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心 时间流速异常区域)
万一乐盘坐于那块巨大的、不知漂泊了多少岁月的陨石之上,周身生死之力流转,形成一个完美的平衡力场,将外界狂暴的引力潮汐、足以撕裂原子的高能辐射以及扭曲心智的空间低语尽数隔绝。
他的面前,是宇宙中最极端的天体——人马座A*黑洞,一个质量超过太阳四百万倍的巨兽。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已知物理法则的终极诠释与挑战。
肉眼望去,那是一片绝对的“无”,比最深邃的虚空还要黑暗,因为它吞噬了所有光线,连时空本身都在其边界(事件视界)处被无限拉长、扭曲,最终坠入不可知的深渊。
围绕这黑暗核心的,是一个炽热无比、剧烈摩擦的吸积盘,由被黑洞强大引力撕碎、加热到数百万度的气体和尘埃构成,如同一条围绕着死亡之眼旋转的、散发着致命光辉的熔岩河流。
更外围,是因极端引力透镜效应而形成的、扭曲怪异的星辰背景,仿佛整个银河都被这只“眼睛”的力量所掰弯。
万一乐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延伸出去,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黑洞的边界。
他“感受”到那无与伦比的引力,并非简单的向下拉扯,而是一种从四面八方、从时空结构本身渗透而来的、指向核心的绝对坠落感。
这是一种纯粹的“吞噬”权柄,不讲道理,抹杀一切结构与信息。
他尝试将神识探入事件视界之内,但如同石沉大海,瞬间断绝了联系。
那层界限,仿佛是现实与未知、存在与湮灭的绝对分水岭。
任何基于常规物质、能量乃至精神感应的探测手段,在触及它的瞬间,似乎都被重置、被归零。
他并未气馁,开始了一系列严谨而大胆的实验。
首先,他凝聚出一团纯净的愿力,将其塑形成一颗光球,轻轻推向事件视界。
光球在接近视界的瞬间,如同被无限拉长的面条,红光急剧偏移至不可见,然后彻底消失,没有反馈,没有涟漪,仿佛从未存在过。
接着,他尝试注入一丝生死之力平衡的能量体。
生之力试图维持结构,死之力模拟衰变,但在触及视界的刹那,平衡被绝对的力量打破,生与死的概念似乎都被吞噬、混淆,同样无声无息地消失。
他动用新悟的空间之力,制造了一个微型的空间褶皱,试图将探测点“投送”到视界之后。
然而,空间褶皱在接近黑洞时,自身就被更宏大的空间曲率所抚平、吞噬,尝试失败。
他甚至从储物法器中取出几台最新型号的、具备高强度抗辐射和引力补偿功能的探知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携带着多种传感器,理论上能承受极端环境。
但在它们义无反顾地驶向事件视界的过程中,传回的画面开始出现严重的拉伸和红移,数据流变得混乱、迟滞,最终在触及那道无形界限的前一刻,所有信号戛然而止,彻底失联。
无论是能量、物质、空间技巧还是科技造物,结果都无一例外——消失,彻底的、无任何反馈的消失。
黑洞像是一个只进不出的终极保险库,吞下一切,却不透露丝毫内部的信息。
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万一乐并未感到挫败,反而眼神越来越亮。
这种绝对的“隔绝”与“吞噬”,本身就在揭示着某种至高规则。
他在思考,如果连空间和基于因果律的愿力都无法探知内部,那么,进入的方法,或许不在于“穿透”,而在于“融入”或“理解”这种吞噬的本质。
在持续的高强度感悟与实验过程中,他体内代表着三种不同本源的力量——源于星空五行、演化万物生灭的生死之力;构成宇宙骨架、主宰距离与维度的空间之力;以及源自心灵、承载因果与宏愿的愿力——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
这三种力量层级极高,性质迥异,在他体内原本相安无事。
但此刻,在外部黑洞极端环境的刺激下,在他全力推演、试图融合不同规则以寻找进入方法的压力下,它们之间产生了微妙的碰撞与摩擦。
生死之力的循环出现了瞬间的紊乱,空间之力偶有不受控制的溢散,愿力海洋也泛起了不正常的波涛。
万一乐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这三股力量如同三位绝世强者,平日各自为政尚可。
但要协同完成“探索黑洞”这等逆天之举,必须有统一的号令,一个能统筹、镇压、调和它们的中枢,一个能将它们特性完美结合而非相互干扰的载体。
他的意识沉入心海,凝视着那朵代表着宏愿境的金色莲花,以及莲花下方浩瀚的愿力海洋,还有在海洋与虚空中流淌的生死之气与空间波纹。
“需要一件‘器’。”他明悟,“一件能承载我此刻道果,能统合三种本源之力的‘器’。”
这个念头一起,体内三股力量仿佛找到了宣泄口,变得更加躁动,却又带着一种指向性的渴望。
他福至心灵,开始引导它们。
首先是最基础、也最本质的生死之力。这源于五行演化,代表着物质与能量的创造与终结,是宇宙动态平衡的根基。
他引导着生之力与死之力,它们不再相互追逐,而是开始交融、压缩,如同宇宙初开时的混沌,最终化作一道流畅而古朴的匕身。
匕身并非简单的金属质感,一半呈现出蕴含无限生机的温润白玉色,另一半则是吞噬一切的深邃暗沉色,两者交界处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如同阴阳太极般缓缓旋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成了完美的平衡与统一。
这匕身,象征着存在与虚无的边界。
接着,是更为抽象的空间之力。
它无形无质,却构筑了万物存在的舞台。万一乐将凝聚的空间结晶与对空间结构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之化为刀柄。
刀柄呈现出半透明的银色,内部有细微的星河光点闪烁,握在手中,不仅能感受到空间的稳固,更能感知到其内蕴的、折叠与跳跃的潜能。这刀柄,是跨越距离与维度的凭依。
最后,是最为核心、也是驱动一切的愿力。
这源自他立下的宏愿,是意志与信念的极致体现,是贯穿始终的目标与方向。
浩瀚的愿力奔涌而来,在匕身与刀柄的连接处凝聚、塑形,化为刀格(护手)。
刀格并非复杂的装饰,而是一个简练的圆环,呈现出纯净无比的金色,上面隐约有“解脱”的道纹流转。
它既是保护,防止使用者的手被生死之力反噬,也是枢纽,协调着匕身的物质法则破坏力与刀柄的空间穿梭力,确保三者力量指向同一目标。
这刀格,是初心与宏愿的守护。
整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三种力量的排斥与融合充满了凶险,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体内宇宙级别的能量风暴。但万一乐以宏愿境的绝对掌控力和坚定心念,强行调和,最终,一柄奇特的匕首在他面前缓缓凝聚成形。
匕首长约一尺,造型古朴至极,没有任何多余的纹饰。
匕身阴阳流转,刀柄星河内蕴,刀格金光守护。三种力量在其中泾渭分明,各司其职,却又在匕首的整体结构下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与统一。
它不再是一件简单的武器或工具,而是万一乐部分道果的具象化,是他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钥匙”。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刀柄。一股血脉相连、如臂指使的感觉油然而生。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三种力量在匕首内安静地流淌,等待着他的召唤。
“包容生死,跨越空间,践行宏愿……此器,当名——归墟。”他低声自语,为这新生的道器命名。“归墟”既是吞噬一切的黑洞的另一种称谓,也暗含着他希望借此器探究万物终结与起源之地的野望。
手握归墟,万一乐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深不见底的黑洞。之前的探测手段尽数失效,但此刻,他有了新的想法。
归墟匕首本身,就是三种本源力量的聚合体,或许它能以一种更“亲和”的方式,去触碰黑洞的规则?
他并未贸然将归墟掷入黑洞,那太过冒险。而是尝试以归墟为媒介,再次延伸出感知。当归墟的意念触及事件视界时,反馈依旧是被吞噬,但那种“断绝”感似乎不再那么绝对。
他隐约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涟漪”,仿佛是某种更为底层、超越常规时空概念的“波动”。
这丝感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让万一乐精神大振。
这说明,归墟的方向是对的!以同等层级、甚至更具包容性的本源力量去接触,或许能窥得一丝门径。
他维持着归墟与黑洞边界的微弱感应,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那丝“涟漪”的分析与推演中。
进入黑洞的方法,或许就隐藏在这看似无序的吞噬背后,那更深层次的、关于信息、关于时空、关于存在本质的规则之中。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逆命菩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