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她便领着安平和安和到了河边。
她让安平用从灶房翻出来的旧竹筐和破布,缝缝补补,扎成个简易渔网。
自己则折了根细长树枝,把一头削尖,站在浅水里,试着叉鱼。
可这活儿显然比想的要难。
鱼儿滑不溜秋,几次都从她树枝下溜走。
最后还是安平手快,拿着那简陋的渔网往水草边猛地一搂,竟真捞起一尾巴掌大的鲫鱼,还有几条手指长的小杂鱼。
“阿姐,捞着鱼了!”安平兴奋得喊出声,手忙脚乱地去按。
许安和也激动地凑过去帮忙。
收获虽少,却足够让三个人高兴半天。
许安宁叮嘱他们用破篓子把鱼装好:“等会儿回去,熬鱼汤喝。”
只是她又犯了愁,眼下炖鱼汤连盐巴都没有,更别说其他调味料了。
直接炖的话土腥味确实很重。
趁着天气好,她决定沿着河岸往上游人迹更少处走走,看看是否有更多发现。
如果能发现些野葱,茱萸之类的能够去腥味最好。
安平安和自然是紧跟其后。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河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形成一片稍显开阔的回水湾。
而映入眼帘的景象,让许安宁呼吸一滞。
只见一小片荷叶长得亭亭玉立,虽然荷叶略显残败,但依然能想象夏季荷花盛放的景象。
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淤泥里高高擎起的莲蓬大多已经干枯发黑,里面的莲子显然早已被村民采摘殆尽。
而在原主的记忆里,这片野荷塘存在很久了。
村民们年年夏季借着筏子来采莲子,那时候这里的水能漫过腰身。
可在秋季的时候,水位退了下去,却从未有人想过要挖取淤泥里的莲藕!
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美丽的花朵下面,还藏着如此丰美的食材。
“阿姐,是荷花。”许安和指着水面说。
“嗯,是荷花。”许安宁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声音尽量保持平静,“它的根茎,埋在泥巴下面,叫做莲藕,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既能当菜,也能煮汤,还能做成顶饿的粉。”
许安平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一片淤泥,难以置信:“泥巴下面?好吃?”
他无法理解。
“对,泥巴下面。”许安宁肯定地点头,一个绝妙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莲藕不仅能丰富餐桌,关键是、它能制作藕粉。
心里粗略计算一番,莲藕当菜卖,目前还不知道市面上有没有。
如果按菜的价格来卖,一节能卖两文钱、以现在的情况怎么看也不划算。
这东西很难挖,自己也不能大量的供应,所以得换种方式呈现。
藕粉!
如果做成藕粉的话,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
这东西放得住,拿起来也方便,装在篮子里背在路上,不占地方也不沉。
冲的时候更省事,舀一勺搁碗里,滚烫的水一冲,搅几下就成了。
养分也足,老人吃了好消化,小孩吃着也养人......
更重要的是,它最终是雪白的粉末状,只要她自己不说,外人根本猜不透这细腻的粉末究竟是用什么珍贵原料做出来的。
这简直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适合她用来打开市场、换取第一桶金的秘密武器!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
挖藕是个辛苦活,而且不能白天进行,太扎眼。
必须夜里悄悄来。
“平哥儿,和姐儿,记住这个地方。”她低声对弟妹说,“这是我们发现的宝贝,不能告诉任何人。等天黑了,阿姐再来把它们挖出来。”
两个孩子虽然不完全明白,但看到姐姐如此郑重其事,都用力地点点头,小脸上充满了秘密任务的紧张和兴奋。
许安宁心里还惦记着调味料的野葱,她在山脚边上仔细地摸寻,总算找到了一小撮。
眼看着太阳越升越高,也有些饿了,先做罢。
她心里想着,等下午得上山再去寻摸寻摸。
三人带着那几条小鱼回到了家。
晌午,许安宁用那条最大的鲫鱼炖了汤。
汤熬得奶白奶白的,虽说只撒了把野葱,滋味不算顶好,还带着些河鱼的土腥气。
可这口鲜味,还是让姐弟三个吃得几乎要把舌头都吞下去。
到了下午,许安宁便开始琢磨更实际的事儿。
这藕粉若是制成自家吃,原味倒也无所谓。
若要拿出去卖,在这糖比什么都金贵的年景,哪怕只是一丝甜味儿,都能让这吃食招人喜欢不少。
若没了甜头,藕粉的滋味怕是要减半。
眼下,不论是饴糖还是砂糖,都是精贵东西。
她得寻个能代替糖的东西。
头一个想到的便是甘蔗,可手头又没有榨汁熬糖的家什,实在费劲……
“平哥儿,和姐儿,咱们上一趟山。”她拿定了主意,不仅要去找些甜头,还得顺带找几样她心心念念的调味料。
许安宁让安平提上早上抓鱼用的破篓子,还有那根削尖了的硬木棍。
许安和则挎着个小布包,紧紧挨在姐姐身边。
“安平,你在前头走,留心脚下的蛇虫,记得先用棍子拨一拨草棵子。安和,你跟紧我,别乱跑,也别随手乱摸。”
两人齐声应下,三人锁好篱笆门,便朝着屋后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林走去。
走在窄窄的小路上,许安宁望着远处的山峦,心里头对这片天地却没什么清晰的认知。
原主的记忆里,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清河镇了,连这镇子归哪个县、哪个府管,都全然不知。
世界究竟多大?
如今是什么朝代?
这些对原主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
她全部的天地,便是这小河村、清河镇,以及周遭这些既养活人、也困住人的田地和山峦。
这对许安宁来说,是种束缚,但也让她把心思更专注在了眼前的路。
“咱们就先在山脚和矮坡这一带转转,别往深处走。”许安宁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
越往山脚走,草木越是茂盛。
空气里湿漉漉的,混杂着泥土的潮气、腐烂叶子的味道,还有各种草木交织的复杂气息。
鸟叫声叽叽喳喳,显得这山林愈发幽静深邃。
原主的记忆中,对深山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都说山里有野猪、长虫,甚至还有会伤人的熊瞎子。
这时,安平惊喜地发现灌木丛中一簇簇红果,他指向那边,高声叫道:“阿姐,快看,好多野莓!”
但小手始终规规矩矩地收着,并未贸然去摘。
许安宁凭着现代的记忆解释道:“这叫栽秧泡,熟透的倒是酸甜可口,只是性子偏寒,不可贪多。”
她拈了一颗熟得发紫的果子送入口中,那熟悉的酸甜滋味在舌尖化开:“摘些回去吧,给你们当零嘴正好。”
安和开心的专挑那些低处的莓果,用指尖轻轻捏下。
喜欢吾家厨房有点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吾家厨房有点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