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禅语点拨
嘉佑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夜,山神庙内火光摇曳。
穆清风盘膝坐在离火堆三尺远的草垫上,双目微闭。
他尝试运转《九霄龙吟诀》新突破的内息,肋下伤处却传来隐隐刺痛。
脑海中不断闪过黑煞那凌厉的刀光,以及苏婉柔坠崖时那声尖叫——太过刻意,像是戏台上排练好的唱腔。
内息在经脉中滞滞不前,反而激起一阵气血翻涌。
他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施主心不静。”
慧明的声音从庙宇角落传来。老僧不知何时已结束诵经,正用枯枝拨弄着将熄的篝火。
火星溅起,在他平静的眼中明明灭灭。
穆清风睁开眼,右手下意识按上剑柄:“大师有何指教?”
慧明不答,反而从行囊中取出一套粗陶茶具。
他慢条斯理地架起小壶,舀入清水,又将几片干枯的茶叶投入壶中。
动作行云流水,与这破庙格格不入。
“贫僧云游时,最爱煮茶观火。”慧明将茶壶架在火堆上,“你看这火,时而旺盛,时而微弱,却始终照着该照的地方。”
穆清风沉默地看着老者动作。这僧人太过从容,太过洁净,连那套茶具都显得过分讲究。
他指尖微微绷紧,计算着若是突发变故,自己拔剑需要几分力道。
水沸时,慧明斟了两杯茶。他将一杯推至穆清风面前,茶汤澄澈,映出庙顶破漏处漏下的月光。
“此茶名为,采自峨眉金顶。”慧明轻抿一口,“施主不妨尝尝。”
穆清风瞥了眼茶杯,不动:“在下不渴。”
慧明微微一笑,眼角皱纹舒展开来:“施主是怕贫僧下毒?”
庙内空气骤然紧绷。苏婉柔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发出细微的呓语。
穆清风手指按在剑格上,骨节发白。良久,他忽然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茶味清苦,回味却甘甜。
“好茶。”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如刀,“大师究竟是何人?”
慧明不答,反而望向庙门外沉沉的夜色:“施主可知,为何佛门要讲戒、定、慧三学?”
穆清风眉头微蹙。这老僧总是答非所问。
“戒是规矩,定是心境,慧是通达。”慧明自顾自说道,“世人常重戒律,却不知定心才是根本。
心若不定,再多的戒备也是徒劳。”
他忽然转头看向穆清风:“就如施主此刻,剑在手中,心在何处?”
穆清风一怔。肋下的刺痛又隐隐传来。
“大师懂武学?”他声音沉了下去。
慧明轻笑:“贫僧只懂人心。”他指向穆清风膝上的长剑,“剑是死物,心是活物。
施主以死物防活物,岂非本末倒置?”
庙外风声渐急,吹得破窗哐啷作响。火星迸溅,在二人之间划出明暗的界限。
穆清风忽然道:“大师可听说过幽冥阁?”
慧明斟茶的手顿了顿。茶水注入杯中,声音清脆悦耳。
“听说过。”他放下茶壶,“一群可怜人。”
“可怜?”穆清风冷笑,“大师可知他们杀人如麻?”
“知道。”慧明抬眼,“正因知道,才说他们可怜。
终日活在猜忌与杀戮中,与地狱何异?”
他目光忽然变得深邃:“施主,你与他们,又有何不同?”
穆清风猛地握紧剑柄。剑身出鞘三寸,寒光乍现。
“大师此言何意?”
慧明不为所动,反而将第二杯茶推到他面前:“施主可愿再饮一杯?”
穆清风盯着那杯茶,又看向熟睡的苏婉柔,最后目光落回老僧平静的脸上。
他忽然想起这些时日的颠沛流离,想起对每个人的猜疑打量,想起师父顾云飞生前教诲......
“大师,”他声音干涩,“若有人始终以假面示你,该如何?”
慧明轻轻转动念珠:“假面也是面。你看不透,是你的心不够静。”
他指向庙外:“譬如这夜,你看它是黑的,鸦雀看它却是亮的。
孰对孰错?”
穆清风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月光透过破窗,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慧明的声音如潺潺流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边之人是舟是水,非眼能辨,需以心渡。”
这话如惊雷贯耳。穆清风浑身一震,肋下的刺痛忽然消散。
内息自行运转,如江河奔流,再无障碍。
他久久不语,只是看着跳动的火焰。那些困扰多时的猜疑仍在,却不再如藤蔓般缠绕心神。
“多谢大师点拨。”他缓缓归剑入鞘,声音依然谨慎,却少了几分冰冷。
慧明含笑合十:“施主悟了。”
夜深了,火堆渐熄。慧明重新闭目诵经,经文声低回婉转。
穆清风依然坐在原地,心境却已不同。他看向熟睡的苏婉柔,女子睫毛轻颤,像是梦到了什么。
他轻轻叹了口气。
喜欢清风孤影行江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清风孤影行江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