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螺号像一片不起眼的落叶,在墨蓝色的公海海面上起伏。引擎刻意维持在低吼状态,避免发出过大的噪音。天空是毫无杂质的深蓝,几颗早起的星星冷漠地眨着眼,月亮还躲在海底睡懒觉。咸腥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凉意,钻进每一个缝隙,也钻进人的骨头里。
我和叶晓洁、猴子,以及秦叔挑选出来的四名精干徒弟,挤在狭小却设备满满的船舱里。空气中混合着鱼腥味、机油味和一股紧绷的、属于冒险的独特气息。猴子面前摊开三块屏幕,一块显示着海螺号自身的传感器数据,一块是周边海域的实时卫星云图和猴子的电子眼监控,最后一块,则不断刷新着从沈清声纹中提取、再由设备模拟发出的那段特定电磁频谱信号。
“避风港坐标已进入十海里范围。”掌舵的是秦叔手下水性最好、也最沉稳的阿强,他声音不高,却让船舱里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信号持续发射,无响应。”猴子盯着屏幕,眉头微蹙,“这影子镜像架子够大的,非得等我们贴脸才肯开门?”
“可能需要进行最后的位置微调,或者……有我们不知道的激活条件。”叶晓洁穿着合身的防水服,长发束在脑后,显得干练利落。她手里拿着一个加固过的平板,上面显示着避风港坐标区域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图,那是一个孤立的海底山脊顶部,相对平坦,但深度也超过了一百米。
“深度一百一十五米,”我看着数据,感觉心脏像是被那水压攥住了,“超出了常规水肺潜水极限,必须使用循环呼吸器和混合气体。水下作业时间会非常有限。”
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技术挑战。一百米以下的水域,黑暗、寒冷、压力巨大,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致命。
“装备检查最后一遍。”我对负责潜水装备的两位队员说道。他们沉默地点点头,再次仔细检查循环呼吸器、加热服、潜水电脑、强光手电以及……我们特意准备的小型水下推进器和声纳探测仪。
“海螺号”缓缓靠近坐标点。海面之下,是一片未知的领域。
“下锚,保持位置。”阿强下令。铁锚带着沉重的链条滑入深海,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和叶晓洁,以及另外两名潜水员——大康和小斌,开始做最后的准备。穿上厚重的潜水服,背上沉重的循环呼吸器系统,检查面罩密封,连接通讯线。猴子留在船上负责总协调和监控,秦叔和另外两人负责水面警戒。
“通讯测试。”我按下面罩旁的按钮。
“清晰。”“收到。”叶晓洁和大康、小斌的声音依次传来,带着一丝电流杂音。
“记住,”我最后叮嘱,“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入口,确认内部情况,尽可能获取数据样本或影像资料。如果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危险,立刻放弃,安全第一。”
“明白!”
随着一阵水流搅动的声音,我们四人依次从船尾潜入冰冷的海水。世界瞬间从嘈杂变为一片包裹性的、绝对的幽蓝。头顶的光线迅速衰减,下沉不到二十米,周围已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只有我们头盔上的强光手电,切开有限的水域,像四把在墨汁中挥舞的光剑。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压着耳膜和胸腔。循环呼吸器发出单调而令人安心的“嘶嘶”声,提供着赖以生存的气体。我们打开水下推进器,像深海鱼雷一样,朝着海底山脊的顶部潜去。
深度计的数字不断跳动:五十米、七十米、九十米……
“看到底部了。”大康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
强光照射下,海底的景象逐渐清晰。不是柔软的沙地,而是覆盖着厚厚沉积物的坚硬岩石。一些奇形怪状的深海生物被光线惊扰,迅速躲进礁石缝隙。
“分散搜索,保持可视距离。”我下令,“注意观察岩壁,寻找人工开凿的痕迹或者类似入口的结构。”
我们呈扇形散开,强光手电的光柱在嶙峋的岩石和幽深的沟壑间扫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水下作业的黄金时间正在快速流逝。
“我这里没有发现。”小斌报告。
“我这边也是,只有天然岩石。”大康回应。
我的心慢慢沉了下去。难道坐标有误?或者“避风港”的入口隐蔽到了极致?
“天铭,”叶晓洁的声音忽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我这边……岩壁的纹理有点奇怪。不像自然形成的连续性断裂。”
我立刻操控推进器靠过去。在她灯光照射的区域,一片看似普通的岩壁上,岩石的裂缝走向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近乎规则的几何图案,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精准地切割过,然后又用高超的技术进行了伪装,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猴子,”我对着通讯器说,“扫描这片区域的岩壁结构,进行地质异常分析。”
几秒钟后,猴子的声音传来,带着兴奋:“有戏!岩层密度和声波反射率与周边存在显着差异!后面是空的!这他妈是个伪装门!”
找到了!
“找找看有没有控制面板或者识别区!”我立刻说道。
我们四人在那片岩壁前仔细搜寻。强光几乎贴在了岩石表面。终于,在靠近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凹陷处,叶晓洁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与岩石颜色完全一致的圆形区域,直径大约十厘米,表面光滑如镜。
“这里!”她指着那个区域。
“把声纹信号发射器对准它!”我下令。
大康立刻从装备袋里取出一个棒状的水下信号发射器,将其顶端对准那个圆形区域。猴子在船上远程激活了设备。一股无形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透过海水,定向照射在那片光滑的表面上。
几秒钟令人窒息的等待后——
“嗡……”
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震动传来,通过海水传导,清晰地撼动着我们的身体。紧接着,那片原本严丝合缝的岩壁,内部传来一连串复杂的机械运转声!一道笔直的、几乎看不见的缝隙,从圆形识别区上方悄然出现,并向两侧缓缓滑开!
岩石伪装门!它真的打开了!
门后,是一条向下倾斜的、幽深不知通向何处的金属通道!通道内壁光滑,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内部没有海水,似乎有独立的维生和排水系统。
我们成功了!避风港的大门,向我们敞开了!
“入口确认!重复,入口确认!”我强压着激动,向水面报告。
“干得漂亮!”猴子的欢呼声几乎要刺破耳膜,“保持通讯,注意安全!”
我和叶晓洁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兴奋和一丝深入虎穴的凝重。
“大康,小斌,你们守在入口,保持通道畅通,随时准备接应。”我做出安排,“我和晓洁进去。”
“明白!小心!”
我和叶晓洁调整了一下推进器,小心翼翼地驶入那条金属通道。通道内部异常洁净,空气干燥,温度恒定,与外面冰冷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灯光自动亮起,照亮前路。通道很长,倾斜向下,仿佛直通地狱。
行驶了大约两三分钟,通道尽头出现了一扇厚重的、看起来像是银行金库级别的圆形气密门。门上没有任何锁孔,只有一个巴掌大小的显示屏和一个小小的麦克风接口。
“看来还需要二次验证。”叶晓洁看着那扇门。
“用声纹。”我说。
她靠近麦克风,深吸一口气,用沈清那独特的、带着金属质感的语调,清晰地念出了之前录音中那段用于镜像节点同步验证的识别短语。
声音在通道内回荡。几秒后,显示屏亮起绿色,一行字出现:“声纹验证通过。欢迎回来,导师。”
“咔哒……轰……”
沉重的气密门内部传来解锁声,然后缓缓向内开启,带起一阵轻微的气流。
门后的景象,让我们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巨大的、球形的空间,直径超过五十米。穹顶和墙壁都是某种特殊的柔性显示屏,此刻正模拟着深邃的星空,无数星辰缓缓流转,仿佛将整个宇宙微缩于此。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光线和数据流构成的、不断旋转变化的复杂三维结构——那正是昆仑系统的核心架构全息投影!比我们在暗影仲裁者系统里看到的要庞大、精密无数倍!
而在球形空间的四周墙壁下方,排列着数十个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机柜,粗大的线缆如同巨树的根系,盘根错节地连接着中央的全息投影。这里,就是镜湖的影子镜像!是昆仑系统完整数据的备份中心!
“我们……找到了……”叶晓洁的声音带着震撼后的轻微颤抖。
我强迫自己从这超越想象的科技奇观中冷静下来。“猴子,能接收到里面的信号吗?”
“信号……太强了!而且加密方式从未见过!”猴子的声音带着狂喜和一丝技术宅遇到终极挑战的兴奋,“我正在尝试建立安全连接通道!给我点时间!”
我和叶晓洁小心翼翼地踏入这个球形空间。脚下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地面,走在上面几乎无声。我们靠近中央那庞大的全息投影,看着那些如同拥有生命般流动、交织、碰撞的数据流,感觉自身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这里储存着君王网络所有的秘密……”叶晓洁仰头看着星空穹顶,眼神复杂。
就在这时,猴子焦急的声音突然传来:“铭哥!晓洁姐!不对劲!我监测到有外部信号正在尝试强行接入避风港!信号特征……很熟悉!是导师的权限!她在尝试远程夺取控制权!”
沈清!她果然察觉了!而且动作如此之快!
几乎在猴子话音落下的同时,球形空间内,原本缓缓流转的星辰背景陡然加速!中央的全息投影开始剧烈闪烁,部分数据流变得混乱、扭曲!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响彻整个空间!
“警告!未授权访问检测!安全协议启动!数据清除程序倒计时:十分钟!”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空间内回荡。
沈清不仅想夺回控制权,她还想启动自毁程序,彻底销毁避风港!
“猴子!能阻止吗?”我急声问道。
“我在尝试干扰她的连接!但她拥有最高权限根密钥!很难完全阻断!”猴子那边传来密集的键盘敲击声和系统警报,“倒计时还在继续!九分五十秒!”
十分钟!我们只有十分钟时间来夺取这个数据宝库的控制权,或者……在它自毁前,尽可能多地抢救出关键数据!
喜欢暗涌谜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暗涌谜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