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面色平静,仿佛没看到儿子的窘态,自己也端起碗,面不改色地喝了一大口,然后拿起桌上碟子里两块粗糙的、边缘有些焦糊的麦面饼,递给儿子一块:“再尝尝这个。”
李绪看着那粗糙的饼,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小口咬下。口感干硬,远不如宫中御厨做的点心松软香甜,甚至有些硌牙。他费力地咀嚼着,混着口中残留的苦涩茶味,感觉难以下咽。然而,他抬头看到父亲平静地吃着同样的饼,喝着同样的茶,仿佛这是世间美味,便强忍着不适,努力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没有再抱怨一句。
李承乾将儿子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点头。能忍,能受,这是第一步。他放下碗,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李绪耳中:“觉得难吃?难喝?”
李绪诚实地点点头,小声道:“是…不如宫中。”
“可这就是长安城绝大多数寻常百姓,每日能享用的东西。”李承乾的目光扫过茶馆里那些衣着普通、甚至打着补丁的茶客,“甚至,对许多人来说,能有这粗茶淡饭果腹,已是幸事。你生于深宫,锦衣玉食,可知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皆来之不易?可知这碗中苦涩,是多少农人汗滴禾下土,多少茶工揉捻烘烤方得?”
李绪怔住了,他看着周围那些因一碗粗茶、一块面饼而满足谈笑的茶客,再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碗和饼,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民间疾苦”这四个字的分量。他不再觉得难以下咽,而是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郑重,小口小口地吃着,努力去体会那粗糙口感背后的真实。
就在这时,茶馆门口传来一阵骚动和哀求声。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乞丐,拄着木棍,端着一个破碗,正被凶神恶煞的店伙计往外推搡驱赶:“滚滚滚!臭要饭的,别挡着门,晦气!”
老乞丐踉跄着摔倒在地,破碗滚落一旁,仅有的几枚铜钱也撒了出来。他趴在地上,费力地想去捡拾。
李绪下意识地站起身,小手摸向腰间装着零散金豆子的荷包,眼中流露出同情。
李承乾却按住了他的手,轻轻摇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你想帮他?”
李绪用力点头。
“给他几枚铜钱,甚至一块饼,易如反掌,可解他一时之饥。”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但明日呢?后日呢?长安城中有多少这样的孤苦之人?你能一一施舍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君者,一念之仁可救人,但更需有安邦定国之策,使耕者有其田,老者有所养,鳏寡孤独皆有所依,方为根本。一时的怜悯,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唯有清明之政,普惠之法,才能让这街头的乞丐越来越少。这,才是你该想,该做的。记住你的身份,你的责任,远不止于一时一地一人之善。”
李绪的小手紧紧攥着荷包,看着那老乞丐被伙计粗暴地拖走,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同情、无力,以及父亲话语带来的巨大冲击。他缓缓坐了下来,看着碗中浑浊的茶汤,陷入了沉思。
离开茶馆,李承乾又带着李绪来到西市一家颇有名气、但也鱼龙混杂的酒楼“醉仙居”。正值饭点,大堂内人声鼎沸,酒香肉香扑鼻。他们选了个二楼临窗的位置,点了几样长安特色菜肴:软糯的葫芦鸡、鲜美的驼蹄羹、清爽的醋芹。
菜肴上桌,色香味俱全,显然比茶馆的粗食精致许多。李绪的胃口被勾了起来。然而,还没吃几口,楼梯口传来一阵喧哗。几个衣着华贵、明显是世家纨绔子弟的年轻人,簇拥着一位倨傲的少年走了上来,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言语间对周围的食客多有鄙夷。其中一人,正是李绪在宫宴上见过的某个世家子弟,姓崔。
那崔姓少年目光扫过,恰好看到了窗边的李承乾和李绪。他显然认出了太子,脸色瞬间一变,但随即,一种在宫外“偶遇”储君带来的莫名兴奋和炫耀感涌上心头。他带着几分刻意的大声,对同伴们笑道:“哟!诸位快看,那不是…哈哈,真是巧了!”他虽未点破李承乾身份,但那挤眉弄眼、意有所指的神态和语气,立刻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李承乾这一桌。
李绪感受到那些探究、好奇、甚至带着几分不敬的目光,小脸顿时绷紧,捏着筷子的手微微用力,一股被冒犯的怒意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看向父亲,只要父亲一个眼神,侍卫就会立刻上前。
李承乾却仿佛没听见那刺耳的声音,没看见那聚焦的目光。他神色如常,慢条斯理地用箸夹起一块葫芦鸡,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甚至还微笑着对李绪说:“这鸡火候正好,肉质酥烂,你也尝尝。”
他的平静,如同磐石般稳住了李绪有些慌乱的心绪。李绪深吸一口气,学着父亲的样子,努力放松紧绷的身体,拿起筷子,也夹了一块鸡肉,低头小口吃着,不再理会那些喧嚣和目光。只是他微红的耳根,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那崔姓少年见太子毫无反应,反而觉得有些无趣,又不敢真的造次,在同伴的拉扯下,讪讪地走向了另一边的雅座,喧哗声也小了下去。
直到那几个纨绔进了雅间,周围的目光渐渐散开,李承乾才放下筷子,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看到了?这便是人心世情。有人认出你,或敬畏,或谄媚,或如刚才那般,因着宫外的‘自由’,便生出几分轻佻试探之心,想看看你的反应,以此取乐或自抬身价。”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怒,是本能。但怒而形于色,甚至怒而失态,授人以柄,便是下乘。你是大唐的皇长孙,未来的储君,你的情绪,你的言行,牵动无数人心。要学会制怒,更要学会在纷扰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冷静与判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份定力,比学会十套拳脚功夫更重要。记住,上位者的威严,不在于时时刻刻的疾言厉色,而在于那份渊渟岳峙、深不可测的平静。”
喜欢长安新火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长安新火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