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追击非利士人归来后,有人向他报告:大卫正在隐基底的旷野。扫罗就从以色列全军挑选三千精兵,前往野羊岩一带搜捕大卫及其部下。途经一处羊圈,附近有个山洞,扫罗进去大解。此时大卫和部下正藏在洞穴深处。
随从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中,今天就是这日子!大卫悄悄靠近,割下了扫罗外袍的衣角。事后大卫心中自责,对部下说:我断不敢伸手加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他严厉制止了部下攻击扫罗的企图。扫罗解完手便走出山洞。
随后大卫也走出山洞,向扫罗呼喊:我主我王!扫罗回头时,大卫俯伏于地叩拜,说:为何听信谗言说我想害您呢?今日您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您交在我手中,有人劝我杀您,我却舍不得下手。我说:我绝不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父啊,请看您袍子的衣角在我手中!我虽割下衣角却未杀您,由此可知我并无恶意背叛。我未曾得罪您,您却要索我的性命。愿耶和华在你我之间施行审判,也愿祂为我伸冤,但我绝不亲手报仇。正如古谚所说:恶事出于恶人,我的手必不加害于您。
以色列王出来追捕的是谁呢?不过是追一条死狗、一只跳蚤罢了。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鉴察伸冤,救我脱离您的手。
听完这番话,扫罗问道: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不禁失声痛哭:你比我公义!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今日你明明有机会杀我,竟存留我的性命。人若遇见仇敌,岂会任他平安离去?愿耶和华因你今日所为厚厚报答你。我知道你必作王,以色列国必在你手中坚立。现在请你指着耶和华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不从我父家涂抹我的名。
大卫就向扫罗起誓。随后扫罗回家,大卫则返回山寨。
【总结启示】
1. 道德抉择的试炼:大卫在可轻易除灭仇敌时选择敬畏上帝,展现超越个人利益的属灵洞察力
2. 受膏者的神圣性:即便扫罗行为失常,大卫仍尊重其受膏身份,表明对上帝主权安排的深刻顺服
3. 以善胜恶的实践:用割袍代刑的象征性举动,既表明实力又彰显克制,开创了非暴力对抗的典范
4. 良知的重要性:事后的自责显示内在道德律的约束力,比外在胜利更珍贵
5. 悔悟的暂时性:扫罗虽暂时被感动,但后续历史表明表面悔改未必带来真正转变
【现实指导】
1. 权力面前的克制:掌握优势时学习大卫的节制,不以正当理由越过道德边界
2. 尊重职分的原则:即使反对某些领导者,也当尊重其职分的神圣性
3. 创造性冲突解决:借鉴割衣角的智慧,用象征性行动表达立场而非直接对抗
4. 交托的功课:学习将冤屈交托上帝审判而非自行报复
5. 警惕情绪性悔改:注意扫罗式的眼泪可能仅是暂时感动,需观察持久生命的改变
6. 守约精神:像大卫坚守对扫罗的誓言,即使对方已逝仍善待其后裔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圣经21世纪GQ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