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回答说:“你们真以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吗?你们以为智慧会随着你们死亡而消失吗?其实我和你们一样有头脑,和你们一样聪明。事实上,任何人都知道你们所知道的事情。
“我的朋友们一直在嘲笑我,即使我向上帝呼求并且他回应了我。尽管我正直清白,我的朋友们还是讥笑我。那些生活安逸的人看不起遭遇困难的人,他们认为麻烦只会临到那些失足滑跌的人。
“为什么没有人去打扰强盗的帐篷?为什么那些激怒上帝的人反而安稳无忧?他们仿佛把上帝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你们可以去问动物,它们会教导你们上帝的作为。或者问天空中的飞鸟,它们会告诉你们。也可以向大地求问,它会教导你们。甚至让海洋中的鱼类来启发你们。这些受造之物有哪一个不知道上主大能的作为呢?每一个生命都在他的手中,所有人的气息都由他掌控。
我们的舌头能分辨味道,我们的耳朵能判断真伪。老年人拥有智慧,长寿的人富有见识。
“智慧和能力都属于上帝,谋略和悟性也源于他。他拆毁的,无人能重建;他囚禁的,无人能释放。他若止住雨水,大地就干旱;他若放开江河,土地就泛滥。力量和明辨力都属于他,骗人的和受骗的也都在他掌控之中。
他夺去统治者的智慧,引导他们走入迷途。他使法官显得愚拙。他解除国王加给人的束缚,反而给君王穿上奴隶的衣裳。他废除祭司的职权,推翻长期掌权的官员。他使信赖的谋士哑口无言,夺去长者的判断力。他轻视骄傲的领袖,削弱强权者的力量。他揭示黑暗中的秘密,将深藏的真相公之于众。
他使国家强大,然后又毁灭它们;他使民族扩张,然后又驱散他们。他夺去地上领袖的明辨力,使他们在无人居住的荒野中徘徊。没有光明,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上帝使他们摇摇晃晃,如同醉酒的人一样。”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打破“苦难即惩罚”的僵化思维
约伯的遭遇挑战了传统因果报应观念。他的朋友们认为苦难一定是罪的结果,但约伯坚持自己的清白,质疑这种简单化的神学观点。在现实生活中,这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判断他人处境,避免将不幸简单归咎于受害者。面对他人的苦难,应多一些同理心,少一些武断批评。
2. 在困惑中依然保持诚实对话
约伯面对无法理解的苦难时,选择直接向上帝表达抗议和困惑,而不是假装虔诚或沉默。这种真实的信仰态度表明,与上帝的关系可以包容质疑和挣扎。在实际信仰生活中,我们可以诚实地向上帝表达所有情感,包括愤怒、困惑和失望,因为上帝能够承受我们最真实的样子。
3. 从受造物中学习谦卑与智慧
约伯指出大自然本身就是上帝的教师,动物、飞鸟、大地和海洋都能揭示上帝的智慧和主权。这提醒我们在日常忙碌中,应当停下脚步观察自然,从受造界的秩序和美丽中汲取灵性养分。通过默想自然,我们可以培养谦卑之心,认识到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4. 上帝主权与人类有限的辩证关系
这段经文描绘了上帝绝对主权与人类经验之间的张力。上帝既允许邪恶暂时得势,又最终掌管一切。这对我们的现实指导是:在看似不公的处境中,既要承认现实的不完美,又不要失去对终极公正的信心。我们可以学习在不确定中保持盼望,同时积极为正义贡献力量。
这段古老的智慧文学最终邀请我们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苦难,以更诚实的态度面对信仰,在困惑中依然保持与上帝的对话,在不确定中依然坚守正直与良心。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圣经21世纪GQ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