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了大半年,万瑶知道绝不能再让自己陷入惰性,也绝不会浪费这难得的时光。
这个世界上造纸术倒是精巧,到时候自己把那些藤类移植一些,在学一下这里的造纸术,也算一种积累了。
凤瑾轩看着万瑶的侧脸,烟花的光芒映在她的眼眸里,像盛着星光。
他轻轻握住万瑶的手,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妻主去哪里,他都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做她最坚实的依靠。
凤瑾阳则趴在石桌上,一边看烟花,一边小声规划着旅程,小小的脸上满是期待。
凉亭里的笑声与烟花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新年夜里最温馨的风景。
三月初,春寒渐渐消散,都城外的柳枝抽出新绿,桃花也绽出粉嫩的花苞。墨家府邸门前,一辆造型别致的马车正静静等候 。
这是工部特意为万瑶赶制的大马车上了路,车身用坚硬的楠木打造,外层裹着防水的油布。
车厢内部铺着厚厚的锦垫,还隔出了小隔间,既能休息又能放置行李,连车轮都裹了棉絮,行驶起来格外平稳。
万瑶身着一身轻便的墨色劲装,率先踏上马车,随后凤瑾轩提着一个精致的锦盒跟上,里面装着他常用的书籍与笔墨。
凤瑾阳则蹦蹦跳跳地抱着一沓账本,上了车。他这一路上也是要打理生意的。要是遇上了自己的产业,也是要巡视一番的。
他兴奋地打量着车厢内部,眼睛里满是好奇。想看看母皇特意给妻主打造的马车是什么样的。
而在马车旁,一名身着玄色铠甲的男子正身姿挺拔地站着,他面容刚毅,肩宽腰窄,胸前的铠甲将结实的胸肌勾勒得格外明显 —— 正是少将军谢霄。
他此次是以 “护卫” 的名义随行,可在场的人心知肚明,这背后藏着女皇的小心思。
此前万疆曾在 “心声” 里提过一嘴,说谢霄的眉眼与万瑶那位 “亡夫” 有几分相似,女皇便记在了心里。
知道万瑶要游历四方,便借着 “护卫” 的由头,将谢霄派了过来,算是暗地里给万瑶送的 “礼物”。
谢霄自己也清楚这层隐情,起初还有些别扭,可当他看到万瑶站在马车旁,眉眼间带着从容的笑意,耐心地叮嘱凤瑾阳小心些时,心里那点别扭竟渐渐消散了。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份 “差事” 没有半分怨愤,反而隐隐有些期待 —— 毕竟那是惊才绝艳的 “上神”呐?
她的才貌双全,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常人没有的气度,这样的人,谁能不心动呢?
“谢将军,一路辛苦。” 万瑶转头看向他,语气温和,没有半分 “上神” 的倨傲,倒像是对待朋友一般。
谢霄连忙躬身行礼:“女君客气,末将分内之事。”
他的耳尖悄悄泛红,不敢与万瑶对视,只能将目光落在马车的车轮上。
启程后,万瑶嫌随行的护卫太多,显得太过张扬,还会打扰他们的行程,便一路将人往回赶。
走到半路时,除了谢霄,其他护卫都被她打发回了都城。
车厢里,凤瑾轩正为万瑶泡着茶,轻声说起一件事:“妻主,这些都是我嫁妆中的产业。您看看咱们去哪?要是有产业的地方,妻主也可以去巡视一番。”
他说着,从锦盒里取出一份份地契,递到万瑶面前。
婚后万瑶只是过目看一番,让管家登记后,又将这些交给了他打理。所以他才会拿出这个来提醒万瑶。不然他真怕她记不住哪里有自家的产业。
万瑶接过一看,排在里面的还有好几个国营造纸厂的份额。
才明白过来 —— 女皇这是知道了她偷偷给图纸的事,又不好明着道谢,怕暴露 “能听到心声” 的秘密,便借着凤瑾轩嫁妆的名义,将造纸厂的份额塞给了她。
她忍不住笑了笑,将契约递回给凤瑾轩:“夫郎做主就是。我们走哪算哪。”
凤瑾轩却摇了摇头,将契约放在万瑶手边:“具体方向还是要妻主定的。您看看,我都标注了,您想住哪都行。”
万瑶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没有再推辞,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马车一路向南,行了半个多月,终于抵达了江南的书藤园。
这里是凤鸣国专门种植 “书藤” 的地方 —— 那种用来造纸的藤蔓,在当地被称为 “书藤”。
藤蔓细长,表皮呈淡绿色,上面还带着细小的绒毛,据说用它造出的纸,不仅洁白光滑,柔韧性强,耐久泡,还带着淡淡的清香。
万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当即决定在此住下。
书藤园里有几间雅致的木屋,周围种满了书藤,每到夏季,藤蔓会爬满木屋的墙壁,开出细碎的白色小花,格外好看。
接下来的两年,万瑶便带着凤瑾轩、凤瑾阳与谢霄,在这里过起了安稳的生活。
从初春书藤发芽,到盛夏藤蔓爬满支架,再到深秋藤蔓成熟收割,万瑶都一一参与。
凤瑾轩性子细致,依旧负责记录书藤的生长情况,每日细致观察藤蔓长度、叶片色泽,将数据工整誊写在纸上。
而凤瑾阳虽年纪尚幼,却已是声名远扬的商业奇才,平日里往来信函不断,处理商铺事务时目光如炬、手段老辣。
即便如此,他仍会抽出时间来到书藤园,跟着老农学习浇水施肥的技巧,汗水浸透衣衫也毫不在意,眉眼间尽是对种植的热忱。
谢霄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忙收割藤蔓、搬运材料,闲暇时还会陪着万瑶钻研改良造纸工具。
万瑶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造纸技术的改良上。
她发现书藤确实神奇,纤维细腻且韧性十足,造出的纸比她之前见过的凡俗世界的纸都要好,甚至能清晰地印出细小的字迹,还不易破损。
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造纸工具太过落后 。
舂捣纤维用的是石臼,全靠人力,效率极低。抄纸用的竹帘也不够精细,造出的纸偶尔会有细小的杂质。
于是万瑶便根据记忆,画出了改良后的工具图纸 —— 将石臼改成脚踏式的舂机,节省人力;将竹帘的缝隙改得更细密,还在边缘加了木质框架,方便操作。
谢霄看了图纸后,主动请缨,带着园子里的工匠一起打造工具。
喜欢快穿:万瑶万界游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万瑶万界游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