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得豆宝脸颊忽明忽暗。她正蹲在灶前添柴,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熟悉的笑闹声,手里的柴禾差点掉进火里。
“是小石头他们!”豆宝蹭地站起来,拍了拍围裙上的灰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又想起什么,回头冲灶房里喊,“娘,小石头带了新做的风筝!”
娘在蒸馒头,面团在案板上被揉得团团转,闻言笑着应:“知道了,玩会儿就回来,别疯跑摔着!”
院门外,几个半大的孩子正举着风筝跑。领头的小石头举着只蝴蝶风筝,竹骨绷着彩纸,翅膀上还沾着金粉,在日头下闪得人眼花。“豆宝,你看我爹给我扎的!飞得可高了!”
豆宝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真好看!能借我放会儿不?”
“当然能!”小石头把线轴塞给她,“顺着风跑,别松手就行!”
豆宝攥着线轴往前冲,风筝晃晃悠悠往上飘,忽然一阵风来,蝴蝶翅膀猛地一扬,线轴从手里脱出去,打着旋儿往河边滚。“哎呀!”她喊着追过去,眼看线轴要掉进水里,一只手突然伸过来稳稳截住。
“毛躁鬼。”熟悉的声音带着笑,豆宝抬头,撞进沈青竹弯弯的眼里。他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还拎着个食盒,“刚从镇上回来,就看见个小丫头片子追着线轴跑。”
豆宝脸腾地红了,抢过线轴往身后藏:“沈大哥,你咋来了?”
“给你娘送些新做的桃酥。”沈青竹晃了晃手里的食盒,“你娘说你念叨好几天了。”
正说着,小石头凑过来,仰着头看沈青竹:“大哥哥,你会放风筝不?豆宝放不起来!”
沈青竹挑眉,接过线轴试了试风向,手腕轻轻一抖,蝴蝶风筝就像活了似的,扑棱棱往上飞,很快就稳稳悬在半空。“看好了。”他把线轴递给豆宝,“手腕松点,跟着风走,别硬拽。”
豆宝学得认真,指尖跟着他的力道动,风筝果然不晃了。沈青竹站在旁边看着,阳光落在他发梢,镀了层金边,豆宝偷偷看他,忽然觉得手里的线轴烫得慌。
“豆宝!馒头熟了!”娘在院里喊。
“来了!”豆宝应着,却舍不得松手。沈青竹接过线轴:“我帮你看着,快去快回。”
豆宝跑回灶房,娘正把馒头捡进竹篮,蒸腾的热气裹着麦香扑满脸。“沈小子来了?”娘眼尖,早看见了院门外的身影,“把这筐刚蒸的糖包给他带过去,谢他常给你带零嘴。”
豆宝拎着糖包出去,沈青竹正帮小石头调整风筝线,蝴蝶风筝在天上追着白云跑。“沈大哥,给你。”她把筐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来。
沈青竹接过,笑了:“你娘的手艺越发好了,隔着筐都闻着甜。”他从食盒里拿出油纸包,“桃酥给你,慢点吃,别噎着。”
小石头在旁边喊:“大哥哥,教我放!我也要让风筝追上白云!”
沈青竹笑着应好,蹲下身帮小石头理线。豆宝啃着桃酥,看他耐心地教小石头,阳光穿过他的发丝,落在他手背上,连青筋都看得清楚。她忽然觉得,这春日的风,好像比往常更暖了些,吹得心里软软的,像刚出锅的糖包,甜得快要化了。
远处的田埂上,几个农人扛着锄头走过,吆喝着说笑,惊起几只麻雀。风筝在天上飘,线轴在手里转,食盒里的桃酥还冒着热气,豆宝偷偷看了眼沈青竹的侧脸,赶紧低下头,嘴角却怎么也压不下去——原来日子甜起来,是这么个滋味啊。
喜欢灶王爷的赊账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灶王爷的赊账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