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不在局内。”
这五个字像一句谶语,在三人心中盘旋不去。它带来了新的方向,也带来了更深的迷茫。
“不在局内,难道在公馆外面?”王胖子趴在叶知秋家的茶几上,对着那张手绘的九宫格草图抓耳挠腮,“可我们连‘局’都还没进去呢,怎么找外面的钥匙?”
林辰靠在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左臂。那冰冷的共鸣感在解读日志后并未平息,反而像是被“九宫锁魂格”这个概念激活了,隐隐传来一种被无形脉络束缚的滞涩感。“也可能不是物理位置的‘外面’,”他沉吟道,“指的是思维层面?或者……时间层面?”
叶知秋端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烛龙”日志、她姐姐的笔记以及几张打印出来的、模糊不清的旧报纸影印件。她揉了揉眉心,显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
“我们需要更多的现实信息。”她将一份泛黄的报纸推过来,上面有一则不起眼的简短报道,标题是《富商周远山病逝,望山公馆归属成谜》。
“公开信息极少,周家子女的失踪在当时似乎被压了下去,只含糊地提及‘远赴海外’或‘淡出公众视野’。但结合‘烛龙’的记载,这显然是掩饰。”
她又调出几张卫星地图和区域地质勘测的公开资料截图。“这是‘望山公馆’所在区域的卫星图及粗略的地质结构。公馆建于三面环山的坳地,按照风水的说法,这种‘窝钳’之地容易藏风聚气,但若地气不清,也极易成为‘养尸地’或‘困灵局’。”她指向地图上几条隐约的线条,“这些是推测的局部地脉走向,公馆的位置,恰好在一个小型地脉节点的‘气眼’附近。这为‘九宫锁魂格’的构建提供了天然条件。”
王胖子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后背发凉:“也就是说,那鬼地方天生就是个凶宅坯子?”
“可以这么理解。”叶知秋点点头,“周远山选择在那里建馆,恐怕并非偶然。他痴迷风水秘术,可能一开始就有所图谋。”她顿了顿,看向林辰,“你的手臂……对地脉之类的概念,有特别的感应吗?”
林辰凝神体会了一下,摇了摇头:“很模糊。更像是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在工业区是‘锈蚀’和‘停滞’,想到这个‘九宫锁魂格’,就是‘缠结’和‘束缚’。具体的方位格局,感觉不出来。”他自嘲地笑了笑,“看来我这人形探测仪精度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分头行动。叶知秋继续深挖周远山家族的历史,试图找到更多关于他信奉的秘术流派或是与某些隐秘组织来往的蛛丝马迹。林辰则一边尝试更精细地控制左臂的煞气,一边开始恶补一些基础的风水玄学知识,至少要把九宫八卦、五行生克的基本概念搞清楚,免得进了副本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王胖子也没闲着。他发挥了自己人际关系的特长,通过几个喜欢探索城市秘闻的同好,拐弯抹角地打听关于“望山公馆”的民间传说。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且充满矛盾,有的说夜里能听到公馆传来隐约的争吵声和哭声,有的说曾有驴友在里面迷失方向,绕了一整天才出来,还有的说那里早就被政府封锁,根本进不去。
“听说……只是听说啊,”王胖子压低声音,在放学后的小群里分享他打听到的最新消息,“几年前有个不信邪的富豪想低价买下那块地开发,结果派去的勘察队回来后就接二连三出事,不是重病就是破产,最后不了了之。现在都没人敢打那块地的主意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拼图般一块块凑近,逐渐勾勒出“望山公馆”更加阴森恐怖的轮廓。它不仅仅是一座废弃的建筑,更是一个被现实和传说共同遗忘、甚至畏惧的禁忌之地。
这天傍晚,叶知秋突然接到了林辰的电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
“知秋,我可能……找到了一点‘钥匙’的线索。”
叶知秋和王胖子立刻赶到林辰所说的地方——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外的走廊。林辰站在一个陈列着本地历史文献复制品的玻璃展柜前,指着里面一张拓片。
那是一张石碑拓片,碑文残缺,年代似乎颇为久远。吸引林辰的,并非是碑文本身,而是碑文角落一个模糊的、如同云纹又似鸟篆的印记。
“这个印记,”林辰压低声音,他的左臂在靠近这个展柜时,传来一种极其微弱、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感应的牵引感,仿佛那印记与他臂内的煞气有着某种遥远的、同源的联系,“我在‘烛龙’日志的最后一页,那个写着‘钥匙不在局内’的旁边,看到一个用同样手法画下的、几乎淡得快看不见的记号,和这个很像。”
叶知秋立刻用手机拍下印记,放大仔细比对。虽然拓片上的印记更为古朴残缺,但基本的结构和神韵,确实与“烛龙”手绘的那个极为相似!
“这碑文是哪里来的?”叶知秋问匆匆赶来的图书馆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看了看,说道:“哦,这个啊,是从北郊‘翠屏山’上一块残碑拓下来的,具体年代不详,据推测可能是明末清初的。碑文内容多是记载当地山洪水患之事,没什么特别的,就只有这个印记比较古怪,一直没考证出是什么含义。”
翠屏山——正是“望山公馆”所在的山系!
“钥匙不在局内……”叶知秋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难道指的,是这个印记所代表的东西,或者信息,就藏在公馆所在的群山之中,而非公馆建筑本身?”
这个发现,如同在厚重的迷雾中透出的一丝微光。它没有立刻指明生路,却意味着,他们或许不必完全被困在那个恐怖的“九宫锁魂格”内部寻找答案。在进入那个循环地狱之前,他们还有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最后一次外围调查的机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一次电话亭的铃声,似乎已近在耳边。
喜欢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