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抬手揭下脸上的面具,露出真容。
众人这才惊觉,原来她的容貌如此绝美!
她的五官如精雕细琢的瓷器般精致,整张脸仿佛上天精心刻画而成。
高挺的鼻梁透着一丝异域风情——她似乎并非中原人士!
“小昭,你究竟是谁?”杨逍厉声质问。
“她是紫衫龙王黛绮丝之女,本名韩昭。”朱厚烈淡然道出小昭的身世。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她生得这般倾国倾城。
细看之下,小昭与紫衫龙王确有六分相似。
“朱公子所言不假,家母正是明教紫衫龙王。此番潜入明教,确是奉母命 ** 乾坤大挪移心法。”
小昭索性不再伪装,既然身份暴露,她也无需继续掩饰。
“小昭身为紫衫龙王之女,可代其母表态,诸位可有异议?”朱厚烈环视众人。
“老夫无异议。”白眉鹰王沉声道。
众人目光纷纷投向白眉鹰王,他却不再多言。
在他心中,明教的存续远重于个人恩怨。如今教内分崩离析,绝非他所愿。
只是要他向杨逍低头,终究心有不甘。然而眼下局势,除了支持杨逍继任教主并信任朱厚烈,似乎别无选择。
朱厚烈提出的三个条件虽未尽善尽美,但大体可行,无需过分苛求。
“既然诸位无异议,小昭,说说你的看法。”朱厚烈转向小昭。
“我赞成由杨左使接任教主之位。”小昭干脆表态。
她与紫衫龙王终究要返回波斯总教,乾坤大挪移心法对她们至关重要。至于蒙元明教之事,她们无意插手。
如今朱厚烈开出条件,小昭自然顺水推舟。
在朱厚烈的斡旋下,杨逍正式成为明教新任教主。
朱厚烈进入密道,抄录乾坤大挪移心法,分别交给杨逍与小昭。随后率领明教众人下山。
一线峡前,赵敏迎上前来。
朱厚烈含笑拱手:“郡主,明教上下愿归顺朝廷,本王已兑现承诺,还望郡主言而有信。”
赵敏抱拳回礼:“多谢王爷鼎力相助,赵敏承诺之事绝不食言。”
“半年之内,大元铁骑绝不进犯大明北境。”
朱厚烈朗声笑道:“如此便多谢郡主了,告辞。”
“后会有期。”赵敏目送众人离去。
二人道别后正欲分开,赵敏忽然轻声道:朱王爷,但愿下次相逢,不是在刀光剑影之中。
朱厚烈背对着她,嘴角微扬:恐怕下次相见,你我注定兵戎相见。说罢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赵敏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眸中泛起涟漪。玄冥二老凑近打趣:郡主莫非动了惜才之心?
如此绝世高手,若能为我汝阳王府所用......赵敏话音未落,却不知这份在意早已超越了招揽之意。
情之所起,往往不问朝夕。有些人,一眼便是万年。
......
朱厚烈快马加鞭赶回北疆。离营七日,不知武林盟与朝廷的博弈进展如何。
甫入帅帐,他直截了当问于峰:近日可有要闻?
禀王爷,朝廷围剿华山扑空,五日后武林盟奇袭黑木崖。任我行联手陆小凤、西门吹雪重创东方不败。待朝廷追兵赶至,众人又杳无踪迹。
听闻战报,朱厚烈抚掌而笑。日月神教既破,武林霸业近在眼前。唯余东方不败遁走,稍显美中不足。
**朱厚烈冷声下令:“即刻查明东方不败行踪,务必将其擒获!”
于峰上前禀报:“东方不败已有踪迹。黑木崖一战后,他被东厂曹正淳所擒,如今已归顺东厂。”
朱厚烈眉头一皱,心中暗惊——东方不败竟甘愿屈居人下?
转念一想,东方不败本是宦官,投靠东厂倒也顺理成章,颇有些“认祖归宗”的意味……
**——**
东方不败既入东厂,成为曹正淳麾下,再想对他出手便难上加难。
但朱厚烈转念思索:曹正淳与东厂势力,或许可为自己所用。
东厂战力不凡,若能收服,必成助力。至于如何拉拢,他已有盘算——只需抛出一个令人无法抗拒的条件!
他凭借龙元所获神通,可治愈任何伤势,哪怕断肢亦可重生。若告知曹正淳,自己能令他重获完整之身,他会如何抉择?
思及此,朱厚烈决意亲赴皇城。
自然,是以“铜先生”的身份。
正欲动身,府外忽传高喝:“北疆王朱厚烈接旨!”
传旨太监踏入大殿,手捧圣旨。朱厚烈漠然道:“本王抱恙在身,不便亲迎。”话音未落,人已无踪。
见圣旨如面君,须行跪拜之礼。朱厚烈岂肯屈膝?横竖即将 **,称病卧床便是最妥帖的推辞。
于峰代接圣旨,内容简短:速速入京面圣!
“王爷,圣上此时召您入宫,恐怕暗藏祸心!”
于峰神色凝重,沉声说道。
朱厚烈淡然一笑,语气平静:“他朱厚照既然下旨,本王岂能抗命?”
“可称病推辞。”于峰提议。
“不必。”朱厚烈目光微冷,“正好,本王也想见见这位五年未见的皇兄。”
如今的朱厚烈实力超凡,无所畏惧。
朱厚照突然召他入京,确实蹊跷。
但对他而言,无非是“铜先生”的身份暴露,朱厚照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朱厚烈已至大宗师之境,甚至能越阶而战。
即便在皇宫内撕破脸,他也有把握诛杀朱厚照,全身而退。
因此,此行他毫不在意。
……
次日,朱厚烈携怜星、邀月启程,直奔皇城。
三日后,皇城近在眼前。
“你二人暗中潜入,切勿打草惊蛇。”朱厚烈低声吩咐。
“遵命!”怜星、邀月领命,悄然离去。
朱厚烈则策马扬鞭,堂而皇之地踏入皇城。
行至宫门处,朱厚烈取出诏书,当即有位内侍迎上前来,引着朱厚烈步入深宫。
朱厚烈自袖中抽出一张千两银票,悄然递入内侍掌心。
不知皇兄此番宣召,所为何事?
内侍含笑收下银票,低声道:自是为铜先生之事。吴王殿下需多加小心,那铜先生近来在国境内兴风作浪,令圣上颇为忧心。因其最初现身于殿下辖地北疆,圣上或会借机问责。今日召诸位王爷入宫,正是为此事。
除本王外,尚有其他亲王奉召?朱厚烈敏锐察觉话中玄机。
大明亲王皆以单字为封号,朱厚烈本就是受封吴王。
殿下竟不知情?内侍略作迟疑,此番确有数位掌兵权的王爷奉诏入京,圣上欲与众王共商对策。
闻听此言,朱厚烈心下稍安。看来自己铜先生的隐秘身份尚未败露。只是武林盟势力已对朱厚照构成威胁,迫使其召集诸王 ** 对策。
虽说明面上朱厚烈并无实权,兵权尽在于将军之手,但朝野皆知于将军乃其表舅。
众亲王齐聚金銮殿,齐声 **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 ** !
诸位爱卿免礼。朱厚照摆手制止众人跪拜,皆是朕的手足至亲,私晤时不必拘礼。
表面看来,这位 ** 兄友弟
不过他们还算幸运,至少现在还活着。
有几位当初与朱厚照争斗最激烈的,早已长眠地下,坟头草都两丈高了。
“来人,赐座!”
朱厚照一声令下,侍从们立刻搬来座椅。众人沉默入座,无人多言。
朱厚烈坐在最末位,身旁便是宁王朱宸濠。然而朱宸濠看向他的眼神充满轻蔑,显然瞧不起他。
朱厚烈对此毫不在意,毕竟在场之人十个有九个都看不起他。原因无他,与其他藩王相比,朱厚烈确实太过软弱。
大明藩王众多,但亲王寥寥无几,算上朱厚烈也不过三人。其中两位还能与朱厚照抗衡,令其有所顾忌。可朱厚烈明明手握先天优势,却对朱厚照唯命是从,连杀母之仇都能忘却,被人轻视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宁王朱宸濠虽只是旁支藩王,爵位远不及朱厚烈,但如今在朝中势力却明显压过他一头。
就在这时,西厂雨化田、东厂曹正淳及铁胆神侯朱无视相继入殿。众藩王心知他们为何而来,对三人的出现并不意外。
朱厚照开口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铜先生一事,想必各位已有所耳闻?”
“回皇上,臣等知晓。”鲁王答道。
“此人身份成谜,行踪诡谲,最早现身北疆城附近,屠灭江湖组织移花宫。九弟,此事你可知道?”朱厚照直接点名朱厚烈。
朱厚烈起身拱手道:禀皇上,臣已知晓此事。未能及时查探,请陛下降罪!
朱厚照冷冷注视着朱厚烈,目光如刀。
虽为昏君,但朱厚照身上仍带着 ** 威严。
此刻他隐约察觉到,眼前的朱厚烈与往日判若两人。
这种变化对朱厚照而言绝非好事。
不过朱厚照对朱厚烈心存忌惮,毕竟其背后有于将军撑腰。
九弟,此事最早出现在你北疆附近。虽不在你辖境,但难保那一万铁骑不是从你北疆城潜入大明。前事朕可以不究,但铜先生之事,你须得用心。
朱厚照话中有话,朱厚烈心知肚明。
这分明是在威胁:若能查明铜先生身份,前事不究;若查不清,便要追究失察之罪。
况且朱厚烈身为唯一镇守边疆的亲王,若外敌真从北疆潜入,仅此一条就足以治罪。
臣有事启奏。朱厚烈再次拱手。
关于铜先生,臣确有些线索。此人前些时日现身北疆城,武功极高,守军未能阻拦。臣派人追踪,发现其潜入蒙元境内。
朱厚烈明白,此时若不透露些实情,朱厚照绝不会轻易放过。
果然,朱厚照闻言皱眉:他去蒙元作甚......
臣随后派探子查访,得知铜先生去了汝阳王府。故臣推测,此事恐与汝阳王有关。朱厚烈巧妙将矛头引向汝阳王。
他所言非虚,确实曾在汝阳王府逗留。
大名与蒙元素来关系紧张,多年来冲突频发。
此刻突然出现一位来历不明、武功高强且拥有铁骑的铜先生,将矛头指向蒙元,无疑是最佳选择。
汝阳王……此事与汝阳王有何关联?朱厚照托腮沉思。
此时,铁胆神侯朱无视上前奏道:陛下,汝阳王乃蒙元皇帝最倚重的藩王,骁勇善战,麾下精兵强将众多。微臣此前亦听闻,汝阳王一直在搜罗武功秘籍。
朱厚照闻言顿时兴致盎然,推测道:莫非那铜先生便是汝阳王?
顺着朱厚烈提供的线索,众人竟将怀疑转向了蒙元汝阳王。
这令朱厚烈暗自好笑。
不过将此案推给汝阳王,倒也并非不可行。
喜欢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