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回到家中,坐在桌前,点亮油灯。她摊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仔细罗列目前所知的线索。写着写着,她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与谣言有关的地方。看着纸上写下的地址,邱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自语道:“不管有多难,我都要去试一试。”说罢,她吹灭油灯,早早睡去,准备明日一早便去探寻真相。
第二天天还未亮,邱清便起身,简单洗漱后,匆匆出门。然而,当她赶到那个地方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一些纸张,邱清捡起几张查看,上面的信息杂乱无章,似乎是有人故意销毁证据。她心中一阵失落,但很快又振作起来,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放弃。
回到家中,邱清坐在桌前,回想着老者的话,心中烦闷。她起身踱步,目光扫过书架上关于各地风土人情和商业贸易的书籍。突然,她灵感一闪,一个新的商业思路涌上心头。她想到这乱世之中,各国文化交融,人们对具有特色的物品需求或许很大,而本地丰富的原材料,正可用来制作手工艺品,若通过独特营销方式推向市场,说不定能打开局面。
邱清兴奋不已,立刻回到桌前,摊开一张崭新的羊皮纸,用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详细规划起来。她先列出本地现有的原材料种类,如色彩斑斓的丝线、质地细腻的陶土、纹理精美的木材等,又在旁边写下各种手工艺品的构想,如丝线可织成精美的手帕、陶土能烧制独特的摆件、木材可雕刻成小巧的饰品。接着,她思考起营销方式,打算利用各国往来的商队,将手工艺品带到不同国家展示售卖,同时在本地举办展销会,吸引达官贵人的关注。
规划好后,邱清一刻也不耽搁。她先来到城中最大的集市,这里人群熙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还有淡淡的尘土味。邱清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仔细挑选着原材料。她拿起一团丝线,手指轻轻捻过,感受着丝线的质地,放到鼻下轻嗅,确认没有异味后,才询问摊主价格。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她买下了几团满意的丝线。
随后,邱清又来到陶土售卖区。这里摆放着一堆堆不同颜色的陶土,邱清蹲下身子,用手抓起一把陶土,感受着它的湿度和细腻度,看着陶土从指缝间缓缓滑落。她与摊主交流着陶土的产地和特性,最终选定了几种优质陶土。
采购完原材料,邱清又马不停蹄地去寻找手艺精湛的工匠。她听闻城西有一位老匠人,擅长木雕,手艺远近闻名。邱清来到老匠人的住处,那是一间略显破旧的小院,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木材和半成品木雕。老匠人正在院子里专心雕刻一块木头,木屑纷飞,发出沙沙的声响。
邱清走进院子,说明来意。老匠人抬起头,上下打量着邱清,眼中透露出一丝怀疑。邱清赶忙拿出自己绘制的木雕设计图,详细地向老匠人介绍自己的商业计划。老匠人看着设计图,眼中渐渐露出赞赏之色。经过一番交谈,老匠人被邱清的决心和想法打动,答应参与她的项目。
之后,邱清又陆续找到了擅长刺绣的绣娘和精于陶艺的师傅。在寻找绣娘时,邱清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巷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绣娘的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摆放着许多绣品,色彩鲜艳,针法细腻。邱清与绣娘相谈甚欢,绣娘对邱清的计划也充满期待。而在寻找陶艺师傅时,邱清去了城南的窑厂,那里炉火熊熊,热气扑面而来,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邱清与陶艺师傅沟通许久,终于说服他加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邱清每天都奔波于工匠们的住处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她监督着原材料的质量,与工匠们探讨手工艺品的细节,虽然过程艰辛,但她的决心愈发坚定。工匠们被她的执着所感染,也都尽心尽力地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逐渐成型。绣娘绣出的手帕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老匠人雕刻的饰品,线条流畅,造型别致;陶艺师傅烧制的摆件,色彩绚丽,古朴典雅。邱清看着这些作品,心中满是喜悦和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商业成功的曙光。
然而,就在邱清满心期待地准备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店铺,打算再采购一批材料,却发现店铺气氛有些异样。供应商一脸为难地看着邱清,还未等邱清开口,便说道:“邱姑娘,实在对不住,以后我不能再给你提供材料了。”
邱清心中一紧,忙问:“这是为何?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供应商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有人给了我更高的价格,我一家老小还要生活,实在没办法。”
邱清愣住了,她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原材料的供应会出现问题。她试图说服供应商,承诺会给出更高的价格,但供应商只是摇头。邱清心中明白,对方恐怕是心意已决。
离开供应商店铺,邱清走在街头,心中五味杂陈。她看着手中拿着的几样样品,那精美的刺绣、细腻的木雕和绚丽的陶艺,仿佛在嘲笑她此刻的困境。风轻轻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吹乱了邱清的发丝,她却浑然不觉。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计划再次陷入危机,她该如何解决?邱清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
喜欢寒女重生:改乱世格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寒女重生:改乱世格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