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神”在白沙湾肆虐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风势稍减,雨却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林海一大早就披上雨衣出了门。
合作社大院里,已经有几个社员在清理被风吹断的树枝和杂物。
“损失不大,”老根叔看见林海,迎了上来,“塘口的防护网牢靠着呢,就是紫藻林的暂养池进了些泥沙,秦博士说清理一下就好。”
林海心里踏实了些。他走到码头,看见父亲正在“海溪号”上检查。“锚固得好,船没事,”父亲抬头,雨水顺着帽檐流下,“就是声纳的支架有点松了,得紧一紧。”
林海帮忙固定好支架,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远处依然波涛汹涌的海面。那片暗礁区,经历了这场台风,会变成什么样子?沉船会被泥沙深埋,还是……
“哥!”林溪撑着伞跑过来,小脸上满是兴奋,“我的画……海底真的有那种发光的海藻吗?”
林海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等风浪小些,哥就下去看看。”
上午,风雨渐渐停歇。合作社召开了简单的灾后会议。
苏晓月汇报了损失情况:部分养殖网箱需要修补,预估材料费用800元;紫藻林暂养池清理需要人工,但社员们都表示这是分内事,不计工钱。
“好消息是,”苏晓月翻着账本,“昨天夜捕的收入加上之前海悦酒店的预付款,我们账上能动用的资金还有五万三千多元,应对这次台风损失绰绰有余。”
秦雨带来了她的观察:“台风带来的降雨可能会短期内影响近海盐度,但对暗礁区的深海环境影响应该有限。而且,台风搅动海底,说不定会把一些原本埋在泥沙下的东西翻出来。”
这话让林海心中一动。他想起了UI界面里那个【资源导航图】提示的沉船坐标。
中午,海面平静了许多。
林海再也按捺不住,决定趁下午天气好转,先去沉船外围探一探。他兑换的【中级潜水套装】和【水下金属探测仪】早已准备就绪。
“太危险了,”母亲担忧地说,“刚刮完台风,海里情况复杂。”
“妈,我就先在沉船外围看看,不下深水,保证安全。”林海安慰道。苏晓月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关切显而易见。
下午两点,“海溪号”再次驶向暗礁区。同行的除了小军,还有主动要求来帮忙的秦雨,她希望能第一时间记录水下数据。
海面依然有些浑浊,但比预想的要好。到达目标海域,林海换上潜水服,佩戴好装备。
“注意安全,有任何不适立刻上来。”秦雨仔细检查了他的气瓶和潜水电脑表。
林海比了个oK的手势,翻身入水。
海水带着台风后的凉意。
林海打开水下探照灯,调整方向,朝着记忆中的沉船位置下潜。
能见度不算太好,大约只有十米左右。他小心地避开依然有些紊乱的水流,慢慢靠近那片暗礁。
【水下金属探测仪】很快发出了轻微的“滴滴”声。林海精神一振,朝着信号方向游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船体,而是一片狼藉的现代潜水装备——一个半埋在泥沙里的推进器,几段被礁石割断的信号绳,甚至还有一个看起来价格不菲的水下摄像机,外壳已经碎裂,镜头蒙着厚厚的海泥。
“孙经理的人果然来过,而且损失不小。”林海心想。台风不仅破坏了他们的探索计划,连装备都折损在这里。
他继续向前,绕过一块巨大的礁石。就在这时,探照灯光扫过之处,一片幽幽的紫光蓦然闯入视线!
林海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猛地转头,将灯光聚焦过去。
只见在礁石与泥沙的交界处,一小丛巴掌大小、形态奇特的紫色海藻正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它并非林溪画中那般如梦似幻的发光,但在强光照射下,藻体边缘确实泛着一层淡淡的、珍珠般的莹润光泽,与周围暗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林海小心翼翼地游过去,没有贸然触碰。他取出秦雨准备的采样袋和特制工具,极其小心地连同一小块附着礁石一起采集了样本。
就在他收好样本,准备继续寻找沉船主体时,金属探测仪再次响起,这次信号更强、更持续。
他顺着信号源拨开一片海沙,灯光下,一个锈迹斑斑、但形制古朴的木质小匣子的一角露了出来!匣子大部分还被埋着,但边缘镶嵌的金属饰物在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芒。
林海心中狂喜,但没有立刻挖掘。他记住位置,又围绕着小匣子所在的区域仔细探查。
很快,他在不远处又发现了半截埋在沙里的青花瓷碗,碗壁上描绘着缠枝莲纹,虽然破损,但釉色依然清亮。
“福昌号!这里就是沉船散落物分布的区域!”林海强压住激动。
台风不仅没有埋没沉船,反而真的如同秦雨所说,搅动海底,让这些沉睡百年的宝贝露出了痕迹!
他不敢久留,气瓶余量也不足以支撑详细探索。他标记好位置,带着那颗狂跳的心和宝贵的紫藻样本,开始缓缓上浮。
“海溪号”甲板上,林海刚摘下潜水面镜,秦雨就迫不及待地接过采样袋。当她看到那在自然光下依然呈现出独特深紫色、边缘带着微妙光泽的海藻时,呼吸都急促了。
“这……这很可能是一个新变种!我从未在文献中见过这种形态和光泽的紫藻!”她立刻拿出便携显微镜和检测试剂,“需要带回实验室详细分析,但如果它的活性物质含量如我预期……”
她没有说下去,但眼神里的光芒说明了一切。
接着,林海描述了海底的发现——孙经理队伍遗弃的装备、那个镶嵌金属的木匣,还有那半截青花瓷碗。
“镶嵌金属的木匣……可能是首饰盒或者更重要的东西。”
秦雨分析,“青花瓷碗虽然残了,但如果是清代民窑精品,价格也不菲。林海,你这次下水,收获太大了!”
林海看向视野中的UI界面,果然,气运值因为他成功完成初次探索、发现新物种和沉船关键线索,再次提升了8点,达到了 83\/100。
傍晚,“海溪号”返航。消息早已传回,码头上前来打探消息的社员们围了一圈。
当林海展示那株独特的紫藻样本(已放入临时培养箱)和描述海底所见时,人群沸腾了。
“我就说小林有本事!”
“那木匣子里肯定有宝贝!”
“咱们白沙湾真的要出大名了!”
老根叔拍着林海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阿水伯则已经开始念叨着要组织人手,等天气再好点就帮忙打捞。
林海看着激动的人群,心中暖流涌动。他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各位叔伯兄弟,沉船在那里跑不了。等海况再好点,我们制定好周全计划,再下去把它请上来!到时候,少不了大家的好处!”
晚上,林家堂屋。
林溪围着那盆紫藻样本,看得目不转睛。“哥,它虽然没有我画的那么亮,但也好漂亮!”她歪着头,“我觉得它好像在呼吸一样。”
林海笑着把卖夜捕海鲜的钱拿出来——今天收获普通,只卖了四百多元,他全数交给了母亲补贴家用。
母亲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骄傲。父亲难得地开口:“下次下水,我跟你一起去,给你看着船。”
苏晓月悄悄给林海发了信息:“秦博士初步检测,那种紫藻的某种活性物质含量,可能是金丝海藻的三倍以上。孙经理如果知道,怕是要后悔死了。”
林海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他看着窗外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的海面,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静谧而深邃。
他知道,真正的探险,才刚刚开始。那个木匣里装着什么?沉船主体又隐藏着多少秘密?这一切,都等待着他去揭开。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