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卿探案

砚边吏

首页 >> 沈少卿探案 >> 沈少卿探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级英雄十龙夺嫡逍遥侯兵锋王座太平天国的末路带着农场混异界我是正统我怕谁贰臣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古玉穿越公子崛起
沈少卿探案 砚边吏 - 沈少卿探案全文阅读 - 沈少卿探案txt下载 - 沈少卿探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2章 旧信新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春的雨,如丝线般缠绵,带着湿漉漉的诗意,轻柔地洒落在京城的青石板路上,将那石板润得仿若镜面,反射出朦胧的光泽。沈少卿一袭素袍,静静地伫立在刑部衙门外的老槐树下。他修长的指尖,捏着一封泛黄的信笺,信纸的边缘已然发脆,恰似迟暮老人的肌肤,然而其上的墨迹却依旧清晰可辨。这封信,是三天前于莲坞带回的最后一箱旧物中寻得,信封之上并未署名,仅在封口处盖着一枚模糊的火漆印,仔细端详,竟是一朵半开的莲花,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沈先生,这信……”身旁的捕头王奎,微微搓着双手,面上带着几分犹豫之色,“要不要呈给大人过目?毕竟这信牵扯到前明旧事……”

沈少卿轻轻摇了摇头,动作舒缓而沉稳,他将信笺缓缓折好,而后小心翼翼地塞进袖中,神色平静地说道:“不必。这火漆印乃是莲家的私章,信中所提及的‘北镇抚司旧档’,不见得与官案有直接关联。”言罢,他抬头望向阴沉如墨的天空,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他那精致的眼镜片上,瞬间晕开一片迷茫的水汽。沉吟片刻,他接着说道:“先去东厂胡同的旧书铺瞧瞧,信里提到的那本《风雨楼札记》,说不定能从中寻得一些线索。”

王奎恭敬地应了一声,紧紧跟在沈少卿身后,二人朝着胡同深处缓缓走去。青石板路上的水洼,宛如一面面小巧的镜子,清晰地映照着两人的身影。沈少卿的脚步,相较于往日,似乎多了几分沉重。信中那句“莲生非叛,实乃护宝”,如同根根细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祖父的冤案虽已昭雪,可信中所提的“宝”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引得前明的北镇抚司对莲家穷追不舍?这些谜团,始终如乌云般笼罩在他的心头。

旧书铺隐匿在胡同的尽头,门楣之上“知味堂”三个字,在岁月与雨水的冲刷下,已然褪去了昔日的色彩,显得有些斑驳。店内,掌柜是个双目失明的老者,此刻正悠然坐在竹椅之上,枯瘦如柴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似在与书中的文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听闻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珠朝着门口的方向转来,轻声问道:“是沈先生?”

“张掌柜。”沈少卿微微拱手,礼数周全,“晚辈特来寻觅一本《风雨楼札记》。”

张掌柜的手指微微一顿,而后摸索着从柜台之下取出一个樟木盒,递向沈少卿,说道:“上月刚刚收得,原是前明翰林院编修的旧藏,里面还夹着些散页,你自行查看吧。”

沈少卿轻轻接过樟木盒,刚一打开,一股陈年的墨香混合着樟脑独特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带着岁月的尘埃。《风雨楼札记》的封面已然褪色,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失去了往昔的光彩。他缓缓翻开第一页,只见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万历年间的诸多琐事。一页页翻过,直到中间部分,终于出现了 “莲家” 的字样:“万历二十三年,莲氏献‘海图’于朝,帝秘藏于内库,命北镇抚司看管……”

“海图?”王奎忍不住凑过去,一脸好奇又疑惑,”难不成是那能号令沿海卫所的海防图?”

沈少卿并未作答,只是指尖轻轻捻起夹在书里的散页。那是一张手绘的地图,其上用朱砂醒目地标着一个三角形区域,旁边清晰地注着“黑风口”,而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一朵莲花栩栩如生。他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莲坞的星图,那三座小岛的排列,竟与眼前这三角形分毫不差。

“张掌柜,这书的原主……”

“姓苏,”张掌柜接口道,声音带着些微的沙哑,仿佛被岁月磨砺过一般,“听说祖上是北镇抚司的旗官,后来家道中落,无奈变卖了不少旧物。对了,他还留了句话,说若是有人来找《风雨楼札记》,就把这个交给他。” 说着,老头从怀里摸索出一个铜制的莲花锁,递到沈少卿手中。

沈少卿接过莲花锁,只觉锁身冰凉,入手沉甸甸的,仔细端详,其形状竟与在莲坞找到的铜盒如出一辙。他将锁翻过来,只见底部刻着一行极小的字:“钥匙在‘听雨轩’的梁上。”

“听雨轩?”王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那不是前明大太监魏忠贤的旧宅吗?后来好像改成茶馆了。”

此时,雨势渐渐变大,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地面,溅起层层水花。沈少卿将札记和散页小心收好,再次谢过张掌柜后,便与王奎匆匆朝着听雨轩赶去。

听雨轩内,人并不多。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英烈传》,激昂的语调与茶客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交织在一起,再混着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倒也别有一番热闹景象。沈少卿径直上了二楼,目光如鹰般扫过梁木。果然,在最粗的那根横梁上,他看到一个小小的铜钩,上面挂着一个锦囊。

“客官,楼上不能……”店小二刚要阻拦,却被王奎亮出的腰牌唬住,顿时讪讪地退了下去。

沈少卿搬来一张方凳,稳稳地踩在凳脚上,伸手取下锦囊。打开锦囊,里面裹着一把铜钥匙,钥匙柄上赫然刻着“北镇抚司”四个字,而钥匙齿的形状,正好能对上莲花锁的凹槽。

“看来这锁里藏着的,才是关键所在。”王奎摩拳擦掌,眼神中透露出兴奋与期待,“要不要现在就打开看看?”

“找个僻静之处。”沈少卿紧紧攥着钥匙,不知为何,总觉得这茶馆里似乎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紧紧盯着他们。刚才上楼之时,他便注意到靠窗的桌前坐着一个身着青布衫的男子,正悠然自得地把玩着一个玉佩,那玉佩的形状,竟像极了莲先生曾经佩戴过的那枚。

两人刚刚走出茶馆,身后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茶杯碎裂的声音。沈少卿猛地回头,只见那青布衫男子正弯腰捡着碎片,袖口不经意间露出半截刺青,竟是一朵残缺的莲花。

“跟上他。”沈少卿低声说道,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雨巷深处,青布衫男子脚步匆匆,拐进了一条狭窄的夹道。沈少卿和王奎急忙追过去,然而当他们赶到时,人却已然不见踪影。唯有墙角的积水里,漂浮着一张被撕碎的纸。二人连忙将碎片拼凑起来,上面依稀写着“黑风口……今夜三更……”

“黑风口。”王奎看着散页上的地图,满脸疑惑,“不就是莲坞那片漩涡海域吗?他们要回去?”

沈少卿捏着那把北镇抚司的钥匙,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风雨楼札记》里的另一句话:“海图藏于莲心,非忠勇不能得。”他缓缓抬头,望向雨幕中若隐若现的紫禁城,那里的琉璃瓦在阴云的笼罩下泛着冷冷的光泽。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或许祖父穷尽一生守护的,并非普通的宝藏,而是足以动摇国本的海防机密。

回到客栈,沈少卿将莲花锁轻轻摆在桌上,就着油灯昏黄的光线,仔细端详。锁身的莲花纹路里,藏着极细的刻痕,拼凑起来,正是“三问”二字。他深吸一口气,试着将钥匙插入锁孔,缓缓左转三圈。只听“咔嗒”一声,锁身弹开,里面并未如想象中那般装满金银财宝,只有半块玉佩和一张字条。

那玉佩与莲先生的那枚竟能完美拼合成完整的莲花形状,而字条上的字迹,与祖父的信如出一辙:“北镇抚司有内鬼,海图被篡改,莲家世代守之,只为待时机更正……”

“原来如此!”王奎恍然大悟,兴奋地说道,“前明的海防图被人动了手脚,你祖父是在守护更正后的真图!”

沈少卿却紧紧盯着玉佩的裂痕,断裂处有明显的新磨损痕迹,显然最近有人试图将两块玉佩拼合。他忽然想起在莲坞祠堂见到的那个老渔民,对方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听海图的事,当时只当是好奇,并未多想,现在想来,恐怕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王捕头,”他神色凝重地将字条收好,“麻烦你去查一个人,莲坞镇的老渔民,姓周,据说年轻时在北镇抚司当过低级文书。”

王奎领命而去,沈少卿独自坐在灯下,将半块玉佩紧紧贴在胸口。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敲打着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有人在轻轻叩门。他的心中忽然一阵明悟,莲家的宿命从来不是解开谜团,而是守护,守护被篡改的真相,守护可能被外敌利用的机密,哪怕为此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

三更时分,雨终于停了。沈少卿在睡梦中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他警觉地睁开双眼,只见窗外闪过一个黑影,手中提着一盏莲花灯,正朝着胡同口匆匆走去。他来不及多想,迅速抓起佩刀追了出去。黑影在狭窄的巷道中左拐右拐,最终拐进了一条死巷。待他转身之时,脸上蒙着的黑布被风猛地吹落,竟是那个瞎眼的张掌柜。

“沈先生,别来无恙。”张掌柜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浑浊,反而亮得惊人,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老夫还以为,你要到明天才会发现锁里的秘密。”

“你究竟是谁?”沈少卿握紧佩刀,眼神中充满警惕。

“前明北镇抚司最后一任指挥使,”张掌柜从容地摸出另一半玉佩,与沈少卿手中的那半块完美拼合,“也是你祖父的师兄,周显。”他将完整的玉佩举到灯下,只见背面刻着“忠勇”二字,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当年篡改海图的内鬼,正是魏忠贤的党羽。我们莲家、周家,还有苏家,世代守护真图,只为有朝一日能将其交给信得过的朝廷命官。”

沈少卿闻言,心中一震,忍不住问道:“那莲先生……”

“他是魏党余孽的后代,”周显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惋惜与无奈,“以为拿到真图就能复辟,却不知我们早就在图里设了陷阱——真正的海防图,藏在《风雨楼札记》的虫蛀页里,需要用莲花灯的油才能显现。”

远处传来打更声,悠长而清脆。周显将玉佩塞到沈少卿手里,郑重地说道:“黑风口的沉船里,藏着魏党篡改海图的罪证,今夜潮落,正是取出的最佳时机。沈先生,莲家守了三代,如今该交给你了。”

沈少卿望着手中的莲花玉佩,忽然想起祖父信里的最后一句:“真相如莲,需经风雨,方得绽放。”他紧紧握住玉佩,眼神变得愈发坚定,转身朝着码头大步走去。那里,有一艘船正静静等待着,船头挂着一盏莲花灯,在晨雾中微微晃动,宛如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天快亮时,船缓缓驶出了京城的水域。沈少卿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将《风雨楼札记》摊在船头,用莲花灯的灯油轻轻涂抹虫蛀的页面。随着油迹缓缓晕开,原本空白的纸页上,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文字。那是一幅完整的海防图,上面详尽地标注着所有暗礁和隐蔽港湾,与朝廷现存的版本相比,多出了七处足以致命的防御漏洞。

“原来这才是真相。”沈少卿轻声说道,海风带着咸咸的水汽扑面而来,将书页吹得哗哗作响。他深知,这场跨越了数百年的守护,终于要迎来结局。而他要做的,便是将这张图呈给当今圣上,让那些被掩盖的漏洞得以修补,让祖父和周显等人的心血,不至于付诸东流。

船行渐远,京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越来越模糊。沈少卿将海图小心收好,转身看向船舱。王奎正打着哈欠整理行囊,周显则在船头专注地摆弄着罗盘,晨光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踏实暖意。

他忽然轻轻笑了,或许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未必会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就像此刻,阳光缓缓刺破云层,照亮了整个海面,所有的迷雾都渐渐散去,只剩下清晰的航向和坚定的脚步。这,或许就是守护的真正意义。

喜欢沈少卿探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沈少卿探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神通有技术永恒剑主十龙夺嫡神权之上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二次元日常物语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猎谍我成了六零后无上真身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纯情校医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一品侍卫九十年代小奋斗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兵锋王座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
经典收藏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蛇蝎女配绝对荣誉盛世第一妾凤霸天下女皇威武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枌榆草木长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从伍千里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战国野心家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大宋祖王爷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七十年代那场战争骑砍三国之御寇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
最近更新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明末无双:朕的女将有点野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谋断天下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石器崛起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沈少卿探案 砚边吏 - 沈少卿探案txt下载 - 沈少卿探案最新章节 - 沈少卿探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