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提出动员城中老人一同帮忙的想法,校尉欣然接受。
老翁离开后,校尉将饭菜呈给主公公孙瓒。
公孙瓒询问攻城进展及严纲的情况后,发现饭菜并非由军中士兵制作,便询问缘由。
校尉将事情经过告知公孙瓒,公孙瓒对此感到惊讶并有些疑惑,认为事情蹊跷。
他认为怎么会有以德报怨的人愿意帮助敌人做饭。
校尉则认为他们可能已经认命放弃抵抗。
公孙瓒断然拒绝,事情绝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他命令校尉带领五十名士兵看守某批人物,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动手。
深夜,公孙瓒辗转难眠。
突然惊醒后,他发现窗边出现一道神秘身影,悬浮在月光下,没有影子。
公孙瓒惊恐之中拔剑相向。
神秘人物自称刘胜,他此次现身是为了告知公孙瓒一些事情。
公孙瓒紧张地询问胡人的情况,公孙瓒在幽州时期曾大量斩杀胡人,他的白马义从就是为了对抗胡人而生。
刘胜不受降,全胜全歼胡人。
其意念一动,地图浮现在前。
这地图乃是在垂钓时意外获得,赠与公孙瓒。
公孙瓒面对如此异象,虽心惊胆战,却明白绝非梦境。
他展开地图,发现世界辽阔,汉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公孙瓒对此地图的来意产生疑惑,但更令他震惊的是士兵的急报。
城中的百姓发生了叛变,被一些老辈人物暗中劝说,联合夺取城门,放冀州军入城。
张合率领军队搜索公孙瓒的踪迹。
消息传来,公孙瓒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
公孙瓒闻讯急迫。
他呼喊着严纲的名字,询问他的下落。
士兵回应称,严纲正在城头抵御叛乱。
公孙瓒愤怒至极,骂道:“此时还平什么叛!”
随即他拿起武器,带着府中的两百名侍卫冲出了门口。
门口突然杀出一支军队,正是张合,他正苦苦寻找公孙瓒的踪迹。
张合见到公孙瓒,喜出望外,让他投降。
公孙瓒大怒,与张合交战,双方对峙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冀州军将士从长街两侧涌现,公孙瓒见情况不妙,只好退回府中,关闭大门。
张合没有急于破门,而是命令将士团团围住府衙。
消息传回主公那里,需要最后的定夺。
此时,严纲在西门城头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
他想要前往救援公孙瓒,但此时又有冀州军的满宠带领一彪兵马出现在长街尽头,将他堵在了西门城头。
他们命令手下不要放走严纲,同时推进盾牌防止被箭射中。
“攻下马厩,夺取白马义从的战马。”
满宠指挥现场情况,作出了相应部署。
白马义从的将士们正在城头上坚守,他派人一方面阻止他们下来,一方面抢占马厩以控制战马。
严纲深感焦虑,他数次尝试冲破阻碍,但均未成功。
于是,他选择放弃正面突围,重新回到城头,打算绕行城墙从西门到北门。
然而,城墙上的百姓阻碍了他的行动,使得他的推进速度极慢。
严纲叫苦不迭,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已亮。
随着朝阳升起,他身后的将士越来越少。
他终于抵达北门,但那里早有审配率领的兵马等候多时。
审配劝降严纲,但严纲没有回应,只是全力战斗。
审配的部将欲射杀严纲,但被审配制止,他选择等待严纲气力耗尽。
审配命令将士们牵制严纲,消耗其体力。
中午时分,刘备进入饶阳城。
满宠指挥冀州军将士将白马义从的战马牵出城外。
虽然没有了战马的白马义从战斗力有所减弱,但作为骑兵的他们并不擅长守城。
如今,严纲及白马义从将士仍在北门激战。
不久后,南面传来讯息,应是关于严纲的最新动向。
刘备等人揣测,严纲的生存时间不多了。
此时,刘备正抚摸着身边一匹白色骏马,赞叹其品质非凡。
昔日,白马义从曾是刘备梦寐以求的精英部队。
然而,与大雪龙骑相较之下,显然后者更胜一筹。
尽管如此,刘备并未轻视白马义从的力量。
他嘱咐众人安顿好战马,并命令正南务必生擒严纲。
随后,刘备一行前往城中府衙会见公孙瓒旧友伯珪。
在府衙门口,张合上前接应刘备,并告知公孙瓒仍在负隅顽抗。
他已连续三次突围行动,但均被张合挫败。
刘备询问谁敢进府传话时,田楷主动请缨前往见公孙瓒。
刘备命人准备酒宴作为诱饵,邀请公孙瓒赴宴。
张飞对公孙瓒的态度表示担忧,认为他未必愿意屈服于人之下。
然而,刘备并未理会张飞之言。
在府内,公孙瓒见到自己士兵疲惫不堪且多带有伤势的情景后倍感痛心。
此时,一名士兵前来禀报称田楷求见。
公孙瓒听闻田楷之名后稍感惊愕。
田楷以及他所属的幽州军队都归顺了刘备。
这个消息使公孙瓒大为震怒。
当田楷请求见面时,公孙瓒虽然愤怒,但还是让他进入宫殿。
田楷身后跟着的士兵手持长剑,对准了他曾经的领袖。
公孙瓒质疑田楷的动机,并对他表达了屈辱和不屑的情绪。
然而,田楷传达了刘备的信息:他已备好酒席邀请公孙瓒赴宴。
然而,公孙瓒愤怒之下决定驱逐田楷。
不久之后,田楷被逐出府衙。
刘备询问田楷情况,田楷表示公孙瓒可能不会赴宴。
刘备听后表示等待。
从下午到傍晚时分,刘备一直等待。
此时,严纲被俘的消息传来,刘备命令给他松绑。
最终,严纲恢复了自由。
刘备吩咐道:“快将酒食摆上,好好招待。”
严纲面前出现了两份酒食。
正当他疑惑时,刘备再次开口:“这是给严纲兄与伯珪兄准备的。”
张飞提醒严纲:“大哥已经够客气了,你还摆架子?”
严纲被张飞训斥后,才回过神,拿起装有食物的盒子,快步进入府内去见公孙瓒。
刘备叹了口气,他对张合的担忧也有所反应,“公孙瓒会不会接受好意还真不好说。”
然后张飞向刘奋告别,“我们已尽力了。”
不久后夜幕降临,四周燃起了火把。
过了很长时间,当刘备快不耐烦时,带着食物盒子的人出现视野中。
此人正是严纲,身后跟着公孙瓒。
“玄德!”
公孙瓒身披盔甲,身后士兵们纷纷围上前来。
刘备示意他们退后并安抚了公孙瓒。
公孙瓒赞叹道:“玄德你的军队真是威武。”
他感慨道,“我输得不冤。”
刘备立即邀请公孙瓒共同赴宴,酒席间未曾提及公孙瓒的投降之事,而是畅谈当年一同求学的岁月。
晚宴结束后,公孙瓒准备离开,刘备则心胸宽广,命张飞等人放行。
待公孙瓒回到府邸后,尽管有人不满其态度,刘备却毫无怨言,仅传达命令明日全军欢迎公孙瓒加入。
新的一天到来时,公孙瓒走出府衙,被刘备以平等的态度迎接。
两人互相尊重,不拘身份之别,宴饮中刘备更是欣喜公孙瓒的选择,期待共同回访老师。
宴会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公孙瓒的归顺,让刘备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此时,一名士兵急匆匆进入大殿禀报:“赵云将军已攻克博陵郡各地城池。”
刘备闻讯大喜。
身为冀州牧,目前尚未到手的郡县仅剩渤海郡。
公孙瓒听后立刻表示愿意率军攻打渤海,将渤海郡收入囊中。
刘备对此有些担忧,因为渤海郡由袁绍经营已久,要想快速攻克难度不小。
但公孙瓒斗志昂扬,决心利用当前兵锋正盛的势头一举拿下渤海。
此时,刘备转向身旁的郭嘉征求策略。
郭嘉提出了一个智谋妙计——假道攻渤海。
具体来说,可以派人前往渤海宣称幽州军在博陵郡战胜我军,正在攻打中山郡,请求渤海出兵支援。
然后埋伏一支兵马在外,待渤海援军出现后一举歼灭。
之后换上渤海军的衣袍,伪装成凯旋的将士,带着冀州降卒返回。
这一计策让在场众人纷纷赞叹巧妙。
刘备采纳了这一建议,并让严纲负责前往渤海通知此事。
严纲领命而去,誓言不负主公重托。
刘备开始重新策划战斗策略。
派遣张飞前往渤海埋伏敌军支援部队,派颜良伪装成冀州投降士兵,又派张合作为接应部队。
其余将领在博陵待命。
在渤海郡南皮县,逢纪和郭图被召至郡守府。
不久后,他们进入议事厅,发现幽州公孙瓒的将领严纲已在,正在向袁氏三兄弟讲述博陵的战事。
严纲表示,公孙瓒的军队在博陵与刘备交战多次并获胜,刘备军队已经退回中山。
严纲请求袁氏兄弟出兵中山围攻刘备。
此消息令袁谭眼前一亮。
过去袁氏军队多次败于刘备,如今看到刘备被幽州军队压制,他感到边地士兵的战斗力更强。
袁谭立即同意出兵围攻刘备。
袁尚咬牙切齿,对刘备的困境表示惊讶,并提出要先擒刘备再 ** 。
而袁熙则提出等父亲袁绍从北海郡回来,再共同进攻中山郡的建议。
严纲听到后感到紧张,因为如果袁绍介入,渤海郡的局势将更复杂。
正当严纲思考对策时,郭图表示反对立即出兵围攻刘备的建议。
他转向袁熙,询问为何这样做不妥。
当前是攻打刘备的好时机,为何不妥?郭图分析道:“二公子,此刻出兵虽看似顺利,但我们仍需考虑全面。”
袁氏主公在北海郡有深谋远虑。
设想三位公子联手,攻克刘备,夺取冀州。
一旦成功,主公在北海郡振臂一呼,青州各郡便会纷纷归降。
如此,袁氏便可坐拥青、冀二州。
大殿中,郭图的提议令人振奋。
然而,逢纪提出了疑问,此前刘备兵马在冀州所向披靡,形势为何突然逆转?他紧盯着严纲,试图找出答案。
严纲回应,袁氏兵马虽弱,但幽州士兵身经百战,能在胡寇劫掠中存活,实力非凡。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