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寝宫内,气氛凝重。太后面色铁青,云罗郡主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早朝时皇帝当众驳了太后面子,在云罗看来确实有失妥当。
朱厚烈踏进殿门时,脸上带着温和笑意:云罗也在啊。他与这位同父异母的妹妹素来相处融洽,但此刻云罗也因他早朝时的举动而面露不悦。
儿臣给母后请安。朱厚烈恭敬行礼。
张太后冷眼相待:皇上屈尊前来所为何事?这天下既是皇上的天下,何必来问老身这妇道人家的意见?
朝政本就不该劳烦母后操心。今日之事,儿臣不欲多言。母后能想明白自然最好,若实在想不通,儿臣也无能为力。
正如皇帝所言,他并不打算解释朝堂上的决策。但此刻却主动坐到太后身旁:母后须知,天子虽称真龙,说到底与常人无异。当年太祖皇帝不也是放牛娃出身?这皇位不过暂代罢了,何必如此较真?
此言一出,张太后顿时变了脸色。
张太后当即反驳:“什么叫不过是个代理皇帝?若这代理皇帝是皇子或宗室子弟,哀家绝无二话。但让内阁首辅顶着代理皇帝的名号,成何体统?”
“如此安排,朝中再无人能制衡杨首辅。待他大权独揽之日,你这皇帝怕是要被彻底架空!是,你说不在乎皇位。可你不在乎,朱明列祖列宗在乎!”
朱厚烈对张太后始终保持着礼数。
幼时记忆里,这位嫡母执掌后宫时待人和善,对他这些庶出皇子反而比亲生子更关照。 ** 十三位皇子中,太后所出虽占八人,但分给其他皇子的关怀却更多。
正因如此,即便朱厚烈血洗夺位时,也未动张太后分毫。
他们之间,终究存着几分母子情谊。
纵然朱厚烈手刃太后亲子,这位深明大义的妇人竟未生怨怼。早在朱厚照暴毙时,她就已看透皇家宿命——连朱厚烈这等庶子都活得艰难,何况其他龙子凤孙?
在朱家宗庙前,张太后堪称贤媳典范。
她心中装的,从来只有朱氏江山。
见太后情绪激动,朱厚烈语气转柔:“母后,人各有志。朱厚照贪 ** 色,朕所求的却是四海归一、百姓安康。欲成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让杨首辅独掌朝纲确有利弊。但朕常需御驾亲征,若无强臣坐镇,如何震慑群臣?朝堂不稳,朕怎能安心开疆拓土?”
朱厚烈一番话让张太后陷入沉思。
她暗自思忖,眼前这位 ** 与当年的永乐帝确有几分相似。
永乐一生戎马倥偬,其赫赫战功在历代 ** 中罕有匹敌。如今朱厚烈同样醉心开疆拓土,若论军功,只怕永乐也要逊色三分。
但永乐胜过朱厚烈之处,在于征战之余仍能勤理朝政。反观朱厚烈常年离宫,政务难免荒疏。
好在这位天子还算明智,将朝政全权托付杨首辅执掌。此举虽有利处,隐患却也不小——自古 ** 鲜有赋予首辅如此大权者。
权柄过重易生异心,届时恐难制约。但朱厚烈偏偏反其道而行,他笃信杨首辅掀不起风浪。即便真有不测,他也有把握重掌大权。若果真阴沟翻船,那也是自己技不如人。
皇儿说得是,这江山既在你手,自然由你做主。张太后轻抚衣袖,哀家不过白劝几句,既然无用,也不必多费唇舌。
她顿了顿,终是忍不住提醒:只是皇上需谨记,刚极易折。说罢竟觉释然——连当事人都不在意龙椅,她又何必庸人自扰?
能安居太后之位已属万幸,朱厚烈的事,终究不便多管。
皇上此番前来,想必另有要事?张太后忽然话锋一转。
好的,
御书房内,朱厚烈放下手中奏折,对端坐一旁的张太后说道:母后,儿臣有件事要与您商议。
皇儿但说无妨。
儿臣欲册立皇妃。虽是初次纳妃,但礼数不可废,需得隆重操办。
听闻皇帝要纳妃,张太后顿时精神一振。
如今这后宫确实太过空寂。
对皇室而言,延续血脉乃头等大事。
尤其像朱厚烈这般动辄御驾亲征的 ** 。
这般行事,谁知何时会马革裹尸?
留下子嗣实属必要。
张太后暗自思忖,以皇帝现状,更该早日立储。
待太子年岁稍长,便可逐步接管朝政,不必再将大权尽付杨首辅之手。
想到此处,张太后眉开眼笑:不知皇儿相中哪家闺秀?
前朝汝阳王之女,敏敏·特穆尔。朱厚烈答道。
听闻是蒙元贵女,张太后顿时眉头紧蹙。
显然对外族女子颇为排斥。
虽无法阻拦皇帝纳妃,但若诞下皇子是否立为太子,还需从长计议......
平定蒙元后,朱厚烈未行屠戮之事。
如今蒙元虽改旗易帜,权柄仍握在旧贵族手中。
对此结果,蒙元各部尚能接受。
然此非常久之计,朱厚烈断不会将云州权柄永付外族。
云州乃新拓疆土,朱厚烈极为重视,誓要治理得当。
若攻占云州却治下无方,他国百姓必生抗拒之心。
倘若朱厚烈能将云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那么别国百姓即便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至少也不会强烈抗拒,甚至可能心生向往。
眼下局势未稳,这些蒙元旧臣自然要暂且留用。毕竟朱厚烈正值用人之际,待日后人才充裕,再逐步更替也不迟。
汝阳王既已归降,赵敏也未曾生出事端,坦然接受了蒙元的 ** 。她本就对朱厚烈暗藏情愫。
此刻朱厚烈走到赵敏跟前,直言欲纳她为妃。赵敏怔然抬眸:你当真要娶我?
莫非你不情愿?朱厚烈含笑反问。赵敏嫣然一笑:陛下乃九五之尊,臣妾求之不得。
……
翌日,宫中张灯结彩,朱厚烈大办纳妃典礼,让赵敏享尽荣光。是夜红烛高照,深宫再添旖旎。
……
半月转瞬即逝,朱厚烈将朝中事务安排妥当,这日正欲启程前往云州筹备伐宋事宜,西门吹雪却突然回宫复命。
朕命你护卫蓉儿,为何擅自返回?朱厚烈沉声问道。
禀陛下,黄姑娘那边出了些状况。西门吹雪垂首禀报。
朱厚烈眉头一皱:何事?
西毒欧阳锋携其侄前往桃花岛提亲,此事......
未等他说完,朱厚烈扶额叹道:区区欧阳锋,你一剑了结便是。
黄岛主对此事极为重视,属下不便越俎代庖。西门吹雪肃然应答。这般家事,确非外人可轻易插手——毕竟黄蓉是天子红颜,桃花岛主更是......
黄老邪对此事颇为赞同,黄蓉只得请西门吹雪告知朱厚烈,看他如何决断。
朱厚烈仔细思量后认为,此时出兵攻宋并非上策。若推进太快,恐招致诸国联手对抗。况且元州局势未稳,贸然兴兵实非明智之举。
原本他计划以闪电战速取大宋,但如今突发变故——毕竟事关妻子安危,他不能置之不理。权衡之下,朱厚烈决定暂缓攻宋计划。
大宋虽国力衰微,但武林高手如云,其中不乏忠义之士,必将成为阻碍。正好借机先会会大宋武林人士!他暗自盘算。
时值二十年一度的华山论剑将至,欧阳锋已开始兴风作浪。既然对方胆敢算计自己夫人,朱厚烈决意出手。
当 ** 便携邀月怜星启程赴宋。入境后直取桃花岛。数日航行后,但见岛上桃花灼灼,景致绝佳。黄老邪倒是会享福。朱厚烈心道。
登岛后,邀月怜星立即察觉异样:公子,这片桃林暗藏阵法。为掩人耳目,二人改称朱厚烈为公子。
望着眼前的桃林,朱厚烈一眼便看出这片桃林非同寻常。
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堪称世间罕见的全才。他不仅武功独步天下,更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就连农田水利、经济兵略也无所不通。如此完美的人物,实在令人叹服。
朱厚烈望着桃林微微一笑,朗声道:
三人踏入桃林后,阵法立刻启动。这迷阵暗藏玄机,极难 ** 。虽然朱厚烈武功胜过黄药师,但对这些奇门遁甲之术并不擅长。于是他选择最直接的方式——以雷霆之力开道,硬生生轰出一条路来。
爹爹,我说得没错吧?朱哥哥肯定能破您的八卦阵。黄蓉得意地对黄老邪说道。
黄老邪冷峻的面容微微抽动,沉声道:没规矩!显然对朱厚烈毁坏他精心栽培的桃林十分不满。
一路披荆斩棘,朱厚烈终于看见一座建筑,黄药师和黄蓉正坐在门前。黄蓉兴奋地挥手:朱哥哥!这边!
见到活泼可爱的黄蓉,朱厚烈脸上露出笑容。他正要带着邀月怜星上前与黄蓉相拥,却被黄药师拦住了去路。
朱厚烈明白,这位准岳父对他并不满意。但他丝毫不惧,恭敬地拱手行礼:小婿朱厚烈,拜见岳父大人。
小子慎言!谁是你岳父?黄药师冷着脸呵斥道。
朱厚烈面带笑意,语气从容:朕与蓉儿已有夫妻之实,黄前辈自然就是朕的岳丈大人,大明的国丈。
面对黄药师,这位年轻 ** 依旧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作为九五之尊,无论是权势还是武学造诣,他都远胜对方。
黄药师冷眼相对:小子,你的名号老夫早有耳闻。大明皇帝,号称文治武功冠绝当世。以蓉儿的身份,确实算是高攀。
但我黄药师嫁女,从不看重门第。就算你权倾天下、武功盖世,我说不嫁就是不嫁!
原来黄蓉早已将朱厚烈的事告知父亲。这位素来疼爱女儿,见不得她受半点委屈。在他看来,女儿若是嫁给寻常人家反倒省心,至少无人敢欺负她。
可朱厚烈贵为大明皇帝,性格强势霸道,武功深不可测,后宫更是佳丽如云。黄药师担心女儿入宫后会遭冷落,到时候即便他想为女儿出头,面对这位武功超群的 ** 也是无能为力。
按常理,皇帝想要的女人无人能拒。若朱厚烈是大宋君主,莫说要娶黄蓉,就是要掘他亡妻之墓,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所幸朱厚烈是大明皇帝,在大宋地界还做不得主,此事尚有转圜余地。
朱厚烈心知肚明,虽然黄药师表面强硬,实则并非不愿嫁女。
东邪性情乖张,此刻要迎娶黄蓉确实不易。
以朱厚烈的实力,强娶并非难事。
但他更愿两厢情愿。
黄药师所思所虑,皆因不愿草率嫁女,恐日后生变。
这桃花岛主对爱女的呵护,可谓无微不至。
黄岛主,朱某此番提亲,全凭诚意,绝非仗势欺人。
朱厚烈改了称谓,以示敬重。
他收敛锋芒,黄药师自然看在眼里。
空口说诚意,老夫却未见分毫。
黄药师摊开手掌:聘礼何在?
朱厚烈从容道:岛主乃世外高人,金银俗物岂入法眼?
故朕未备这些。不过朕脑中记有无数秘籍。
喜欢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