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李渔府中的宋河,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一连串密集的系统提示音。
【来自宋德的鄙夷+8!】
【来自宋小宝的幸灾乐祸+9!】
【来自宋家族学差班学子的负面情绪+37!】
宋河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然的微笑。
看来,自己和王先生的离开,让这群小屁孩很开心嘛。
就在差班的学子们弹冠相庆之时,教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周老夫子背着手,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
喧闹的教室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大气不敢喘一口。
周老夫子走到讲台前,冷冷地说:
“从今天起,这个班,由我来教。”
学子们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周老夫子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王秀才心慈手软,带出来的都是些废物。我不一样。”
“宋家的规矩,能者上,庸者下。”
他伸出五根手指。
“从下次月考开始,每次淘汰的名额,从三个,涨到五个!”
“直到这个班,只剩下十个人为止!”
“听明白了吗?!”
整个教室,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学子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五个!
每次淘汰五个!
这简直是要他们的命!
短暂的死寂之后,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哀嚎。
“怎么会这样?”
“五个……完了,我死定了!”
“都怪那个宋河!要不是他跟王秀去跟周老夫子作对,怎么会变成这样!”
“对!都怪他!他自己走了,却把我们给害惨了!”
【来自宋德的怨念+19!】
【来自宋小宝的恐惧+23!】
【来自宋家族学差班全体学子的滔天怨念+188!】
宋河脑中的系统提示音,继续疯狂刷屏。
他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周老夫子,真是个好人啊。
……
青州府通往府衙的官道上,一顶八抬大轿正在平稳前行。
知府卢炳章正坐在轿中闭目养神,思考着如何向朝廷汇报今年青州的考课。
就在这时,轿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护卫的呵斥声。
“站住!知府大人在此,何人冲撞仪仗!”
“烦请通报!学生乃李探花府上家仆,有要事求见知府大人!”
李探花?
卢炳章的眼皮猛地一跳,立刻扬声道:“让他过来!”
很快,一个气喘吁吁的仆从被带到了轿前,隔着轿帘,将李渔的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我家老爷说了,他愿出山执掌官学,只是……只是要带两个人一同前往。”
轿帘内,卢炳章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喜悦。
成了!
他竟然真的说动了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
这绝对是他出任青州知府以来,最大的政绩!
至于带两个人?
这算什么条件!
卢炳章心中狂喜,恨不得现在就掉头回去,给恩师磕一个。
以李探花的名望,别说带两个人,就是带二十个,组建一个教习班子,他都敢当场拍板答应!
“好!好!好!”
卢炳章连说三个好字,声音都有些颤抖,“你速速回去禀报李老先生,就说本官答应了!所有条件,本官全都答应!请他明日,不,本官明日亲自登门,与他一同前往官学!”
得到肯定的答复,那仆从不敢耽搁,立刻快马加鞭,返回李府。
李渔在书房中听完仆从的回报,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看向一旁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儒衫的宋河与王秀才,温和地笑了笑。
“事情妥了。你们且先回宋家收拾行装,明日一早,老夫会派车来接你们。”
他想得十分周到,甚至没有让两人自己走回去,而是直接吩咐下人备好了府上的马车。
“这……这如何使得!”
王秀才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坐李探花府上的马车回宋家?他做梦都不敢想。
“无妨。”李渔摆了摆手,“去吧。”
……
宋家大宅,坐落在青州城外的半山腰上。
家主宋缺的书房内,他正听着管家的汇报。
“家主,山下来了一辆马车,看那样式和徽记,好像……好像是李探花府上的。”
“什么?!”
宋缺“霍”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摔在地上。
李探花府上的马车?来宋家做什么?
难道是看中他宋家乃青州望门,特来指教?
他宋家这是要发了!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声道:“快!快去请周老夫子!还有二房的宋山、三房的宋海,让他们都到门口,随我一同迎接!”
不一会儿,宋家几位头面人物,以家主宋缺为首,身后跟着脸色同样凝重的周老夫子等人,急匆匆地赶到了大宅门口。
他们整理衣冠,排成一排,恭恭敬敬地站在石阶下,等待着那辆缓缓驶来的华丽马车。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马车停稳了。
车夫跳下车,恭敬地掀开了车帘。
宋缺脸上立刻堆起了最谦卑恭敬的笑容,正要上前行礼。
然而,下一秒,他脸上的笑容就彻底僵住了。
从车上下来的,不是什么白发苍苍的李老探花。
而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穿着一身破旧儒衫,神情局促不安的王秀才。
紧接着,另一个少年也跳下了马车,神色淡然,仿佛只是出门赶了个集。
是宋河!
怎么会是他们两个?!
宋缺、周老夫子、宋山、宋海……所有前来迎接的宋家人,全都石化在了原地。
他们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李探花府上的马车,为什么会送这两个被他们赶走的人回来?
“王……王长明?宋河?”
宋缺的声音干涩无比,他艰难地开口,“你们……这是……”
王秀才冷哼一声。
宋河上前一步,坦然地迎向宋缺震惊的目光。
“回家主的话,学生昨日偶遇李老先生,作了首诗,侥幸得了老先生青眼。”
“李老先生如今受知府大人之邀,出任青州官学山长,他老人家觉得学生尚有可取之处,便邀学生一同前往官学就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侧身指了指身后的王秀才,补充了一句。
“哦,对了。李老先生觉得王先生人品贵重,也一并邀请他,去官学担任教习。”
喜欢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