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玉佩能力并非偶然触发后,墨千秋与林小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进行了一系列更为谨慎的测试。林小小从旧货市场、古玩地摊甚至网上,搜罗来一批真假混杂、年代各异的零碎小物件:从明清的铜钱、民国的瓷片,到战国的箭头、汉代的瓦当。
测试过程枯燥而需极度的耐心。墨千秋需静心凝神,逐一拿起那些物件,仔细感应怀中玉佩是否会有反应,并描述任何可能出现的细微感觉或幻象碎片。林小小则在一旁详细记录物品信息、墨千秋的反应程度和描述内容。
大多数时候,玉佩寂然无声,如同凡石。偶尔触碰到一些真品古物时,会传来极其微弱的温热感,但再无如那枚“安阳方足布”般强烈的灼热和清晰的幻象。仅有的几次微弱感应,带来的也只是诸如农耕、集市、炊烟等日常生活的模糊片段,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更多细节。
“看来,不是所有古物都能引动玉佩,”林小小看着记录本,分析道,“反应强度似乎与物品的‘年代’、‘材质’没有绝对关系,反而可能与其经历的‘事件’,或者说蕴含的‘信息强度’有关?那枚布币的反应最强烈,你感觉它‘沾染人命’,说明它承载的‘信息’非常特殊且强烈。”
墨千秋颔首,对此表示认同。他摩挲着手中一枚仅有微弱感应的汉代五铢钱,沉吟道:“然此佩感应,时灵时不灵,所得信息亦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全貌。且……”他微微蹙眉,“每次感应,无论强弱,皆耗心神,若强行感知那布币般强烈之物,恐非吾所能承受。”
他回想起触碰布币时那瞬间的冲击与眩晕,心有余悸。这玉佩的能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揭示隐秘,也可能反噬其身。
“而且,我们还得考虑另一种可能,”林小小放下记录本,神情严肃起来,“如果……如果这玉佩感应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信息呢?”
墨千秋闻言一怔:“此言何意?”
“我是说,万一它感应到的是某些……‘不好’的东西残留的影响呢?”林小小压低声音,“比如那布币,如果真牵扯人命,会不会上面有什么‘不干净’的……呃,负能量?你频繁接触,会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个假设让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重。墨千秋穿越而来,本身就已打破了常理,对于此类超自然事物的接受度远比常人要高。他沉默片刻,缓缓道:“福祸相依,古之常理。此佩乃家传之物,应不至害主。然,汝之顾虑,亦不无道理。往后测试,需更加谨慎,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他们决定,暂时停止主动测试,先消化整理已有的发现。同时,墨千秋需要时间恢复精神,并尝试在静坐时,更深入地体悟与玉佩之间那丝微妙的联系,看能否更好地掌控这种能力,而非被动承受。
喜欢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