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惊慌之中得知帐内并无重要人物,内心稍感安定。
但随即又陷入恐慌,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儿子袁尚可能被之前袭营的敌人劫走。
同时,管承等人也可能遭遇不测。
袁绍愤怒地质问:“谁?究竟是谁在冒充徐和?”
他无法接受短短时间内出现两位徐和的情况。
他大喝一声,命令手下查明 ** 。
简短大将报告,徐和行动引起混乱。
袁绍气极之下被 ** 到心口痛。
他命令立刻追击徐和前往前营。
途中发现徐和实为关羽假扮,震惊之下,袁绍意识到混乱中还有关羽抢夺粮草的行动。
关羽一刀斩杀挡路敌军后,发现袁绍的动静。
关羽失神片刻后放声大笑。
他抚须眯眼道:“来得好,袁绍未寻你,你竟自投罗网?”
策马挥舞青龙刀的关羽,冲破混乱的战场,直取袁绍。
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眨眼间已至近前。
得知袁谭、袁尚被擒后,关羽扬言要送袁绍与其子团聚。
面对关羽的攻击,袁军大将将奇、高干联手抵挡,但依然处于劣势,面对关羽的绝杀之招,将奇已无处可躲。
然而关键时刻,文丑突然杀出,救下将奇与高干,与二人联手对抗关羽。
袁绍看到这一幕后放下心来,并命令淳于琼也加入战斗,意图一举拿下关羽。
四人围攻关羽,但关公面前丝毫不乱,挥刀斩将如入无人之境。
正当此时,黄巾军将领徐和与管承带着黄巾青壮再次杀入战场。
徐和呼喊关羽之名表示助战。
袁绍眼见大路被让出,气急败坏。
他急忙命令军队包围并截杀徐和与管承二人。
随着徐和与管承的加入战斗,关羽一方逐渐占据优势,袁军的营寨士兵节节败退。
关羽果断决策,带领部队退回矮山,并成功将一车车粮草运上山。
他重新布置阵地,成功阻止袁军的追击。
袁绍愤怒至极,要求关羽归还被劫走的幼儿和粮草,否则将踏平矮山。
关羽面对袁绍的威胁,毫无惧色,准备迎战。
关羽收到刘备的命令,将新发明的大型器械床弩组装起来,以应对袁军的进攻。
经过组装,一张张床弩已经准备就绪。
关羽下令装载巨弩,准备迎战袁军。
这场战斗即将展开,关羽决心展示子扬先生的新式器械的威力。
关羽统帅之下的床弩射击开始了。
每一次扣动扳机,都会发出一声巨响,箭矢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袭击敌军。
粗大的箭矢轻易撕裂袁军士兵的躯体,无论是 ** 还是盾牌都无法抵挡其强大的冲击力。
前方的袁军士兵在关羽的床弩面前纷纷倒下,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战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关羽看到这一幕大喜,赞叹刘晔发明的床弩威力无穷。
他立即命令再次装填箭矢,准备第二轮射击。
远处的袁军士兵看到这一幕纷纷止步,无人敢再向前一步。
袁绍愤怒地下令士兵进攻,但士兵们却站在原地不动,没人愿意充当炮灰。
袁绍气急败坏之下昏厥过去并从马背上摔下。
众将不得不撤退,并带走了袁绍。
此时,在矮山上的管承见袁绍败退,打算分发粮车上的粮食给手下部众。
然而,关羽带着青龙刀阻止了他并表示眼前的粮草是他们共同夺回的成果,而徐和和他是生死之交因此可以拿粮草,而管承尚未表态所以不能分发粮食。
管承面临选择,要么效忠刘备,要么维持现状。
他尴尬地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徐和劝说管承加入刘备阵营,并批评其考虑过多的想法。
管承看到身后的兄弟们生活困苦,经过思考后决定效忠刘备。
关羽作为引荐人接受了他们的表态。
这一幕被棺中小世界的刘胜看到,他感叹自己的计策巧妙。
而在矮山下袁军营寨里,袁绍刚刚醒来,众人围在他身边,询问文丑的下落。
袁绍怒气冲冲地斥责文丑。
文丑走上前,恭敬地回应。
“我在!”
袁绍告诉文丑他的安排出了问题。
他让文丑扮作徐和从营外攻击的计划为何迟未实施?为什么现在才回来?然而文丑无话可说。
明明时间点是袁绍定的,他不敢提前行动。
现在事情出了问题,袁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文丑。
虽然袁绍口头上原谅了他,但他知道理亏在先。
然后他命令袁谭和颜良率军支援此地,意图救回袁尚并捉拿关羽等人。
然而此时,颜良却先一步闯入了他的帐内。
他带来的是坏消息——他的儿子袁谭被刘备军生擒了。
袁绍的心沉入了谷底,他的儿子袁谭和袁尚都被刘备带走了。
正当他愤怒时,一名士兵急忙前来报告,声称袁谭带着三千人逃脱刘备军的包围,现在已经回到后方营地。
这一消息令袁绍震惊不已,他立刻站起来询问更多细节。
“紧急!迎接袁谭的兵马入寨!”
袁绍下令,营门大开。
不久,袁军营寨内。
赵云伪装成袁谭部下,已经到达后寨门口。
未等赵云下令,寨门便自行敞开。
“将士们,随我攻入,捉拿袁绍!”
赵云跨上照夜玉狮子,率先冲进营寨。
中山郡靖王陵墓中的小世界,刘胜正在观察袁绍军的情况。
看到眼前的败局,他发出感叹:“袁本初啊袁本初,这次你可是栽了。”
大儿袁谭、三儿袁尚均被擒,军中粮草也损失大半。
此时,赵云再次率领兵马进攻。
刘胜决定利用自己的千里传音技能天赋向赵云传达指令。
“子龙,进入后营不要恋战,继续伪装成袁谭的兵马,转向侧翼营寨。
那里的粮草才是重点,劫走它们。”
他又吩咐道,“之后,让大军在矮山脚下驻扎,与云长相互策应。”
紧接着,刘胜又用千里传音告知关羽:“云长,子龙已混入袁军,夺取其侧翼营寨的粮草。
你率领兵马适时出现,接应子龙稳定矮山的阵地。”
在袁军的指挥大营中,袁绍等待袁谭的报告。
“怎么回事?速传袁谭过来!”
话未说完,“报!主公,大公子的兵马已向侧翼营寨进军,意图夺取粮草!”
这个消息令袁绍和在场的人震惊无比。
“大公子的兵马?去劫粮?”
他们无不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许攸第一个反应过来。
气氛紧张,急迫的形势展开。
袁军发现,战局并不是如预期的那样由他们控制,粮草和两名将领被敌人相继夺取。
众将的慌乱之中,许攸焦虑地指出假扮的兵马的目的,袁军陷入一片混乱。
袁绍紧急下令救援粮草,然而赵云已经成功撤退。
面对困境,袁绍决心全力追击赵云。
关羽则联手管承击溃前营,劫走了粮草主力部分,接着在敌军乱中成功地汇合赵云撤退。
随着两位主力的离开,颜良、文丑抵挡不住压力而败退。
面对这种情况,袁绍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
而袁军的困境并未结束,淳于琼回来报告,剩余粮草只够维持三天。
面对这样的绝境,袁绍绝望至极,他必须做出决定:撤军返回渤海治所南皮县重整旗鼓再战。
彰武县此地已难再安身立足。
将领们看向袁绍,神情焦虑。
接连失利让众将信心受挫,士气低迷,不利于继续作战。
袁绍思前想后,想要撤军但又舍不得实力强大的军队及颜面。
尤其担忧袁尚的伤势。
许攸虽心有不甘,但形势逼人,只能劝袁绍放下执念。
提及历史上的刘邦也曾败于霸王但最终夺得江山,袁绍的心情稍感宽慰。
然而面对儿子被俘的困境,袁绍犹豫不决。
许攸建议交涉物资以换回公子,但袁绍对此十分纠结心痛。
许攸进一步劝说,物资只是暂时转移,待袁绍夺回冀州再讨回。
正当袁绍准备撤军时,消息传来:审配从南皮运来一批粮草,足够大军消耗一月有余。
这个消息让心灰意冷的袁绍重新振作起来,大喜之下觉得粮草优势足以扭转局面。
袁绍眼见胜利在望,却不料审配的出现带来了转折。
审配进入帐内,向袁绍汇报,粮草足够支撑一月有余。
他鼓励袁绍继续围攻矮山,不放弃关羽、赵云等将领以及黄巾青壮。
矮山上的关羽和赵云观察到新的粮草,却对连续劫粮产生的警觉性有所担忧。
他们决定今夜保持警惕,来回巡视以防袁军的夜袭。
随着夜色渐浓,日影西斜,袁军营寨与矮山上的炊烟一同升起。
袁军大寨之中,袁绍召集文武众人商议军事。
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攻下附近的矮山并擒拿山上的贼寇。
审配主张通过粮草优势,与对方进行持久对峙,耗死对方。
然而,许攸却认为当前袁军士气低迷,需要通过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
他主张在夜晚发动突袭,围攻击溃敌军。
双方意见不一,各执己见。
袁绍在听取双方意见后,决定采取折中之法。
他认同关羽、赵云占据地利且悍勇无比的观点,决定等敌军的粮草耗尽后再发动攻击。
审配虽有异议,但在看到袁绍坚决的表情后选择了沉默。
许攸长叹一声,独自离开营帐。
一夜过去,当朝阳升起时,一支兵马突然袭击而来。
为首的大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目光如炬;其后的大将刘备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
两人率军抵达袁军营寨外停下。
探子飞报给袁绍,袁绍惊骇之下登上辕门高台查看情况。
刘备出现在营外时,袁绍愤怒不已。
刘备纵马出列,来到两军阵前与袁绍对话。
“袁绍怒斥刘备,称其阴险狡诈,恶行不断。”
在洛阳城和渤海之地,刘备屡次算计袁绍,让他倍感痛苦。
刘备却笑对袁绍的指责,并提出归还袁谭作为和解条件。
袁绍愤怒之下,虽有些动摇,但仍拒绝了这个提议。
此时许攸建议趁机出击攻打刘备,而审配则冷静分析局势,认为不宜贸然出击,应该据守防守。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