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的残阳如血,映照着斑驳的关墙与肃穆的军营。大战后的空气里,除了硝烟与血腥,更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沉寂与紧迫。
林凡被转移至关内一处由石窟改建的、更为稳固的静室。文渊不惜耗费本命文气,结合神都带来的灵药,为他梳理体内因强行突破和过度透支而紊乱的气机。石鸢几乎寸步不离,她不再仅仅依赖血脉本能,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那丝源自大地的坤元之力,如同最温润的春雨,默默滋养着林凡干涸的经脉与识海。
静室之外,气氛同样凝重。秦岳带来的长安工兵与龙城、神都的技术人员联手,开始利用一切可用材料,加固关防,修复星锁关山阵的基盘。那杆依旧钉在远处、威慑着可能卷土重来的敌人的“赭煞破阵枪”,则由白羿亲自看守,其散发的锐利之意,本身便是一道无形屏障。
这日,秦岳与顾衍之再次来到林凡静室。林凡依旧未醒,但面色已不再苍白如纸,呼吸悠长,眉心隐隐有清辉流转,那是“通爻”境界在无意识中自行温养的迹象。
“林小友根基之厚,悟性之高,实属罕见。”顾衍之轻叹,“强行破境,又连番恶战,换作旁人,早已根基尽毁。他竟能于昏迷中自行稳固这‘通爻’微芒,引动文气与地脉自发护主,此乃与道亲近之象。”
秦岳目光落在林凡身上,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一丝赞许:“确是良才美玉。玉门关能守下,他居功至伟。”他顿了顿,看向顾衍之,“顾先生,东南局势危急,援救泉州刻不容缓。然林凡状态,恐难经长途颠簸与即刻恶战。我等前往龙城商议,是否……”
他话未说完,顾衍之却微微摇头,目光落在静室一角。那里,嬴战正指挥两名玄甲卫,将那块承载着“律法石碑”秩序拓印的金属箱小心安置。
“秦将军,或许不必等林凡完全苏醒。”顾衍之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既已初窥‘通爻’之门,便能感知万物细微之‘爻’。律法石碑,蕴含秩序之道的极致显化;我神都文脉,承载文明流转之轨迹。此地更有玉门关千年战争意志残留,以及星锁关山阵引动的星力余韵……这些,对于正在无意识巩固境界的他而言,皆是绝佳的‘资粮’。”
秦岳瞬间明悟:“顾先生的意思是……以外部秩序与文明之力,主动引导、加速他境界的稳固?”
“正是。”顾衍之颔首,“非是拔苗助长,而是顺水推舟。他可自行吸收、辨析这些力量的‘爻象’,若能借此提前稳固境界,甚至有所精进,对其自身,对驰援泉州,皆大有裨益。”
“可需我等做些什么?”石鸢忍不住开口,眼中充满期盼。
顾衍之看向她,温和道:“石鸢姑娘,你身负坤元血脉,与大地最为亲近。你可尝试以自身为引,将此地沉淀的战争意志、星阵余韵,与你自身的地脉之力调和,化作一股更为中正平和的‘地灵之意’,缓缓渡予他。切记,非灌输,而是呈现,引导他去‘感知’。”
他又看向嬴战:“嬴统领,可否请玄甲卫兄弟,于室外结‘不动明王阵’,并非攻击,而是将律法石碑的秩序之力以最稳定、最纯粹的方式散发出来,形成秩序场域。”
“可!”嬴战毫不犹豫,立刻下令。
最后,顾衍之自身则盘膝坐在林凡另一侧,取出那张古朴木琴,横于膝上。“老夫便以这《易音谱》,演绎文脉流转,文明生灭之象,助他灵台清明。”
计划既定,众人立刻行动。
静室之内,气氛顿时变得玄奥起来。
室外,十名玄甲卫环绕静室,气息相连,结成一个简单的阵势。中央的金属箱微微开启一道缝隙,一股沉重、肃穆、仿佛能划定方圆、厘清界限的淡金色秩序之力弥漫开来,笼罩静室,使得室内一切能量的流动都变得井然有序,杂念难生。
室内,石鸢闭目凝神,双手轻按地面,意识沉入脚下的大地。她不再强行抽取力量,而是如同一个虔诚的倾听者,感受着关墙内沉淀的英魂不屈、感受着星阵残留的守护执着,再以自身血脉为中转,将这些庞杂的意念与地气细细梳理,化作一股厚重、温暖、充满包容与生机的土黄色光晕,如同母亲的怀抱,轻轻包裹住林凡。
顾衍之指尖拨动琴弦,清越的琴音响起,并非具体的曲调,而是无数音符如同活过来的精灵,跳跃组合,演化出河图洛书的轨迹,演绎着诗词歌赋的意境,阐述着礼乐文明的兴衰……无形的文脉长河随着琴音流淌,洗涤着一切躁动与不安,只留下智慧的沉淀与文明的辉光。
在这三重力量的环绕与引导下,昏迷中的林凡,那新生的“通爻”感知,仿佛被投入了一片充满规则与意蕴的海洋。
他“看”到了!不再是战斗时的凶险与混乱,而是构成秩序之力的、那些代表着“公正”、“界限”、“稳定”的金色爻象,如同最严谨的律法条文,悬浮于空;他“听”到了文脉长河中,那些代表着“智慧”、“传承”、“风骨”的青色爻象,如同不朽的诗篇,吟唱不休;他更“感受”到了身下那股由石鸢引导而来的、融合了战争意志与大地生机的“地灵之意”中,那些代表着“牺牲”、“守护”、“承载”的土黄色爻象,如同沉默的山岳,亘古不变。
这些迥然不同,却同样源自文明根基的“爻”,不再需要他费力去“干预”或“改变”,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其本质与规律,供他观摩、理解、吸收。
他的识海中,那原本微弱摇曳的【易镜】清辉,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稳定。镜面之上,不再仅仅是映照,更开始自动解析、记录这些涌入的文明爻象,将其化为自身对“易道”,对“通爻”之境的底蕴。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或许是几个时辰。
静室内,琴音袅袅,秩序之力沉凝,地灵之意温润。
突然,林凡那一直紧闭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醒来,但一只苍白的手,却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抬起,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
没有能量波动,没有光华闪耀。
但在场所有感知敏锐之人——顾衍之、石鸢、乃至室外的秦岳与嬴战,都清晰地感觉到,静室内,那原本井然有序流淌的文脉之气与地灵之意,其内部几个极其细微的、本可能存在潜在冲突或效率损失的“节点爻”,被一股柔和却精准到极致的力量,轻轻拨动、调整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就是这一丝调整,使得文脉之气的流转更加顺畅自然,地灵之意的滋养更加精纯温和。两者与秩序之力场的结合,也变得更加圆融无暇。
效率,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线。
消耗,降低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对林凡的滋养效果,增强了微不足道的一分。
顾衍之抚琴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爆发出难以掩饰的惊叹。
秦岳负手立于室外,古拙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动容。
石鸢更是惊喜地看向林凡那依旧昏迷,却仿佛做着最美妙梦境般神情安详的侧脸。
通爻见微,不战而利万物!
这便是“通爻境”的真正初啼!并非用于厮杀争胜,而是于最细微处,调和万物,增益整体!
林凡的手指缓缓落下,呼吸依旧平稳,仿佛只是无意识间的举动。
但所有人都知道,不一样了。
当他真正苏醒之时,必将携此“通爻”妙境,以全新的姿态,面对那来自东南海疆的、更加诡谲莫测的挑战。
静室之外,玉门关的天空,不知何时积聚起了浓重的乌云,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遥远的海上酝酿。而关内,文明的薪火,正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壮大。
喜欢易镜玄图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易镜玄图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