生痛苦的模样,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紧紧握着雷符令,借助它传来的微弱温热,勉强驱散一些寒意和恐惧。体内的雷罡之气在经历了之前的透支后,正在“养雷篇”的运转下缓慢恢复,但速度远不足以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危机。
时间在死寂中一点点流逝。通道深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极其轻微的、仿佛碎石滚落的声响,都能让我瞬间绷紧神经。我不敢有丝毫大意,耳朵竖得老高,灵觉提升到极限,警惕着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不知过了多久,墨先生的呼吸终于渐渐平稳了一些,虽然依旧微弱,但不再那么紊乱。他缓缓睁开眼,眼神疲惫而黯淡,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
“水……”他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我连忙解下腰间的水囊,小心地递到他嘴边。水囊里的水所剩无几,而且冰冷刺骨。墨先生小口啜饮了几下,冰冷的液体似乎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条通道。”他喘息着说道,目光扫向幽深的通道前方,“此地……阴气太重,于我伤势恢复不利。而且……我感觉到……前方有微弱的……灵气波动,或许……有转机。”
有灵气波动?我心中一动,努力集中精神去感应。果然,在通道前方极远处,似乎隐隐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与这遗迹死寂氛围格格不入的清新气息,虽然若有若无,却带着一种生机。
“可是您的伤……”我担忧地看着他。
墨先生摇了摇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牵动了伤势,猛地咳嗽起来,嘴角又溢出一缕暗红色的血丝。他苦笑道:“留在这里……是坐以待毙。我的伤……非静养不可愈,但此地绝非静养之所。必须……找到更安全的地方。”
他看向我,眼神中带着一种托付:“林劫……接下来一段路……恐怕要靠你了。我会尽量收敛气息,跟在你身后。你……务必小心。”
我看着他虚弱却坚定的眼神,用力点了点头,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明白!墨先生,您放心!”
我深吸一口气,将所剩无几的干粮掰下一小块递给墨先生,自己将最后一点冷水喝完,然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脚。雷罡之气恢复了两三成,虽然远未到最佳状态,但至少有了自保之力。
我当先一步,小心翼翼地踏出壁龛,重新踏入通道的黑暗之中。墨先生则拄着长剑,勉强跟在我身后数步远的地方,他的脚步虚浮,几乎是在拖着身体前行。
通道依旧深邃曲折,但似乎比之前那段要干燥一些,两侧石壁上的刻痕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抽象的图案和灵纹,而开始出现一些描绘着奇异植物、飞禽走兽的壁画,风格更加写实,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感,仿佛这些生物都带着某种灵性,正在暗中窥视着我们。
我放慢脚步,将雷符令举在身前,微弱的温润光芒只能照亮脚下不足三尺的范围。我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更将灵觉扩散开来,仔细感应着空气中的每一丝波动,地面上的每一处异常。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通道似乎到了尽头,出现了一个向右的拐角。而那股微弱的灵气波动,正是从拐角后方传来,变得清晰了一些。
我停下脚步,示意墨先生稍等,自己则悄无声息地摸到拐角处,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望去。
拐角后方,并非另一条通道,而是一个相对开阔的天然石洞!石洞约有半亩地大小,洞顶有裂缝,几缕微弱的天光(或许是某种发光苔藓或晶石)从缝隙中透下,勉强照亮了洞内景象。最令人惊奇的是,在石洞的中央,竟然有一眼小小的泉眼!泉水清澈,正汩汩地冒着气泡,散发出那股令人心旷神怡的灵气!泉眼周围,生长着几簇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形似兰草的植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更重要的是,整个石洞内的气息,远比通道中纯净、平和,那股无处不在的阴冷死寂之感在这里大大减弱了!
“墨先生!快来看!”我压抑着兴奋,低声呼唤。
墨先生踉跄着走过来,看到洞内的景象,黯淡的眼神中也闪过一丝亮光:“灵泉……还有‘月光苔’……此地……或许是遗迹中一处罕见的……生机节点。快,进去!”
我们快步走入石洞,靠近那眼灵泉。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让我精神一振,连体内雷罡之气的运转都加快了几分。墨先生更是直接盘膝坐在泉眼旁,贪婪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苍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
“此地灵气充沛,且蕴含生机,对我疗伤大有裨益。”墨先生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林劫,我们暂时安全了。我需要在此静修一段时间,你为我护法,自己也抓紧恢复。”
“是!”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墨先生不再多言,立刻闭目凝神,双手结印,开始全力引导灵泉散发出的精纯灵气滋养受损的经脉和脏腑。他周身的气息渐渐平稳下来,进入了一种深层次的入定状态。
我则退到洞口附近,找了一处既能观察到洞内墨先生情况、又能警惕通道方向的岩石后坐下。我并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先仔细检查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认没有隐藏的危险出口或异常之处后,才稍稍放松下来。
看着墨先生的气息逐渐趋于稳定,我心中充满了希望。这眼灵泉,简直是绝境中的天赐甘霖。
我也盘膝坐好,开始运转“养雷篇”,同时尝试着引导一丝灵泉散发出的灵气融入自身。果然,效果远超平时!精纯的灵气如同最好的补药,迅速滋养着干涸的经脉,雷罡之气的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时间在宁静的修炼中缓缓流淌。不知过了多久,当我从深层次的调息中醒来时,发现墨先生依旧在入定中,但他的脸色已经红润了许多,呼吸悠长有力,显然伤势正在快速好转。
而我也感觉神清气爽,力量恢复了七七八八,甚至对“雷印·镇”的感悟似乎也更深刻了一层。
我站起身,走到灵泉边,用手捧起清澈的泉水喝了几口,甘甜清冽,沁人心脾。目光无意间扫过泉眼旁那些发光的“月光苔”,忽然发现,在苔藓覆盖的岩石底部,似乎刻着几个极其细微的、与之前石壁上相似的古老灵纹!
我心中一动,蹲下身仔细辨认。那几个灵纹比石壁上的更加复杂玄奥,隐隐构成一个简单的阵列,似乎与这眼灵泉的存在息息相关。
难道……这灵泉并非天然形成,而是被人为引导或创造出来的?
这个发现,让这看似祥和的石洞,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喜欢第十八劫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第十八劫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