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那一脸忍啊忍,怎么都忍不住的嫌弃表情,直接把凫羽逗笑了。
“吴师傅......你其实也是说了句大实话,鱼子酱最突出的风味可不就是咸与腥么!
鱼子酱的英文单词caviar,源于古波斯语khav-yar,力量之糕。
其实,最初鱼子酱就和咸鱼一样,是两千多年前生活在里海边的古波斯渔民们,最常见的家常食物。
那时候没有冷冻加工技术,鱼籽在常温下很快会变质,为了延长这种食物的保质期,渔民们就把鱼籽用盐腌后再保存。
只是没想到,盐腌后形成了鱼子酱的独特风味。
那时候的古人看见鲟鱼满肚子的鱼籽,认为其繁殖能力非常强大,男人们生吃这种腌制鱼籽可以强健身体、促进生育。
然后,这种带着神秘力量的食物就在民间传开,甚至传遍了整个欧洲。
传到沙俄,这种咸腥中带着奶香的口感,很快就成为了沙皇和贵族们口中的极致美食。
又因着他们本土的淡水、咸水资源都很丰富,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野生鲟鱼种类繁多,也为制作鱼子酱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鱼子酱抹大列巴再配一杯加伏特加,就是该国的经典吃法,并还将其发扬光大。”
吴兴高兴不已:“所以,它就是真的又咸又腥!不是我的味觉出了问题?”
凫羽给了个肯定的答案:
“其实,我一直都很相信老祖宗严选。而我们华夏,绝对是全世界最热爱美食、也最会料理美食的国家。
在有中华鲟、白鲟、长江鲟等本土鲟鱼的前提下,这种盐渍鱼籽的吃法,在华夏几千年都没能流行起来,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是不信,这么简单的腌制加工方式,我们的祖先们不会制作?我也不信,花国历代王朝的皇室和贵族豪门,在吃这一件事上不如沙皇有品位!”
吴兴对这位临时雇主的说法认同得不要不要的:
“就是这个理,就是这个理!要说吃生食,咱们沿海自来就有吃鱼生的习惯,那些鱼生也是带着腥味的。但,鱼籽向来都是做熟后吃的!”
凫羽:“是的,所以才说要相信老祖宗严选!今天我们品鉴过的这几种鲟鱼鱼子酱,其实是不太符合国人大部分人口味的。”
“那您怎么还要开渔场养鲟鱼呢?”吴兴大为不解,这不是前后矛盾么?
凫羽一本正经胡诌:
“常见的鲟鱼鱼子酱不合咱国人的口味,那还有不常见的呢。
我在三年前吃过一种杂交鲟鱼的鱼籽。
新鲜的闻起来不仅没有一丝鱼腥味儿,还有一股类似荔枝、水蜜桃或杏子的柔和果香。
颗粒大如豌豆,上颚轻轻一顶就会爆浆,那浆汁的滋味像初熟的荔枝那般清甜,回味还是爆香黄油味儿。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盐渍过的鱼子酱吃的是海的味道。我三年前吃的那种鱼子酱,吃的是一种高山丛林味儿。完完全全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但我认为,我还是能代表大部分国人的口味的。
只可惜,咱们今天来的这个养殖基地,工作人员似乎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口味的鱼籽!”
吴兴:“......”
在部队那样封闭的环境里,真的很容易和社会脱节。
原来,鱼子酱还有山派和海派之分呢。
真是,长见识的一天!
接下来,也跟着一块长见识的还有凫羽。
两人在渔家乐捞了条养殖了三年的,八斤重的杂交鲟鱼活杀。
这家店的大厨直接给做了个一鱼八吃。
鲟鱼刺身、泡椒龙筋、酱鲟鱼肉丝、烧椒鱼皮、水煮鲟鱼片、香酥鱼排、铁板鲟鱼花、鲟鱼骨养生菌汤......
果然。
加入了川菜的灵魂,这条鲟鱼死得其所。
为俩人的午饭提供了异常丰盛的一餐。
就连吴兴这个自称不爱吃鱼的人,都对这种只有鱼骨没有鱼刺的鱼,大加赞赏。
肚子吃饱,心情都很舒畅。
凫羽就和人闲聊起来:
“吴师傅是酒店的专车师傅吗?你们一般都怎么上班的?”
“我......我不是他们的员工......”
吴兴只好把自己退役待业,被媳妇儿表弟临时抓差的事说了。
话匣子一打开,他不知怎的就很有倾诉欲:
“我丈母娘十年前就不在了,老丈人一年前查出了直肠癌,年初我媳妇儿又意外怀了三胎。
我到了退役的年龄再在部队上混下去也没意思,索性就申请了退伍。
我们夫妻俩是四月份回来的,本来ZF给安排的工作就在八月底或九月初,但我老丈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媳妇儿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产了......”
人到中年,说不出的愁苦。
凫羽第一次接触退役军人,就很好奇:
“像你这种四级军士长,一般能给安排个什么工作呢?”
吴兴:“不是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制,就是国企的技术岗、安保岗或行政管理岗,想进机关单位太难了。”
主要是他老丈人家都是混教育一线的,在机关单位没有半点门路。
他倒是想进学校,可现在的新生儿出生率暴跌,教师很多都是合同聘用制了,学校真不是个长久的去处。
凫羽还挺羡慕的:“事业编和国企岗听上去都还不错,工作都还挺稳定的。”
对所有大学生来说,最吃香的就是这种铁饭碗。
吴兴却兀自苦笑:
“工作稳定是稳定,但我这样的职级在雨城这种四五线城市,月薪都不超过五千块。
我家老大是小子今年9岁,老二也是小子,今年5岁,怀上的这一胎还是个双胞胎。
本来是不想生的,但我媳妇儿说她做了胎梦是两个闺女,她太想要儿女双全了。
我这两月每晚都在做噩梦,就怕,就怕再生两个小子!”
凫羽:“......”
儿子闺女先不说,夫妻俩的工资得养四个娃。
还要照顾一个得了癌症的老丈人!
这养家的压力可想而知。
任谁听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她能说啥?
她说:“吴师傅,那你明天有没有时间?我想包个车请你帮我开回云岫县,往返的过路费和油费我出,另外给你四千块钱的车费。”
吴兴:“......”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