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对此不以为意,他下令把中山郡的子民接回来。
在赵云的指挥下,郭大贤开始组织人手将村民的家当移到界碑后方。
文丑和博陵骑都尉虽然亲眼目睹这一切,却无力阻止。
卫队长看着这一幕心急如焚,他认为双方兵力相当,真打起来胜负难料,不明白为何文丑如此惧怕赵云。
尽管文丑让他上前阻挡,但他不敢轻易冒险。
最终,村民的家当被陆续移到界碑之后,赵云下令让他们先行离开,由郭大贤带路。
赵云留下来镇守场面。
突然,文丑军背后有一人高声呼喊赵云的名字,是白马义从的统帅严纲。
他带来消息,主公公孙瓒即将抵达博陵,并特派他先来一步。
主公对赵云甚是思念,并邀请他返回幽州。
但赵云已经找到了明主刘备,婉拒了严纲的好意。
尽管严纲提出让赵云统帅白马义从的诱人条件,但赵云仍然不动摇,表示一心向刘。
严纲感叹不已,回忆起当年赵云只是他麾下的小小卫队长,如今却成为战力冠绝天下的英雄。
诸侯讨董时,刘备带走了赵云,这让严纲和公孙瓒后悔不已。
如今后悔已无用。
公孙瓒麾下的精锐部队白马义从,是展现诚意的最佳证明。
然而,即便如此,赵云的心动却未曾动摇。
严纲承认刘备的大雪龙骑确实无可匹敌,也尝试以子龙一心向刘的事实作为切入点进行劝说。
他提出两个任务:一是试探赵云是否有回归公孙瓒麾下的意图,二是配合博陵郡守,讨回打算迁徙中山的博陵子民。
面对严纲的请求和联盟的压力,赵云选择忠于刘备,表示“各为其主”
,并感慨在公孙瓒处并未受到重视,而在刘备处则受到重用。
这一决定让在场众人情绪各异,而棺中小世界的刘胜则对赵云的忠诚感到欣慰。
场景描绘。
严纲目睹赵云的态度后点头允许。
于是,子龙可以自由行动。
文丑及博陵骑都尉心中愤怒却无法言说,眼睁睁看着百姓跟随郭大贤离开。
此时,廖化靠近赵云交谈。
他询问是否有人在博陵军中擅自收取中山郡子民钱币一事。
卫队长对此激烈反驳,并提及自己的尊贵身份,然而当搜身的命令下达时,他显得有些慌张和不安。
文丑对这件事也感到不悦,尽管卫队长一再强调清白,但士兵们还是直接将其摁倒在地搜身。
当文丑想要上前劝阻时,赵云阻止了他并允许士兵执行命令。
最终,士兵找到了钱币。
他身上搜出了三枚钱币。
士兵高举战果。
现场一片寂静,卫队长眼中充满了仇恨,他挣脱束缚,夺取一把剑,冲向林二并疯狂地大喊:“都是你害的,让我颜面扫地!”
他疯狂地刺向林二。
然而,赵云的银枪——龙胆亮银枪瞬间贯穿卫队长的胸膛,解决战斗。
卫队长被扎透后倒地不起。
文丑等人对此感到震惊,赵云回应道:“他杀害中山郡百姓,我岂能容他?”
赵云的强硬态度让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目送赵云带走村民,消失在树林中。
严纲与文丑相继离去,博陵骑都尉只能独自面对惨状。
他们收拾残局,将卫队长的 ** 运回治所博陵县。
故事在此暂时告一段落。
中山郡内,林家村众人在赵云等人的引领下前行。
到了浦阴县后,有人接应带走。
廖化向赵云辞行,继续前往其他地方宣扬中山的善政。
郭大贤提醒赵云,因他杀了博陵郡守之子,对方不会轻易罢休。
郭大贤主张先下手为强,提议攻打博陵郡夺取领土。
赵云表示会向主公刘备汇报此事。
目前,赵云的首要任务是巡视边地,确保一旦有突 ** 况能立刻汇报。
同时,对于想要迁移到中山郡的民众,要想办法协助他们。
之后,赵云前往定州城向刘备汇报情况。
刘备得知公孙瓒与博陵郡守、袁绍结盟的消息并不惊讶,他理解乱世的复杂性。
对于赵云击杀博陵郡守之子的事,刘备并未责怪。
他指示赵云率军前往无极县待命。
随后,刘备召见关羽麾下的校尉周仓,命令他去浦阴县与郭大贤汇合,接收想要迁移到中山郡的民众。
他向周仓下达了命令。
周仓受命后迅速离去。
刘备在送走周仓之后,返回书房。
不久,刘备完成了一封信件,同时捏碎了手中的传送符篆。
符篆碎裂时,书房角落的黯淡传送洞口发出耀眼的光芒。
刘备立即将信件放入光洞中,光洞吞噬了信件后光芒消失,一切恢复原状。
在光洞的另一端,刚刚从董卓的相国府回到家的简雍如往常一样检查房间,发现了新的信件。
他阅读信件后,确认已经记住内容,随后将信件点燃。
信中提到的冀州即将发生的风云动荡以及主公的命令让他意识到需要想办法应对。
简雍决定返回相国府邸。
正值傍晚时分,简雍迎着夕阳回到相国府。
他在门口遇到守卫的询问,解释自己还有未完成的文事需要处理。
在接下来的五天里,简雍连续加班至深夜。
终于,在第五天夜里,董卓游猎归来时,发现府上偏房仍亮着灯光,令人瞩目。
这是处理文事的地方,董卓询问守卫深夜谁在偏殿工作。
听到消息后,董卓命守卫去详细打探。
护卫回应:“是宪和先生频繁深夜仍在处理事务。”
数日内,简雍在偏殿里,完成着每日最后的事务。
董卓走进殿内见到简雍,得知其连夜忙碌的事务。
董卓越座品茶时,简雍汇报:“冀州局势紧张,公孙瓒已介入其中。”
董卓听闻刘备与袁绍的冲突扩大,并涉及公孙瓒后,心中满意。
他对冀州的混乱局面感到欣慰,因为无论哪一方受损,都会削弱其实力。
简雍进一步透露:“冀州目前名义上属于韩馥掌控,但实际上刘备和袁绍势力更大。”
如今袁绍与公孙瓒联手欲夺取冀州,局势愈发紧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简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韩馥并非对手。
简雍分析局势,预料袁绍和公孙瓒的联军很快能攻破韩馥。
董卓听后皱眉,要求简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
简雍改口说明,若袁绍、公孙瓒拿下冀州,相国董卓会任命未出手的刘备为冀州牧,引发混战。
董卓听后大喜,决定先拟旨等待时机。
博陵郡内,博陵太守闻子被中山郡赵云所杀,痛苦欲绝,誓言要屠刘备满门。
此时,公孙瓒的兵马已至博陵郡,博陵太守决定集结兵力与其合兵一处,共同攻打中山郡,为子 ** 。
骑都尉犹豫欲言。
不久,公孙瓒与严纲进入大殿。
博陵太守向公孙瓒陈述了他的计划。
然而,公孙瓒的反应出乎博陵太守的预料。
公孙瓒提及三方之前的协议:合兵一处,幽州兵马担任南下压力的主力,逼迫韩馥让出冀州牧职位,瓜分冀州。
他明确指出博陵郡是他的地盘,对于博陵太守提议举兵攻击刘备,他摇头表示反对。
他考虑到与刘备的昔日关系,以及博陵太守之子的性命,不愿因此与刘备反目。
博陵太守情绪激动,指责公孙瓒的立场。
公孙瓒再次强调他的任务只是大军压境,并警告博陵太守不要逼他出手。
殿内双方兵马紧张对峙,气氛紧张至极。
公孙瓒表示他来到博陵只是为了与袁绍共同瓜分冀州,他强调即使面对博陵太守,甚至幽州牧刘虞,他亦无所畏惧。
长身而起的公孙瓒放下狠话,若有人破坏大计,幽州铁蹄和强大的白马义从将踏平博陵。
随后,公孙瓒带着人马离开了城池,返回幽州军营。
在中军大帐里,严纲对公孙瓒表示担忧。
他提到赵云不愿回到幽州军中,而且博陵太守之子被杀一事难以处理。
局势骤然紧张。
公孙瓒冷哼,回应道:“难办?”
他霸气侧漏,“那就别办了!”
他强调,“博陵郡,始终属于我,现在只是暂时交由他人管理。”
有人担忧,“难道真的要让他成为这里的主子?”
在出征之前,公孙瓒已经与袁绍划分了冀州。
幽州军掌控冀州的北部六郡:赵国、常山、中山、博陵、河间以及渤海。
其中,公孙瓒尤其重视中山郡,会与刘备商讨。
而魏郡、巨鹿、安平、甘陵则属于袁绍。
公孙瓒不屑一顾,“他办事,何时轮到指教?”
严纲提醒,“博陵太守是袁氏旧部。”
公孙瓒霸气回应,“若他勾结袁绍 ** ,那就连他一起处理!”
严纲被公孙瓒的决断震撼到,无言应对。
公孙瓒命令,“派人联系袁绍,让他催促韩馥。”
为了迅速解决问题,他决定迅速行动。
严纲领命而去。
渤海郡中,袁绍得知公孙瓒已占领博陵后大喜过望,“公孙伯珪终究还是我的棋子!”
他召集谋士许攸、审配和逢纪等,商议如何使韩馥命令刘备出击公孙瓒。
许攸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出使邺城,向韩馥传达袁绍的命令。
他渴望在袁绍面前展示自己的价值,故抢在众人之前提出请求。
袁绍同意了派遣有子远出使邺城的计划,他放下心来。
不久之后,许攸带着使者队伍离开了南皮,向魏郡邺城进发。
所有的行动都被潜伏在邺城的锦衣暗哨所察觉,消息迅速传到了中山郡定州城内的刘备耳中,他得知后极为欣喜。
刘备召集了冀州为棋局、诸侯为棋子的策略,意识到最大的赢家只会是他自己。
他吩咐手下传达给华雄和胡轸,让他们各领本部兵马前往无极县配合赵云,并确保无极县的兵马全是骑兵。
同时,他命令朱灵和吕虔率领无当飞军的所有将士立即前往太行山脉南段,与张燕汇合。
刘备叮嘱他们,到时候会有具体的任务安排。
安排好这一切后,刘备终于放下心来。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