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第七年,你们必须豁免债务。豁免的方式如下:凡是借钱给以色列同胞的债主,都要豁免所借出的债。不可向自己的同胞追讨债务,因为这是宣告‘耶和华豁免的时刻’。你可以向外族人追讨,但对于你以色列同胞欠你的任何债务,你必须豁免。
这样,在你们中间就不会有穷人了。因为在那即将成为你们产业的、你们的神耶和华所要赐给你们的土地上,他会大大赐福给你。但你们必须确实听从你们的神耶和华的话,谨守遵行我今天吩咐你们的一切诫命。
当你们的神耶和华照他应许的赐福给你,你们必借贷给许多国家,却无需向任何一国借贷;你们必管辖许多国家,却没有任何一国能管辖你们。
在你们的神耶和华将要赐给你们居住的地上任何一座城里,若有你的同胞、以色列人中任何一人陷入穷困,你对他就不可硬着心肠,也不可吝啬财物不帮助。相反,你要慷慨解囊,凡他所需要的,都要乐意借给他。要小心,不要让‘第七年,豁免债务的年份快到了’这种邪恶念头占据你的心,以致你对穷困的同胞心存恶意,什么也不给他。否则,他可能向耶和华控诉你,你就会因此被定为有罪。你要慷慨地给他,心里不要有任何勉强。因为这事,你们的神耶和华必在你所办的各样事上,在一切你所动的工作上赐福给你。
在这片土地上,总是会有穷困的人。所以我吩咐你们,要向这片土地上你们的同胞中穷困和有需要的人敞开双手,慷慨相助。
如果你的同胞,希伯来人中的男人或女人,卖身给你当仆人,服侍你六年,到第七年,你必须让他获得自由。你给他自由的时候,不可让他空手离开。你要慷慨地从你的羊群、禾场和压酒池中拿东西给他。你给他时,要按着你们的神耶和华赐福给你的程度而定。要记得你自己曾在埃及作过奴隶,是你们的神耶和华救赎了你。所以,我今天这样吩咐你。
但是,如果你的奴仆对你说:‘我不想离开你’,因为他爱你和你的家人,并且在你这里过得很好,那么,你要拿一把锥子,刺穿他的耳朵,钉在门板上。这样他就终身成为你的奴仆。对待你的婢女也要如此。你让他自由离开时,不要觉得为难,也不可抱怨。因为在这六年中,他服侍你的价值相当于雇工的两倍。这样,你们的神耶和华必在你所做的一切事上赐福给你。
你们要把牛羊群中头生的公畜分别出来,归给你们的神耶和华。不可使用头生的公牛干活,也不可剪头生公羊的毛。每年,你和你的家人要在你们的神耶和华选择的地方,在他面前吃这些头生的牛羊。如果牲畜有残疾,比如瘸腿、瞎眼,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缺陷,就不可把它献给耶和华——你们的神当祭物。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城里吃它。无论是不洁净的人还是洁净的人,都可以吃它,就像吃羚羊或鹿一样。只是不可吃它的血,要把血如同倒水一样倒在地上。”
这一章详细阐述了建立在上帝救赎与赐福基础上的一套关于社会公义和经济制度的规条:
1. 豁免年制度(安息年核心之一):
每七年为“豁免年”,以色列人之间所有债务强制豁免。
这是宣告“耶和华豁免的时刻”,反映出上帝的怜悯与对社群经济的调节,避免债务永久性地使人陷入贫穷。
范围: 此制度仅适用于“同胞”(以色列人之间),外族人的债务不在此列。
应许与责任: 遵守此制度和其他诫命,会使他们在上帝应许之地蒙福,甚至成为借贷国(不被奴役),境内穷人减少。但强调完全顺服是蒙福的必要条件。
2. 对穷困同胞的关爱原则:
不可硬心吝啬: 面对同胞中的穷人,必须持怜悯之心(不可硬心),慷慨解囊(不可吝啬财物)。
无惧豁免年: 严禁因豁免年临近就对同胞见死不助或恶意不肯借贷。
甘心情愿: 帮助要慷慨,不可心含怨恨或勉强。
蒙福应许: 如此行,将确保上帝的赐福伴随其工作。
现实认知: 承认社会穷困现象会持续存在,因此这个关怀穷人的命令是持续有效的责任。
3. 奴仆(希伯来奴隶)的释放条例:
七年释放: 以色列同胞为奴期满六年,第七年必须无条件使其获得自由。
不可空手: 释放时要赠送财物(牲畜、粮食、酒),数量要慷慨,需与其蒙受的赐福相称。
神学根基: 此制度根植于以色列人自身在埃及为奴并被上帝救赎的历史记忆(救赎记忆),强调对脱离奴役的感恩与对自由的尊重。
自愿留下: 若仆人因爱主人家而自愿留下,需举行公开仪式(刺耳垂),表示终身服侍的意愿。
正确心态: 释放奴仆不应视为损失(其劳动价值已远超雇工),这样做必带来上帝的祝福。
4. 头生牲畜的条例(重申):
头生公畜(牛、羊)需分别为圣归给上帝。
头生牛不可作工,头生羊的毛不可剪(显示其神圣与专用)。
在圣所,每年与家人同食这些牲畜以敬畏神。
不可作祭物的有缺陷牲畜: 有严重残疾的不可献祭,但可在本地食用(如同普通洁净猎物,不具祭物性质),任何人都可吃。
重申禁食血。
关键启示: 这一系列规条强调,以色列作为上帝救赎的子民,其社会应体现上帝的怜悯(豁免、释放)、公义(不永久奴役、关怀弱势)、慷慨(助人、赠予财物)和圣洁(分别为圣的头生牲畜)。这不仅是社会制度,更是实践信仰、回应上帝救赎之恩以及维系社群合一的方式。遵守这些将带来持续的赐福(丰盛、自由、领导权),而其核心精神根植于对“出埃及”这一关键救赎事件的神圣记忆。整个制度旨在防范永久性的社会不平等和压迫,并要求以一种慷慨、敬畏上帝的态度去对待同胞中的弱势群体(穷人、奴仆)。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圣经21世纪GQ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