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第二天,床头的闹钟八点整准时响起。
詹晓阳翻身起床,他昨晚做了可是一个好梦。他梦见老了的他和刘小惠出去周游旅行。
他们去了湖南韶山、去了山东淄博、去了大美四川、去了重庆、还去了贵州,他们携着手准备进场去看村超比赛时,闹铃响了,诶诶……
昨天,邱风良跟他说了,今天老家县城就读师范学校的几位老同学要来潮城玩,将在卫校下车,詹晓阳先去接待她们。
洗漱时,詹晓阳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今天,他要作为城里人接待家乡伙伴,这个念头让他既兴奋又忐忑。
来到校门口,发现刘小惠已经等在那里。她穿着浅灰色上衣,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见詹晓阳过来,轻轻挥了挥手。
“来,给你,还没吃早餐吧。”待詹晓阳走进身,刘小惠递给他平时爱吃的黑糖包子。
谢谢,他们到了吗?詹晓阳边咬着面包边说。
刘小惠摇摇头:应该快到了,走,我们去校门口。
两人站在校门口,詹晓阳把今天的旅游指南跟刘小惠说了一遍——这是昨天特意去楼上问了师兄的,重点标记了几个景点:西湖、开元寺、湘子桥。
“你……你今天真好看。”詹晓阳小声说道。刘小惠红着脸,轻捶了刘晓阳的后背。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一辆黄色的士在门口停下,四个熟悉的身影跳下车,东张西望。詹晓阳的心猛地一跳——是詹彩虹还有詹丽、詹文秀和刘芳!詹彩虹是原来中学的班长,跟詹晓阳同村。虽然才一个月不见,她们似乎都变样了,穿着也比在村里时髦许多。
晓阳!詹彩虹第一个看见他,挥手大喊,这儿!
乡音入耳,詹晓阳眼眶一热。他快步迎上去,和詹彩虹握了握手,而女生们紧紧的抱在一起。詹丽还是那么瘦,但剪了时髦的短发;刘芳穿着红色羽绒服,比初中时漂亮多了;她父亲在镇上开杂货铺,算是同学里家境最好的;而詹文秀的父亲则是小学校长,前世里她和詹京明,也是詹晓阳的铁杆好友结成了夫妻。
晓阳,詹彩虹捶他肩膀,城里水土养人啊,白净了!
他跟詹彩虹同村,从小一起长大,自然熟悉。詹晓阳记得上一世里,詹彩虹毕业后就去了深圳关外的一所小学任教,好像没过多少年就当了校长。
小惠,你也漂亮了呀,晓阳有没有照顾好你。”刘芳还是一贯的爽朗,她亲热的挽住了刘小惠的手臂。
刘小惠腼腆地点头。
寒暄中,詹晓阳注意到同学们的目光不断往校园里瞟。他挺直腰板:走,进去看看吧。
他带着大家登记入校。漫步校园时,詹晓阳惊讶于自己竟能如数家珍:这是教学楼,那是实验楼,远处建筑是大礼堂......一个月前还让他晕头转向的校园,如今已刻进脑海。
经过食堂时,詹晓阳特意指给同学们看:比我们初中食堂大十倍,有六个窗口。
菜贵吗?詹丽最关心这个。
还行,詹晓阳算了算,不过,我们经常到外面吃。
刘小惠带着大家来到了她的宿舍,让大家就坐,詹晓阳给大家倒了开水。稍坐休息,詹晓阳便起身,准备带大家前往下一站。
离开卫校,一行人前往农机学校找邱风良。穿过两条大街就到了,詹晓阳熟门熟路地带他们抄近道——一个月前他还要靠问路,现在连哪个路口有包子铺都一清二楚。
邱风良早就在校门口等着,一见他们就飞奔过来。这个在初中时总跟詹晓阳一起的伙伴,如今穿着印有农机校字样的工装,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
农机校比卫校更粗犷,操场边停着几台拖拉机,库房里传来金属碰撞声。邱风良带他们参观实训车间,指着一台拆开的发动机讲解,专业术语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风良,詹彩虹感叹,你说话像个工程师了!
午饭又是在外面的小食店解决的。邱风良请大家吃牛肉粿条,豪气地给每人加了个煎蛋。饭桌上,同学们争相分享各自学校的趣事——老班长詹彩虹说师范的语文老师能背整本《红楼梦》;詹丽演示刚学会体育课的军体拳;刘芳则抱怨师范的女生宿舍十点就熄灯;詹文秀还跟初中时一样,话不多。
晓阳,詹丽突然问,潮州有什么好玩的?
詹晓阳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折叠的旅游指南:我规划了路线,先去西湖,然后开元寺,最后湘子桥。
导游啊!邱风良打趣,收费不?
说说笑笑间,午饭结束。邱风良就带着大家来到了潮城师范学校。这两个学校不行也就20多分钟就能到。
潮师的詹晓娜和邱丽文此时也等候在校门口。一行人一见面,又是一翻热情相拥,甚至激动的热泪盈眶。
在潮师没有多停留,大家开始出发游玩。
第一站是西湖公园。元旦的西湖游人如织,湖面游船荡漾,岸边梅花初绽。詹晓阳拿着旅游指南,边走边讲解:西湖其实是韩江古河道,唐朝就有了......
等等,詹丽掏出傻瓜相机,站那儿,我给你拍张导游照!
詹晓阳被迫站在西湖胜景石碑旁,僵硬地微笑。同学们起哄让他摆个专业导游pose,他只好学着蔡老师讲课的样子,一手捧书一手指向远方。这个动作逗得大家大笑,却意外拍出了他迄今为止最自然的照片。
走过九曲桥时,詹晓阳讲起民间传说——古时有书生在此偶遇仙女,后来考中状元。刘芳听得入迷,非要在这多拍几张照。
晓阳,老班长悄悄拉他,你现在懂得真多。
詹晓阳一怔。这些知识有的是临时抱佛脚,从旅游指南和师兄师姐那里听来的;有的是凭着前世的记忆。但在同学们眼中,他似乎已经成了潮城通。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他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板。
开元寺是第二站。踏入山门,肃穆气氛立刻笼罩众人。詹晓阳压低声音讲解:这是唐代古刹,有一千三百年历史了......
殿前香炉青烟袅袅,古柏参天。同学们跟着游客队伍参观大雄宝殿,詹晓阳突然注意到刘芳虔诚地跪拜祈祷。后来她悄悄告诉詹晓阳,是在为生病的奶奶祈福。
离开开元寺已近三点。詹晓阳带大家抄近路去湘子桥,穿过牌坊街时,飘来的香气让所有人走不动道。
腐乳饼!詹晓阳像老饕般宣布,潮城三宝之一,必须尝尝!
老字号饼店前排着长队。詹晓阳挤进去,用生涩但流利的潮汕话买了两盒。腐乳饼咸香酥脆,咬下去满口生津。同学们狼吞虎咽,詹晓阳却小口品尝——这味道让他想起母亲做的米糕,同样的咸甜交织,只是更精致些。
你不吃?刘芳见他只吃了半块。
给你们,詹晓阳把剩下的饼分出去,我常吃。
这个小小的慷慨举动,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在凤凰山,好吃的总要抢着吃;而现在,他学会了分享,甚至享受作为东道主的慷慨。
湘子桥是最后一站。走上这座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时,夕阳正洒在江面上,将十八梭船染成金色。詹晓阳站在桥中央,像个真正的导游那样讲解:这座桥始建于南宋,十八梭船廿四洲,一里长桥一里市......
等等,詹丽再次举起相机,这个景绝了!
这次詹晓阳没有僵硬。他自然地靠在桥栏上,手指向远处的广济楼,仿佛那里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围着他,夕阳给所有人镀上金边,像幅古典油画。
那是什么?詹丽指着桥上问。
这是生铁牛,古代智慧,目的是为了镇大水的。詹晓阳解释着。
“走,我们到前面的冷饮摊喝点果汁,顺便休息下。”詹晓阳指了指桥边。
一行人找椅子坐下,詹晓阳分别给大家点了西瓜汁和芒果汁。喝着果汁,江风吹过,很惬意。
“你们知道吗,我中秋回老家过节,也探望了我们的班主任爱燕老师,她很挂念大家。”老班长喝着西瓜汁幽幽的说,“爱燕老师也在惋惜,我们九班59个学生,竟然有24人出来读师范和中专,而我们这24人的成绩,几乎是最好的;虽然她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奖励,但是为我们没有上高中再考更高的学府而可惜。”
“爱燕老师,有心了。”邱风良接道。
同学们一阵嘘叹。
夕阳西沉,该送同学们去车站了。回程路上,大家不约而同放慢脚步。刘芳买了潮城刺绣送给詹晓阳和刘小惠;詹丽把剩下的胶卷全拍了合影;老班长则塞给詹晓阳一个信封:初三九班的照片,大家都有。
车站前,王牌詹丽突然抱住詹晓阳:谢谢导游,下次来师范找我们!
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让詹晓阳手足无措。在凤凰山,男女同学连说话都很少,更别说肢体接触。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轻轻回拍詹丽的后背:一定去。
大巴启动时,同学们挤在车窗前挥手。詹晓阳站在原地,直到车尾灯消失在街角。他打开信封,里面是初三毕业照——五十多个青涩面孔,他站在最边上,表情拘谨。照片背面写着日期:1995年6月15日。
仅仅四个月,照片里那个怯生生的少年,已经能带着同学畅游潮城,讲解古迹历史,甚至熟练切换方言。这种变化,连詹晓阳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回校路上,刘小惠轻声说:相聚的时光太短暂了。
詹晓阳摇了摇头:就是呀,来去匆匆,人生本如此。他指着路边的牛肉丸摊,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走……
热腾腾的牛肉丸下肚,疲惫全消。回校的路只需10来分钟,两人无言默默行走,偶尔肩碰了肩也是尴尬的分开身。
“昨晚睡的好吗,有没有害怕。”詹晓阳先打破沉静。
“挺好的,很快就睡着了。”刘小惠轻快的回答。“你呢?”
“我也睡得挺好,还做梦了。”詹晓阳顺势推了推眼镜。
“做什么好梦啦。”刘小惠停下了脚步。
“我梦到我们变老了,然后一起搀扶出门去游山玩水。”詹晓阳如实回答。
“乱讲……”刘小惠握起拳头,追着詹晓阳喊打。
“真的,骗你是小狗。”詹晓阳边跑边说。
两人就这样嬉闹着,不一会就回到了学校。
“回去你好好休息。”到了女生宿舍楼了,詹晓阳驻足说道。
“你也是,今天辛苦了。”刘小惠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
詹晓阳目送她上了楼,也转身往宿舍里走。
宿舍里,很多舍友已经回来了,又恢复了平时的热闹。
黄朝彬正躺在床上听歌。见詹晓阳进门,扔给他一包汕头牛肉脯:我妈让带的。
詹晓阳道谢,把班级照片放进抽屉。洗漱完毕,他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同学们惊叹的眼神,湘子桥上的夕阳,以及相聚的温度。这些片段在脑海中闪回,像部温馨的电影。
他摸出日记本,写下:今天当了导游,原来我已经认识潮城这么多地方。同学们说我变了,但我知道,山里的根还在。只是在这片新土壤上,长出了不一样的枝芽。
合上日记,詹晓阳关上台灯。月光透过窗帘,在窗前洒下一片银辉。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