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的工作室亮着盏复古铜杆台灯,暖黄的光晕圈住半张书桌,像给桌面铺了层薄纱。桌上摊着两堆东西:左边是《青釉》的剧本,暗红色封皮上 “佛罗伦萨” 三个字被她指尖反复摩挲,边缘磨出了浅白的毛边,页边空白处的批注密密麻麻,有的句子被划了又改,墨痕叠着墨痕;右边是《幕后之光》第二季的银色硬盘,上面贴着张师傅手绘的小栀子,花瓣用矿物颜料涂了浅青,旁边还放着半杯凉透的姜枣茶 —— 杯壁凝着圈淡褐色的水渍,是顾怀安早上泡的,她喝了两口就没心思动,现在摸起来只剩杯底一点余温。
“又在熬?” 小夏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手里拎着个印着栀子花纹的保温袋,刚进门就皱起鼻子,“姐你这姜枣茶凉透了吧?我在门口都闻不到甜味了!” 她把保温袋往桌上一放,掏出里面的红豆粥,掀开盖子时热气裹着甜香漫开,“陆哥刚发消息炸我,说《幕后之光》第二季预约量破 600 万了!还有个做元宇宙的品牌找过来,想做‘匠人联名 NFt’,说要把张师傅的拓片扫描成 3d 模型,观众戴 VR 眼镜能‘摸’到拓片的纹路 —— 人家还说,光这一个 NFt 的预定量就有 8 万,比某些流量明星的数字专辑卖得还多!”
成彦没回头,手指悬在电脑鼠标上,屏幕里循环播放着张师傅在景德镇陶瓷作坊的花絮:老人穿着灰布褂子,蹲在瓷坯前,手里攥着块滑石,磨瓷坯的动作慢得像在数时间,嘴里念叨着 “成丫头快来,这瓷土比敦煌的沙细,拓出来的花纹软得能掐出水”。她的喉结轻轻滚了滚,指尖无意识地按了暂停,屏幕定格在老人磨出的瓷坯截面 —— 淡青色的瓷土泛着润光,像刚从窑里出来。
“可陈导的戏……” 成彦的声音有点哑,拿起《青釉》剧本又放下,封皮蹭过桌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工作室里格外清晰,“是顶级文艺片啊,女主还是陶瓷修复师,连道具都用的是清代官窑的仿品 —— 上次试镜时,陈导让我摸那块仿品瓷片,说‘你摸的不是瓷,是百年前匠人的手温’,这种角色,我怕错过就再也遇不到了。”
“错过?林薇薇正等着捡漏呢!” 小夏把红豆粥推到成彦面前,掏出手机翻朋友圈,“你看你看,她昨天发朋友圈,配了张陶瓷作坊的照片,文案写‘有些机会,总有人要接住’,明着暗着说你放弃的机会她要抢!还找平台说想接《幕后之光》的衍生综艺,说‘成彦要是去国外拍戏,我能替她扛’,结果陆哥直接怼回去:‘你连拓板正反面都分不清,拍衍生综艺是想教观众 “反着拓才时尚”?上次你试镜握修复刀,刀柄都捏反了,还好意思说 “扛”?’把她怼得连夜删了朋友圈!”
成彦忍不住笑了,指尖捏起桌角那块张师傅送的青釉瓷片 —— 瓷片比指甲盖略大,边缘还带着点窑火的糙意,摸起来温温的,像揣了块小暖炉。她想起上周跟陈导聊剧本时,陈导递来的行业报告:“去年某部非遗题材电影,海外票房里 35% 来自匠人元素的吸引,比普通剧情片高 30%—— 你拍《青釉》,不只是演个角色,是把中国陶瓷修复的手艺装在镜头里,往国际上带。” 可一想到要离开半年,她又慌了:老周拍素材时总爱忘带备用电池,上次差点摔了相机,还是她冲过去扶的;陆岩对接平台时容易急脾气,没人劝着会跟运营吵起来;还有张师傅,他还等着跟她一起拓 “敦煌釉色 + 景德镇瓷” 的新纹样 —— 这些事,她走了谁来盯?
“叩叩叩 ——” 门被轻轻敲了两下,顾怀安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深棕色保温袋,袋口漏出点姜枣茶的甜香。他没提剧本的事,只是拿起桌上凉透的茶杯,指尖碰了碰杯壁就皱起眉:“怎么又喝凉的?胃该不舒服了。” 他把新泡的姜枣茶倒在瓷杯里,递到成彦面前 —— 杯壁温得刚好,不烫也不凉,是她习惯的 45 度,“刚跟陈导通了电话,他说海外拍摄能启用‘档期弹性机制’,专门预留 15 天国内补拍时间。要是《幕后之光》要拍张师傅和景德镇老伙计的对手戏,你飞回来拍,机票食宿他全包,还说‘不能让好匠人等好故事’。”
成彦接过茶杯,指尖绕着杯沿转了两圈:“可你怎么办?要帮我盯后期,还要陪张师傅拍素材,老周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拍高兴了能忘了收设备,你得跟着兜底 —— 会不会太累?”
“累什么?” 顾怀安笑了,从背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黑色硬盘,外壳上贴着片小小的瓷片贴纸,“我把《青釉》的主题曲小样导进去了,你听听 —— 加了点景德镇的瓷笛声,是我找王师傅录的,他吹瓷笛时手指会按在瓷孔边缘,能调出‘砂粒蹭釉’的声儿,再混上佛罗伦萨教堂的钟声,像‘中国瓷釉碰着欧洲石墙’。” 他坐在成彦旁边的椅子上,手指轻轻点了点剧本上 “佛罗伦萨陶瓷博物馆” 的标注,“我查了,拍摄中期刚好赶上佛罗伦萨的‘陶瓷文化周’,到时候你可以带《幕后之光》的片段去参展 —— 去年文化周吸引了 20 万游客,其中 12% 是冲着非遗项目来的,咱们的纪录片说不定能圈一波国外粉丝。”
成彦戴上耳机,瓷笛声混着教堂钟声慢慢飘出来 —— 开头的瓷笛像在磨瓷坯,轻得发脆,后面的钟声沉得像釉色凝结,两种声音撞在一起,竟没半点违和。她眼前突然浮现出画面:她蹲在佛罗伦萨博物馆的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碰青花瓷,顾怀安坐在旁边的钢琴前,弹的正是这段旋律,展墙上挂着张师傅的拓片,淡青色的飘带在灯光下像要飞起来 —— 这些画面太暖,让她的眼眶慢慢红了。
“其实你早就想接了,对不对?” 顾怀安看着她的侧脸,声音轻得像瓷笛的尾音,“昨天你翻剧本时,手指在‘陶瓷修复’那几页停了三分钟,还特意折了角;早上问我佛罗伦萨的天气,说‘不知道冬天拍外景会不会冻手’,连细节都想到了 —— 别因为《幕后之光》捆着自己,这是你应得的机会。你把国内匠人拍给中国人看,现在该让外国人也看看,咱们的匠人手艺有多好。”
成彦摘下耳机,眼泪终于掉下来,砸在剧本封面上,晕开一小片墨痕:“可我怕…… 怕我走了,团队会乱,怕张师傅等我太久会失望,怕 600 万观众等急了……”
“张师傅不会失望的。” 顾怀安掏出手机,点开张师傅发来的语音,按下播放键时特意调大了音量 ——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瓷土的糙意,像在耳边磨滑石:“成丫头,我跟景德镇的王师傅说了,你去国外拍好戏,我们先把瓷坯备好,等你回来咱们一起拓!王师傅手上有块烧瓷时烫的疤,跟我补壁画时划的疤像兄弟,到时候让你看看,俩老匠人怎么把‘敦煌飘带’拓在景德镇瓷上!”
成彦听着语音,破涕为笑,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就弯了嘴角。小夏在旁边趁机推了推她的胳膊:“姐你看!张师傅都把瓷坯备好了!陆哥也说,平台愿意追加 200 万预算,专门请个跟过陈导的副导演来帮顾老师盯现场,那副导演上次跟陈导拍过非遗题材,知道怎么抓匠人细节 —— 你就放心去吧,咱们团队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顾怀安站起身,从脖子上解下个桃木护身符 —— 护身符比拇指略大,上面刻着朵小小的栀子,花瓣纹路深得能卡住指尖,中间嵌着片米粒大的拓片碎片,是淡褐色的,“这是我去年去敦煌时,张师傅帮我求的,找庙里的师傅开了光,说能保平安。里面的拓片碎片,是咱们第一次拍张师傅补飘带时,他不小心掉在沙地上的,我捡回来洗干净,嵌在里面了 —— 你看,这碎片边缘还有点沙粒的糙感,像带着敦煌的风。” 他伸手帮成彦戴护身符,指尖绕过她的后颈时,特意避开了之前受伤留下的浅褐色疤痕,“带着它,就像我和张师傅都在你身边。”
成彦摸着护身符,拓片碎片的糙感硌着手心,心里的犹豫像被瓷片划开的冰,慢慢化了。她拿起桌上的《青釉》剧本,指尖按在 “佛罗伦萨” 三个字上,认真地说:“好,我接。”
顾怀安笑了,从口袋里掏出张折得整齐的纸条,上面是他手写的注意事项,字里行间画着小瓷片:“陶瓷博物馆旁边的‘瓷光咖啡馆’,龙井要加两勺蜂蜜,老板娘是中国人,知道你是拍《幕后之光》的,会多给你放块桂花糕;当地的陶瓷修复师马西莫,喜欢聊敦煌壁画,你跟他说张师傅补飘带时‘每笔停顿 1 秒看晕染’,他肯定跟你聊得停不下来;要是想家了,不管几点,都给我打电话,我弹钢琴给你听 —— 我把《等你回答》改了个瓷笛版,随时能弹。”
“还有!” 小夏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银色的 NFt 数字钱包,上面印着张师傅的拓片缩略图,“这个钱包里的拓片 NFt,是老周用微距镜头拍的,每放大十倍能看到拓片纸的纤维纹理,连张师傅拓的时候蹭的墨点都能看清!你在国外戴 VR 眼镜,能‘摸’到拓片的凹凸感,跟真的一模一样 —— 平台说,等你拍《青釉》时,还能把陶瓷修复的过程也做成 NFt,让观众‘跟着你学修复’!”
成彦接过数字钱包,指尖划过上面的拓片纹路,又摸了摸脖子上的护身符 —— 桃木的温、拓片的糙、钱包的凉,三种触感混在一起,像把国内的牵挂都揣在了身上。她拿起手机,点开机票预订页面,输入 “北京→佛罗伦萨”,手指悬在 “确认” 键上时,突然回头看向顾怀安 —— 他坐在台灯的光晕里,眼里的温柔像融了的蜂蜜,正朝她轻轻点头。
“去吧,我等你回来。” 顾怀安的声音很轻,却像定海神针,让她瞬间定了心。
成彦按下 “确认” 键,屏幕上跳出机票订单的瞬间,她突然觉得,自己不是在 “抉择”,而是在 “出发”—— 不是丢下《幕后之光》的团队,而是带着他们的期待,去更远的地方讲匠人故事;不是放弃国内的观众,而是把中国的匠人精神,装在《青瓷》的镜头里,往国际上带。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晚上收拾行李时,成彦把《青釉》剧本放进防水袋里,按了按封皮怕折角,又把张师傅送的瓷片用软布裹了三层,塞进行李箱的侧兜,挨着护身符 —— 这样打开行李箱,就能先摸到这两样东西。她打开微信,给陈导发了条消息:“陈导,我接了。拍摄时能不能多拍点当地陶瓷匠人的素材?我想做成《幕后之光》的海外特别篇,让国内观众也看看中外匠人怎么‘对话’。”
没过几秒,陈导回复了个兴奋的表情包,还附带一段语音:“太好了!我早就跟佛罗伦萨文化局打好招呼了,马西莫他们都等着跟你拍素材!我还能帮你联系威尼斯国际纪录片节,把《幕后之光》也报上去 —— 去年有部中国匠人纪录片拿了最佳人文奖,咱们的片子肯定行!”
成彦看着回复,笑着躺在床上,摸了摸脖子上的护身符。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行李箱上,《青釉》剧本的封皮在月光下泛着暗红的光,“佛罗伦萨” 三个字的烫金边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点瓷釉。她想起明天出发时,顾怀安会帮她拎最重的行李,小夏会塞给她装满零食的背包,陆岩会在机场反复叮嘱 “有事随时打电话”—— 这些牵挂,都是她远行的底气。
只是她没看到,顾怀安在她出门后,又悄悄回到工作室,从背包里掏出包桂花糕 —— 是她最爱的红豆馅,包装纸上还沾着点老字号的桂花碎,是早上排队时蹭到的。他拉开行李箱的侧兜,把桂花糕放进去,又贴了张纸条:“佛罗伦萨没有这家老字号,我帮你多带了五包,想家的时候吃一块,就像我在你身边给你买的一样。”
喜欢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