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的房间,他在书桌前坐了一个小时。
雪白的稿纸上,一个字都没有。
脚边的垃圾桶,倒是塞满了揉成团的“阵亡稿件”。
“写你自己。”姐姐李智的话,像个魔咒。
写自己?
他拿起笔。
【今日训练纪要:负重十公里,用时四十一分二十三秒,心率峰值182,状态下滑。】
他停笔,烦躁地揉掉。
这是训练报告。
再来。
【关于午餐伙食的意见:红烧肉咸度超标约12%,建议引入标准化计量工具……】
钢笔被他重重拍在桌上。
这是后勤整改建议!
他脑中闪过姐姐的另一句话,“你想她了,不就行了?”
想她了。
这三个字,在他的大脑里,迅速被分解成一堆无法理解的生化信号。
他痛苦地抓起笔,试图用他唯一能理解的方式翻译这种情感。
【报告张勤同志:经自我审查,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你的影像资料在我大脑皮层非受控出现117次,平均每24.6分钟一次。该现象已严重干扰我的战术推演,导致工作效率下降17.3%。根据条例,此为重大失职。综上,我认为,我可能……想你了。】
写完,他盯着这段文字。
事故报告,外加检讨书。
他闭上眼,将纸团揉紧。
就在纸团即将脱手那刻。
脑海里,毫无征兆地闪过一个画面。
那天上午,她穿红裙,站在车边,抬头对他笑。
阳光洒满她全身,连发梢都在发光。
世界的声音瞬间消失。
只剩下自己“咚、咚、咚”的心跳。
李霄的身体猛地一僵。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但,无比真实。
他睁开眼,抓过一张新稿纸,凭着本能,写下第一行字。
这一次,他没有停。
翌日。
李霄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将一封信递到爷爷面前。
“爷爷,帮我寄出去给她。”他嗓音干涩。
李存续一把抢过,冲进书房,拨通了电话。
“接总参三部机要通讯处!绝密信件,收件人169号!最快速度!天黑前,必须送到!”
三小时后。
国防技术研究中心,169号专属实验室。
张勤沉浸在庞大的数据流里。
秦月荣为她打造的全新工作环境,效率惊人。
没有强制晨跑,没有固定作息,大脑在最舒适的状态下,仅仅三天,就将“利剑”的模拟风阻系数,又硬生生降低了百分之三。
“169号。”秦月荣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张勤抬头,看到她手里熟悉的军用加密文件袋。
“您的信件。”
张勤有些意外。周怀瑾的信前天才到,这么快又来了?
她接过文件袋,拆开。
里面是一个标准的军用信封。信封上,只有一行刚劲的字。
“工程师169号亲启。”
是李霄的字。
张勤的心,莫名地跳了一下。
他怎么会写信?
送作战靴的风波还没过去,他又想干什么?
她捏着信封,有些犹豫。
算了。
看看他到底想说什么。
她拆开信,抽出信纸。
纸上,只有寥寥几行字。
【张勤:】
【前天上午,你穿了一条红色的裙子。】
【阳光很好。】
【你对我笑。】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李霄】
没有问候,没有祝福。
只有一份关于他心跳的事故报告。
她反复看着那几行字。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脑子里,忽然闪过周怀瑾的信。
“不知这封不合时宜的信,是否会打扰到你……”
两种声音,两种方式。
李霄的信,更像一份事故报告。
报告内容是:因为你,我心跳乱了。
她快步走到书桌前,拉开椅子,坐下。
那份印有“国防科技中心”的专用信纸,就在手边。
她拿起笔,笔尖悬在纸上。
回信。
她要给他回信。
那……写什么?
张勤的脑子,第一次,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彻底空白。
她试图分析,却发现所有的公式和模型都已失效。
她放弃了。
就凭感觉。
她终于下定决心,笔尖触碰到纸面的瞬间——
“滴——滴——滴——”
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发出三声急促到刺耳的尖啸!
最高优先级的紧急通讯请求!
张勤的身体瞬间绷紧。
她条件反射般抓起听筒。
“169号,一号通讯室有您的紧急加密通讯!”
“来自航天部,姓名李向阳!”
李向阳?
栋梁班的同学,奔赴各自战场后,为保密原则,已近十个月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时间,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打到国防中心来……
出事了!
“我马上过去!”
她“啪”地挂断电话,那封刚要动笔的回信,被她随手扫到一边。
她冲出房间,秦月荣和徐明已等在门口。
“通知数据中心,”张勤一边快步走向通讯室,一边下达指令,“准备接收一份来自航天部的大容量加密文件。所有级别,调到最高。”
“是!”秦月荣立刻通过随身通讯器传达指令。
一号通讯室。
厚重的隔音门在身后关闭。
张勤拿起那部带着电流杂音的电话。
“我是张勤。”
“老大!”电话那头是李向阳压抑着绝望的嘶吼,“救命!”
“说重点。”张勤的声音很冷。
电话那头的混乱骤然一静。
“是‘启明星一号’卫星,”李向阳语速极快,“自主研发的信号增益模块,出了大问题!”
“问题。”
“烧了!一直在烧!”李向阳的声音都在发抖,“连续奋战九十六小时!只要进入高功率满负荷压力测试,模块温度瞬间飙升,超过阈值,然后烧毁!”
“五块备用模块烧完了!只剩最后两块!”
“所有散热方案全试过了!材料也换了!电路重设了三遍!没用!”
“老大,项目是苏院士亲自盯着的,下个月就要总装,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是国家的罪人!”
张勤安静听着。
她的脑海里,飞速构建起虚拟故障模型。
温度飙升……高功率……烧毁……
“电路图,材料配比,散热结构设计图,全部五次失败的详细测试日志,立刻传过来。”她冷静发问。
“已打包!就等你这句话!马上发!”
“测试环境的真空度、背景辐射值、电源纹波系数。”
电话那头的李向阳愣住,随即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有!有!我马上找!”
“补充发送。”张勤说,“信号增益原理,行波管放大还是固态功率放大?”
“固态……最新的砷化镓半导体……”
“基板?”张勤的问题,一刀见血。
“基板是……蓝宝石……”
张勤打断他,“蓝宝石导热率太差。高功率高频率下,局部热量聚集,根本散不出去。你们不是在给芯片散热,是在给一口烧得滚烫的锅,扇扇子。”
“这……”李向阳彻底懵了。
全世界都在用蓝宝石做基板,教科书就是这么写的,怎么错了?
“换基板。”张勤给出结论,“用碳化硅。”
“碳化硅?!”李向阳失声,“国内连稳定生产工艺都没有!上哪儿找?”
“我给你们工艺。”张勤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数据传过来,我先看。看完,给你们一整套新方案。”
“从碳化硅基板的制备工艺,到新的电路设计,再到散热结构模型,全部。”
挂断电话,张勤走出通讯室。
她看向秦月荣。
“秦助理。”
“在。”
“咖啡,三倍浓度。”
秦月荣的心一沉。
“是。”她不多问一个字。
张勤推开自己专属实验室的门。
推开门,她视线扫过书桌,那封她准备回信的信纸,和李霄那封只有几行字的“军报”,并排躺在那里。
她的脚步,只停顿了0.1秒。
然后,她走过去,拿起那两张纸,毫不犹豫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将它们一起放了进去。
“砰”的一声。
抽屉关上。
她将自己那颗刚刚漏了一拍的心,连同那点不合时宜的儿女情长,一起锁死。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