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全军前来攻打耶路撒冷,在城外安营,四面筑起围困的工事。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城中饥荒极重,百姓没有食物。城墙被攻破,犹大全军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墙之间的门逃跑,虽然迦勒底人围着城,他们还是往亚拉巴方向逃去。但巴比伦军队追赶西底家,在耶利哥平原追上他。他的军兵全都离散,他被捉拿,带到哈马地的利比拉见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在他眼前杀了他的儿子,又剜去他的眼睛,用铜链锁住他,带到巴比伦去。
巴比伦王十九年五月初七,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到耶路撒冷,放火烧了耶和华的殿、王宫和耶路撒冷所有的大房屋,重要的建筑全被焚毁。跟随护卫长的巴比伦军队拆毁了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城里剩下的百姓,以及投降的人和余下的人口,都被掳到巴比伦。只有一些最穷的人被留下,看守葡萄园和田地。
巴比伦人把耶和华殿里的铜柱、铜海和铜座拆毁,把铜运到巴比伦。殿中使用的器皿——锅、铲、剪、碗,以及一切铜制的器物,都被带走。纯金纯银做的香炉和碗也被拿走。所罗门为耶和华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和几个座子,铜多得无法称重。每根柱子高十八肘,上面的铜顶高三肘,四周有网子和石榴装饰,另一根柱子也一样。
护卫长捉拿了大祭司西莱雅、副祭司西番雅和三个把门的;又从城中捉了管理军兵的官长、五个贴身侍奉王的人、总管征民的书记,以及城中找到的六十个百姓。护卫长把他们带到利比拉见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在那里击杀他们。这样,犹大人被赶出自己的地。
巴比伦王立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治理犹大剩下的人。众军长和部下听说基大利被立,就到米斯巴见他。基大利起誓安慰他们说:“不要怕巴比伦臣仆,只要住在这地,服侍巴比伦王,就可以得好处。”然而七月,属大卫家族的以实玛利带着十个人杀了基大利,以及在米斯巴的犹大人和巴比伦人。于是,从大小百姓到军长都惧怕巴比伦人,逃到埃及去了。
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登基,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释放了约雅斤,把他从监里带出来,对他说好话,赐他超越在巴比伦的其他诸王之上的位分。约雅斤脱下囚衣,终身常在王的筵席上用饭。巴比伦王日日供给他所需,一生直到去世。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城破民散是罪的结局:耶路撒冷的陷落提醒人,若长期悖逆神,社会腐败不改,最终必遭毁灭。今天的群体若失去公义,也会面对瓦解。
2. 政治与属灵的双重失败:西底家在政治上依靠联盟反抗巴比伦,却无真正转向神,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现实中,外在谋略若没有正直与敬畏,只是虚空。
3. 灾后仍需秩序与忠诚:基大利的治理强调顺服现实、安居乐业,可惜因暗杀而破坏。现实中,社会重建需要信任与稳定,若自相残杀,只会更深陷败亡。
4. 盼望仍存:尽管国亡殿毁,但约雅斤被释放、得尊荣,表明神仍存怜悯,为子民保留盼望。即便身处流亡或困境,神也能翻转命运。
——这一章提醒我们:悖逆导致毁灭,悔改才有盼望;社会若要复兴,必须以公义、信实为根基。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圣经21世纪GQ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