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眼带回来的消息,让议事会的油灯亮到了后半夜。
“看清楚了,寨子里约莫有五六十人,不像普通土匪扎堆乱哄哄的,有哨有岗,分工明确。”孙小眼灌下一碗温水,语气肯定,“他们装备很杂,腰刀、长矛、弓箭都有,但核心的十几个人,穿的是快磨烂了的鸳鸯战袄,外面套着皮甲,行动坐卧带着军中习气,错不了。”
“官军?”赵铁柱眉头一拧。
“是前官军。”孙小眼纠正道,“我看他们粮草不多,有人在寨子后坡开荒,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时不时派出小股人马往南边去,看样子是去‘借粮’,但没敢动大村镇,只挑些偏僻的庄子,手段……不算太狠,只抢粮,没怎么伤人杀人。”
“领头的是什么人?”林川更关心这个。
“是个黑脸汉子,三十多岁,左边眉毛上有道疤,使得一手好弓,手下都叫他‘刘哨官’。他身边总跟着个瘦高个,像是军师一类的人物。”孙小眼回忆着细节,“我摸到近处时,正好听到那瘦高个在劝他,说什么‘……李闯王势头是大,可咱们毕竟是朝廷经制之兵,就这么投了流寇,心里这关……’后面声音低了,没听清。”
“刘哨官……李闯王……”吴秀才捻着胡须,眼神锐利起来,“莫非是此前潼关大战后,溃散下来的陕西边军?徘徊于此,既不愿降贼,又无法归建,成了孤魂野鬼。”
杨把总沉声道:“若是边军老兵,战力不容小觑。他们缺粮,便是我等之险。如今我等与北山私矿交易,商路必经黑风寨左近,若被他们察觉,必起觊觎之心。”
“还有一事,”孙小眼语气凝重起来,“我在回来的路上,在黑风寨东面二十里的老鸦岭,又发现了新的马蹄印,和上次在山口那边看到的很像,也是驮着重物,但这次更清晰,我在泥地里找到了这个。”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颗干燥发黑的马粪,以及一小撮夹杂着些许黑褐色毛发的泥土。
“马粪是新的,不超过两天。这毛发,”孙小眼指着那搓黑褐色,“硬,糙,不像是咱们这边马的鬃毛。”
林川接过,仔细看了看,又递给杨把总。杨把总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沉了下来。
“是鞑子马的尾毛。”他声音压抑,“他们用的马鞍和刷马的工具跟咱们不一样,容易挂下这种毛。看来,那伙哨探没走,还在这一带转悠,摸地形。”
清军的幽灵,并未远离,反而更近了。
议事会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一股是前路不明的溃兵,一股是阴魂不散的清军哨探,流民屯被夹在了中间。
“祸水东引。”吴秀才忽然低声说了一句。
众人看向他。
“黑风寨缺粮,清军哨探在此活动。若能让这两股势力……碰上一碰呢?”吴秀才的思维开始跳出单纯的善恶,趋向于现实的谋略。
“难。”杨把总摇头,“溃兵避战唯恐不及,岂会主动去招惹鞑子哨探?弄不好,反而让他们觉得咱们这里富庶,合力先扑过来。”
“那就让他们知道,咱们这里是一块硬骨头,啃不动,反而旁边有更容易下嘴的肉?”林川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或者,让其中一方,不得不替我们挡住另一方……”
一个初步的、大胆且危险的战略构想开始浮现。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或交易,而是要在几股危险的势力之间进行操纵和平衡。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情报、对人性敏锐的把握,以及一点运气。
“孙队长,辛苦了。接下来,你的人要像真正的鹰眼一样,死死盯住这两个方向。”林川下令,“黑风寨的动向,尤其是他们派出来‘借粮’的队伍规模、路线;还有清军哨探,我要知道他们大致的人数、活动规律。记住,只观察,绝不接触。”
“明白!”孙小眼领命,眼中闪烁着猎人锁定猎物时的专注光芒。
情报的价值在此刻凸显无疑。流民屯的决策,开始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然而,与虎谋皮,步步惊心。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