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刚暗下去,陈砚舟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抬头望去,三个穿着深蓝和服的男人正站在餐馆门前,手里举着一张纸,字正腔圆地念道:心味餐馆未经授权使用日本传统和果子造型,涉嫌文化剽窃。
围观的人群立刻围了上来,有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低声议论,还有人直接开起了直播。热搜词条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中国小店抄袭日式点心#、#和果子是不是中国制造#。
宋小满从后厨快步走出,旗袍袖口还沾着些许糯米粉。她一眼看见那张声明书,气得手指微微发抖:你们凭什么说这东西是你们独有的?
为首的日本厨师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却不容反驳:和果子源于日本平安时代,技法传承有序。你所做的樱花纹样,与京都樱吹雪系列高度相似,很难说是原创。
旁边一个年轻食客插嘴:可前几天不是刚证明和果子原型来自中国吗?
那是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那人冷笑,但技法归属是明确的。就像你们不会把钢琴说成是中国发明吧?
人群安静了片刻。
宋小满咬住下唇,忽然转身走回案台,腰间二十四把刀具叮当作响。她抽出最细的那把柳叶刀,刀刃薄如蝉翼,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她抓起一根白萝卜,咔咔两下削去外皮,动作干净利落。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刀尖落下,快得几乎看不见轨迹。只听细微的沙沙声持续不断,像春蚕啃食桑叶。她的手腕轻转,刀锋斜挑,一层层薄片向外翻卷,渐渐成型——花瓣层层叠叠,分明是樱花模样。
可再仔细看,内里竟藏着另一重纹路:花心处浮现出牡丹的轮廓,层层包裹,若隐若现,像是千年前某位画师在绢纸上留下的隐笔。
整朵花雕刻完成,晶莹剔透,仿佛能闻到淡淡香气。
围观者倒吸一口凉气。
那日本主厨脸色微变,凑近细看,眉头越皱越紧:这......这不是单纯的模仿。
当然不是。宋小满把刀轻轻搁在案上,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双纹叠春刀法。外樱内牡,取东渡传艺,反哺故土之意。你们说是你们的,可你们见过这种结构吗?
对方沉默不语,眼神中仍带着怀疑。
陈砚舟一直靠在柜台边,没有动作。他盯着那朵萝卜花看了片刻,忽然闭上了眼睛。
心味系统无声启动。
画面在脑海中流转——
唐代扬州码头,江风猎猎。一艘遣唐使船即将启航,一名淮扬老匠人匆匆赶来,将一本手札塞进使臣手中。翻开一页,正是樱纹参牡丹意,赠东瀛友人八个字。
接着是江户时代的厨房,一位日本学徒伏案临摹,笔下图案与今日的樱吹雪如出一辙,唯独少了一层内纹。
最后定格在一页泛黄的菜谱上,批注写着:此刀法传自大唐,今已失传于彼岸,唯我族尚存一丝脉络。
陈砚舟睁开眼,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全场的嘈杂:你们说这是你们的传统?可你们知道,最早的樱花纹,是我们这边刻好了,让你们带回去的吗?
那主厨猛地抬头: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陈砚舟轻轻一笑,你们刚才看到的那朵花,就是证据。它不是现代拼凑,是活的传承。你们所谓的,漏掉了最关键的一层——根在哪里。
人群一片哗然。
有人开始拍照转发,配文写道:中国人用一把萝卜刀,打了一场文化反击战。
那三位日本厨师脸色铁青,还想开口争辩,却被围观群众的声音淹没了。
人家祖传的手艺,你们跑来指手画脚?
要真讲正统,先查查家谱再说!
我看是你们抄了老祖宗的东西,现在反过来倒打一耙吧?
宋小满站在案前,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胸口微微起伏,却没有退后半步。她低头看了看那朵萝卜花,轻轻用手托起,递向那位主厨:你要验真假,就尝尝看。真正的传承,不在纸上,而在手上,在心里。
那人迟疑片刻,接过花,指尖触到那细腻的刀痕,眼神微微一震。
他没有吃,只是默默收起了那份声明书。
三人转身离开时,脚步明显乱了节奏。
围观的人群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有人高喊:老板!来一份那个双纹叠春!我也要尝尝老祖宗的味道!
陈砚舟这才动了动,从柜台后走出来,站到宋小满身边。他看了眼手机,热搜已经变成:#中国刀工震撼日本厨师#。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宋小满回头看他,眼睛亮得像刚磨过的刀锋。
原来你早就知道这些事。她说。
我不知道。他摇头,但我相信你手里这把刀,比谁都清楚自己从哪里来。
她笑了,笑得有些颤抖,像是绷得太久的弦终于松弛下来。
远处传来快递车的喇叭声,一辆印着星澜传媒的商务车缓缓停在街角。车门打开,几个扛着摄像机的人跳下来,领头的助理四处张望,嘴里喊着:余小姐呢?她说这儿有大事发生!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
一个穿着舞台风外套、妆容精致的女孩挤进来,手里还捏着两张烫金门票。她一眼看见陈砚舟,眼睛顿时亮了:我就知道你在搞事情!直播切过来了没?这可是文化输出现场!
陈砚舟瞥了她一眼:你又想做什么?
别装傻。余昭昭把门票往他手里一塞,巡演压轴,缺个人间烟火环节。你说,你是来当嘉宾,还是来当主厨?
他低头看了看门票,指尖轻轻一搓,眉头微皱。
宋小满立刻警觉:又有问题?
铅含量超标三百倍。他把票递还,你们公司是打算让十万观众集体排毒吗?
余昭昭愣住:不可能啊,这是特制环保油墨打印的!
环保?陈砚舟冷笑,那你问问打印厂,原料是不是从西郊七号仓进的货。
她脸色一变,立刻掏出手机拨号。
陈砚舟转身走回灶台,顺手抄起一口砂锅,往里倒水。锅底火苗地窜起,映得他侧脸一片橙红。
要合作可以。他说,但得按我的规矩来。
余昭昭追上来:什么规矩?
他没回头,一边洗锅一边说:第一,食材来源公开;第二,演出餐食由我监制;第三——他顿了顿,拿起银汤勺敲了敲锅沿,你得先请全场观众喝一碗安神汤。
周围响起一片哄笑。
她瞪大眼睛:你这是谈合作,还是设关卡?
都一样。他拧开调料罐,吃得安心,唱才不破音。
她气笑了,正要反驳,宋小满忽然插话:哥哥说得对。要真想推广美食文化,就得从一碗汤开始。
余昭昭看看她,又看看锅里翻滚的水泡,咬牙道:行!全按你说的来!但你得答应上台,至少说两句!
陈砚舟舀起一勺水,撒进几粒米,咕嘟咕嘟开始煮粥。
我说的话都在菜里。他轻轻吹了口气,你们听不懂,是因为吃得不够用心。
人群中又是一阵笑声。
余昭昭气得跺脚,却又忍不住笑出来:你这个人,真是——
她话没说完,陈砚舟忽然抬头,目光越过她的肩膀,落在街对面。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情形。但副驾驶座上,一抹熟悉的银光一闪而过——像是某种徽章,又像是一枚袖扣。
他的手停在半空,米粒从指缝间滑落,掉进锅里,溅起一小圈水花。
喜欢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