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细微的、由两种原白色交织而成的条纹,像平静湖面上被微风拂出的第一道涟漪,打破了绝对的单调,也为这片原本只存在于“当下”的编织,引入了时间的维度。之前的平针是一片无始无终的雪原,而此刻,这隐约的条纹则像树木的年轮,记录着编织的进程,标记着材料与选择的更迭。
林晚并没有刻意去规划条纹的宽度或间隔。她只是跟随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当感觉手中的线团即将用完,或者单纯觉得需要一点变化时,便自然地换上另一种色调或粗细的线。有时,她会连续织上十几行才更换,形成宽厚的色带;有时,只织几行便切换,创造出细密如丝的纹理。这种切换完全依赖于她此刻的手感与心境,充满了即兴与不确定性。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选择,使得织物上的条纹呈现出一种天然的、呼吸般的韵律。它们不规律,却和谐;不刻意,却充满意图。这片原白色的织物,不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像是一份记录了她内在状态变化的、可视化的日记。
编织的过程,也因此增添了新的乐趣。她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切换”,期待看到不同质感的线如何相互作用,期待那新的条纹会为整体带来怎样的微妙改变。她的冥想状态并未被破坏,反而因为这份轻柔的、创造性的期待而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周韵提供的线团颜色逐渐增多,虽然依旧保持在原白、米白、燕麦色、浅灰褐等中性色系之内,但色彩的层次已然丰富起来。林晚像一个谨慎的画家,只用最克制的调色板,却通过线条的粗细、密度和排列组合,探索着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她手中的织物,渐渐变成了一幅用羊毛绘制的、极简主义的抽象画,充满了高级的质感和耐人寻味的细节。
她依然没有去碰那本阿兰花样图册。她感觉自己正走在一条更本质、也更属于她自己的道路上。那些复杂的花样,像是别人谱写好的宏伟乐章,而她此刻所做的,更像是用自己的声音,哼唱出一首独一无二、不断演变的心曲。
一天,周韵外出购物回来,带回了一小束干燥的、颜色柔和的染草——或许是洋甘菊,或许是艾蒿,带着田野和阳光的干净气息。她没有多解释,只是将染草放在客厅一个敞口的陶碗里,让那自然的草木香悄然弥漫。
这香气与羊毛的温暖气息混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更加质朴、安宁的氛围。林晚在编织时,呼吸着这淡淡的草木香,感觉自己的手指也仿佛沾染了自然的灵气,编织出的条纹似乎也带上了更柔和、更有机的韵味。
她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颜色和粗细上做文章。她尝试着偶尔在平针中,极其谨慎地加入一针“上针”。在整片下针(平针的正面)的海洋中,这一针上针会形成一个凸起的小点,像乐章中一个意外的重音,打破了完全的平滑,却让触感和视觉都变得更加丰富。
她又尝试着在某一行,用更松的力道编织,形成一行略微镂空、透气的行隙,如同乐句中的一个换气口。这些微小的、实验性的“变异”,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控制在整体和谐的范围之内,如同在宁静的湖面投下几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恰到好处,增添了动感,却未扰乱宁静的本质。
她的编织,已经从一种被动的冥想,进化成了一种主动的、充满探索乐趣的创造性对话。她与材料对话,与条纹的韵律对话,与当下那一刻的心境对话。
周韵看着她手中那件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呈现出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眼神中的赞赏愈发深厚。她知道,林晚找到的,并非一条学习编织技术的常规路径,而是一条直通创造核心的密径。她不是在模仿,而是在发明一种属于她自己的、基于深度感知与内在节奏的编织语言。
当那片织物已经增长到足够做一件小坎肩或者一条大围巾的尺寸时,林晚停了下来。她将它举在眼前,仔细端详。
原白、米白、燕麦、浅灰褐……各种温和的中性色以宽窄不一的条纹交替出现,其间点缀着零星的上针凸点,穿插着几行松动的透气行隙。它整体呈现出一种高级的、宁静的灰调,但仔细看去,却充满了精妙的细节和微妙的动态。
它不张扬,却极具存在感。
它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它像她一样,外表平静,内里却蕴含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关于挣扎、领悟与重生的深厚历史。
她将织物轻轻抱在怀里,感受着它的温暖和柔软,也感受着它沉甸甸的、由时间和专注凝聚而成的分量。
这件作品,没有名字,没有既定用途。
但它完整地记录了一段从平针的冥想到条纹的韵律、从绝对静止到微妙动态的心灵旅程。
周韵走过来,用手摸了摸织物的质感,点了点头。
“可以收针了。”她轻声说。
林晚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清澈而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这一阶段的旅程,即将圆满。
而下一段路,无论是否与阿兰花样有关,她都已然准备好了。
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造的韵律。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完)
《蚀骨危情:总裁的赎罪囚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蚀骨危情:总裁的赎罪囚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蚀骨危情:总裁的赎罪囚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