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董卓挥手示意,决定调简雍至相国府,担任主簿一职,掌管文事。
对此变动,简雍内心窃喜,终于有机会更近距离接近董卓。
对于李肃的询问,董卓并不在意,直接将其调往董卓府上,负责处理相国府的大小文事。
得知新人简雍的到来及其为董卓出谋划策的传闻后,李儒前来拜访简雍,对简雍提出的使关东混乱的计策表示认同。
简雍的计策实际上是受一位白发老先生的指点,利用李肃的贪财将其引荐给董卓,以解决刘备带来的困扰。
然而李儒认为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关东彻底混乱。
简雍虽负责执行命令,但对于如何制造更大的混乱并不关心,他只管好自己的卧底任务,但仍需顺着李儒的话继续谋划。
李儒深受启发,立刻起身离去。
在洛阳城,夜幕降临,刘备的兵马饱餐一顿,而诸侯联军的兵马却被困城中,饱受饥饿之苦。
此情此景令某些将领愤怒不已,直言刘备的行为是欺人太甚。
曹操面临联军粮草问题,得知刘备在城头上逍遥自在,虽愤愤不平但无人敢登城质问。
因刘备四周布满弩手,一旦接近即会遭袭。
曹仁等人不解刘备拖延之举,曹操对此亦无法全面评价。
他注意到刘备的兵马日益壮大,似有神秘力量相助。
正当曹操困惑时,有士兵报告长安朝廷派来的使者到来。
曹操疑惑间,使者进入,宣布朝廷封曹操为兖州颍川郡太守。
仪式被省略,直接传达朝廷旨意。
夏侯惇因董卓的册封行为而愤怒,曹操却选择冷静应对。
曹操得知自己被任命为颍川太守,同时得知涿郡刘备被封为中山郡太守以及其他诸侯的调动情况。
曹操决定接受任命并立刻奔赴新任岗位。
此时刘备在洛阳东门城头上接到圣旨,成为中山郡守。
他立即召唤赵云,命令其带兵前往皇陵搬运所有粮草,包括联军的粮草,以便先行前往冀州中山郡。
此刻的刘备已不再是平民,而是有了官员身份的中山郡守。
刘备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夺取西凉军手中的物资,二是保护联军粮草,并将其运至皇陵周边。
他向赵云解释,这些粮草并非他人之财,而是自家联军的重要资源。
在安排了赵云的任务后,刘备命令传唤华雄。
华雄到达后,呈上了装有传国玉玺的盒子。
刘备静默地接过盒子,放置在一边。
他随后命令华雄带领本部兵马,保护从洛阳抢救出的书籍,与赵云一同运往冀州中山郡。
这些书籍是祖宗预言的未来必需品,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正当刘备准备进一步布置时,蔡邕走上城头。
刘备对蔡邕的突然到来感到意外。
蔡邕提到了关于刘备即将前往中山郡赴任的路线问题。
刘备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从洛阳到中山郡有两条路线可选。
他尚未决定走哪条路。
此时,他的脑海中响起了祖宗刘胜的声音,建议他选择东路进入兖州一带,因为那里仍有未被搜罗的人才,如武将典韦和许褚。
许褚虽为豫州人,却也位列刘胜的名单之中,目前尚未投奔曹操。
谋臣文士方面,人才济济,包括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以及毛玠等人。
他们彼此间存在推荐关系,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人才网络。
刘胜正设法拉拢这批人,欲将他们悉数调至冀州。
刘备听到刘胜的举动,甚是欣喜,这正解决了他前往中山郡后人才匮乏的忧虑。
于是,他对蔡邕表示打算从兖州北上中山郡赴任。
虽然路途较远,但能收罗人才,值得一走。
蔡邕闻后大喜,并恳请刘备路过陈留时稍作停留,以便他接女儿一同北上。
刘备答应了这一请求。
随后,刘备支走蔡邕,传呼胡轸前来,交给他一个地址,命他前往陈留打听蔡邕家中情况。
最后,刘备嘱咐关羽今夜需巡视四方城头,确保安全无虞,以防诸侯兵马做出过激之举。
关羽连夜巡视洛阳城头,未见异常。
洛阳城内,当关东诸侯醒来查探城门情况时,发现四门均无刘备兵马。
听到汇报的曹操赶往东门,只见人去城空。
夏侯惇登上城头确认,所有兵马均已不见踪影。
面对此情此景,李典建议即刻前往颍川赴任。
但曹操摆手示意需要粮草支撑,随即出城搜寻粮草队。
发现联军运粮异常。
其余诸侯也计划出城探寻。
然而当召集运粮官时,运粮官声称粮草已被关羽所部迁至皇陵周边。
诸侯震惊之际,袁术因气愤过度昏厥过去。
纪灵急匆匆地将袁术扛在肩上,将其移至安全地带。
他向袁绍报告说:“那刘备已派人封锁洛阳城门,将我等困于城中。”
袁绍听后怒不可遏,骂道:“愚蠢至极!”
运粮官此时正瑟瑟发抖,袁绍愤怒至极,欲斩之而后快。
运粮官辩解道:“昨夜玄德公还设宴款待我等,并告知城中事宜已安排妥当。”
接着他详细描述了刘备的命令以及他交出粮草的过程。
曹操听到运粮官的陈述后叹息:“本初,或许他是被刘备所蒙蔽。”
然而袁绍愤慨至极,还是拔出剑来刺死了运粮官以泄愤。
孙坚听闻此事也十分焦虑,当前联军缺乏粮草已是危机重重。
此时昏厥中的袁术苏醒后要求追击刘备。
但曹操认为追击不可能成功,因为刘备的军队以骑兵为主,行动迅速;而且联军士兵已经疲惫不堪,无力追赶。
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在洛阳周边寻找粮草,并各自返回驻地恢复实力。
蔡琰准备亲自出面应对河东卫氏的提亲一事。
她决心坚定,不允许任何人染指蔡家千金。
为此,她走出闺房,来到府门口,准备面对卫宁及其部曲。
面对卫宁的示好,蔡琰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的提亲。
卫宁的声音冷漠,似乎早已预料到结果。
他笑道,之前父亲曾与蔡家门商议过他和蔡家女子的婚姻大事。
待对方在洛阳稳定后,便安排婚事。
他特地前来河东见一见蔡家女子的容貌。
蔡琰直接拒绝了卫宁,表示对其并无兴趣。
卫宁的家将试图为他辩解,卫宁却大度地让其住口。
见对方拒绝,卫宁表示明日不会再前来拜访,带着队伍离开了蔡府。
蔡琰吩咐家丁关闭府门,结束今日的对话。
次日的早晨,卫宁仍如期来到蔡府门口等待。
与此同时,胡轸带领三千西凉铁骑闯入圉县。
由于速度过快,城内守军来不及反应,城门尚未关闭便被攻破。
县令和县尉惊恐之下弃城而逃,百姓们纷纷跟随。
胡轸在马背上目睹这一幕,无奈只得派人抓来百姓询问消息。
胡轸擒数民,凶神恶煞之状令百姓战栗求饶。
他询问蔡邕府邸之所在,言明若有人能道出,便可免死。
百姓遂告知蔡邕府邸位于东城长街尽头。
胡轸释放百姓后,率西凉铁骑疾驰而至。
卫宁于蔡府门前,欲敲门时,忽感长街震动,随即地面摇晃,骑兵行军之声如雷贯耳。
卫宁惊觉有人纵马于城中,大惊失色。
此时,胡轸领兵突至,质问此处是否为蔡邕府邸。
卫宁虽惊,仍欲让家将上前挡胡轸。
然胡轸一见家将即怒,一枪抡去,家将无法抵挡,胡轸轻蔑其软弱。
巨大的响声震动人心。
家将被胡轸的长枪掀飞,重重地摔在地上,尘土飞扬。
“我在问你话!”
胡轸瞪着卫宁,语气严厉。
卫宁回应道:“将军,这里写着蔡府。”
旁边的西凉兵提醒胡轸。
胡轸听后,命令道:“敲门!”
一声令下,西凉兵粗鲁地敲响了府邸的大门。
不久后,大门嘎吱作响地打开,出来一个老者——福伯。
福伯看到门外全副武装的西凉兵,惊恐万分。
胡轸质问福伯:“这里是不是蔡邕蔡大家的府邸?”
“这里的确是老爷的府邸。”
福伯颤抖着回答。
胡轸点头,然后问:“蔡琰大人在府上吗?”
此言一出,福伯和门口的卫宁都紧张起来。
卫宁紧张地问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但胡轸并不给他面子,无视他的问题。
卫宁气得说不出话。
尽管身体孱弱,他仍坚定地站在门口,不愿被驱赶。
胡轸威胁道:“滚一边去,否则休怪老子不客气!”
虽然他打不过关张赵这些猛人,但欺负一下眼前的病秧子绰绰有余。
他命令三千西凉兵围住府邸,并驱散卫宁的两百部曲。
他告诉所有人:“等伯喈先生回来再说!”
听到这话,福伯内心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
虽然西凉兵凶神恶煞地围住了府邸,但他们暂时没有进攻的意图,这让府邸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安全。
最后,福伯小心翼翼地询问:“军爷们,老朽能否关上府门?”
福伯颤抖着开口。
胡轸摆手示意,道:“你做你的事,不必问我。”
他奉命来到圉县,责任是守护蔡府和确保蔡琰的安全。
除此之外的事,与他无关。
听到外面的纷扰,福伯终于放下心来,回到府上。
蔡琰听到外面的动静后,询问福伯发生了何事。
她担忧是否河东卫氏要采取强硬手段,但府上的家丁无法抵挡。
她内心已经做好决定,宁愿死也不受屈辱。
福伯向蔡琰解释城中突然出现了西凉兵,围住了府邸但没有进攻。
他解释说他们在等待老爷蔡邕回来再做打算。
但蔡邕的归来时间未知,蔡琰也不知道父亲何时回来。
她疑惑西凉兵的目的和打算。
福伯提到一个解决办法,他打算去找一个老乡来保护蔡琰的安全。
这个老乡曾在山涧追逐猛虎,勇猛如虎。
他之前曾帮助过这个老乡,现在打算去寻求他的帮助。
福伯对这个老乡抱有希望,认为他能保护蔡琰安全。
对此提议,蔡琰回应道她知道这位英勇的老乡是谁。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