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放心,世子的身体没什么问题,不如说,有些好过头了。”
“啊?”x2
段正淳和刀白凤两人,听到常笙的回答之后,都是十分惊讶。
“既然我儿身体康健,又怎么会出现刚刚那种状况,莫不是中了邪?
虚静法师,您看看要不要做个法事驱驱邪?”
“是啊,虚静法师,麻烦您救救我儿啊。”
“停!”
常笙抬手叫停了因为关心儿子而变得神神叨叨的两人,随后跟他们解释现在的情况。
“世子的身体很好,也没有中邪,他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是错练了内功心法,内力不受控制所致。”
段正淳懵了。“可我儿从未习武啊,我平时···”
话说一半,段正淳这才想起来,段誉不久前确实学了一身好武功,还戏耍了四大恶人。
段正淳见常笙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自己,暗自懊恼自己太过心慌,说话不过脑子。
但他脸皮厚,假装无事发生,毫不尴尬的转移话题。
“敢问虚静法师,我儿这个症状,可有什么办法能治?”
“很简单,找个人教导,让世子把这内功学全、学对了就是。”
“啊,那我没救了。”
段誉突如其来的插话,引起了段正淳夫妇的恐慌。
“誉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誉儿,你可别吓唬娘啊。”
段誉瘫倒在椅子上,神情凄惨。“这内功是和凌波微步一起得来的,我才学了两页,秘籍在前几天被抓去万劫谷的时候,就已经毁掉了。”
“啊这,你就没记下后面的内容吗?”
段誉摇了摇头。“我都是看一页,学一页,后面的···”
段誉沉默了,他总不能说自己的注意力全在果女图上了,根本没去注意心法吧。
人可以死,但不能社死,只能嘴硬自己没看过了。
常笙都被段誉的操作给惊呆了。
他只记得,原着里段誉的武功总是时灵时不灵,还以为是段誉学艺不精,谁知这倒霉孩子,竟然真的没学全。
看一页学一页,谁家好人会这么练功啊,这孩子是真的不怕死啊。
震惊过后,常笙想了想,给出了新方案。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这些时日,只要封住穴道不用内力,好好补一补武学常识,然后自废掉这门功夫就行了。”
段正淳一听还有办法解决,眼睛都亮了。
“不如让我用一阳指的内力,来为誉儿废了这内功。”
段正淳想的是,他们段家的一阳指,最有名的就是点穴和疗伤,用一阳指来废去段誉的内功,控制得当的话,不仅不会伤到段誉的身子,还能蕴养一波。
虽然有点费他自己的内力就是了。
常笙却是摇头拒绝了段正淳的提议,给段誉送内力,这是怕段誉死得不够快是吧。
但常笙换了个说法。
“不是小僧看不起王爷,世子这份内功虽然没修习完全,但质量却是天下一等一的,仅凭一阳指就想废掉世子的内功,小僧只能说王爷有些自不量力了。”
事关自家儿子···嗯,起码是他认为的自家儿子,段正淳也不在乎常笙言语间的奚落,只是担忧的问道。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誉儿他本就不通武学,若是自废武功,难免伤及自身啊。”
刀白凤也在一旁担忧的点头。
常笙也跟着点头。“办法是有,但王爷你都做不到。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世子受伤,如果小僧没诊错脉的话,世子最近应该是吃了什么宝物,血气充盈,他练功能快速入门,除去天资之外,也是托了这宝物的功效。
自废个内功而已,他又没学全,伤不到身体的。”
吃了宝物这个,还真是常笙自己诊断出来的,不是凭借着原着的记忆,所以给出的结果也不会出什么差错。当然了,能不能下定决心,就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常笙为什么非要段誉自废武功嘛!
说来奇怪,根据诊断,段誉在短时间内吸收了不少内力,又没有化解掌控的法子。虽然他的筋脉丹田被莽牯朱蛤强化了一波,但若是没人帮他点穴控制住内力,或是有别的顶级心法压制住这股内力,那他迟早会被这股不受控的内力弄到经脉尽断而死才对。
可原着里,段誉不仅没死,还当上了皇帝,活了好几十年。
【难道是,六脉神剑?】
···
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常笙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一般来说,越顶级的功法,就越是有限制条件,也更容易练出问题,加上习练的人少,所以江湖上最容易失传的,往往就是这种武学。
原因很简单,总有人喜欢对弟子留一手,要么不教,要么在秘籍中留后手。
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啊一下的就没了,后来人拿到秘籍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怎么练。
除非天赋异禀或者运气极好,否则就一个下场,错练武功,把自己弄死。
段誉现在是两种情况都聚齐了,无人教导,秘籍也不全,就这,他不死谁死。
可他活了。
常笙细细的想了一下,段家的一阳指是那种练用一体(练了自带练内功)的武学,六脉神剑作为一阳指的升级版,想来也有一样的。
“龟龟,段王爷你还真能做到啊。”
常笙之前没说的方法,就是去学一个同样顶级或者稍稍次一点的内功,用来压制残缺的北冥神功,然后慢慢的将其取代掉。
说段正淳做不到,是因为段家出名的武学是一阳指,这玩意儿并不算顶级,按照等级差,初学的一阳指,明显是压不住只学了一两页的北冥神功的。
但要换成六脉神剑,哪怕是初学,应该也够用。
原着里,段誉前期武功总是时灵时不灵的原因也找到了——他的内力几乎都是吸来的,自己没法掌控,六脉神剑只比残缺的北冥神功略高一点,只能压制这些内力不失控害死段誉,而无法完全控制外来的内力。
···
“法师说的是六脉神剑?”
“没错,据小僧的推断,六脉神剑应当能暂时压制世子体内的内力。
后续只要世子不再动用那残缺的内功,花费一两年,潜心精修六脉神剑,待内力完全被转化掌控,就不会再受那残缺的内功的影响,也不必废去这一身的内力。
当然了,为了防止意外,在内力未完全掌控之前,世子那凌波微步就先不要练了。”
常笙坐在段正淳的对面,把他对段誉现况的分析一一细说。
段正淳有些纠结,而一旁陪坐的刀白凤满脸的欣喜,段誉则是喜忧参半,脸色变来变去。
最终,段正淳叹了一口气。
“天龙寺藏有六脉神剑的消息,就连我也不知晓,也不知法师是从哪听来的。但按法师所说,六脉神剑乃是天龙寺的不传之秘,誉儿想学,怕是有些困难啊。”
“少林寺传承久远,藏经阁内记载的往事数不胜数,小僧不才,曾通读其中所有书籍。
作为一个医者,小僧只负责为患者看病开方,至于患者能不能照方抓到药,那只能看几位施主自己了。”
说罢,常笙也不理要发飙的刀白凤,起身走出了客厅。
要说救段誉,常笙确实是能救的,都不说他自身修炼的两仪气功,和他还给少林的的净琉璃身,光是少林秘传的易筋经、洗髓经,就能完美处理段誉的情况。
可他和段家都没什么交情,凭什么要帮段誉。
当然了,要是段正淳不介意常笙叫他岳父的话,这忙也不是不能帮。
···
说到易筋经,常笙刚才差点就压不住嘴角。
因为他想到了慕容博和萧远山两个大冤种。
关于易筋经、洗髓经这两个心法,有个事情现阶段少有人知——那就是它们都能化解、融合体内的异种真气。
常笙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为了防止那种,受伤之后接受多人内力疗伤,最后体内内力冲突,反倒被逼到死路的情况发生。
直到他开始研究少林诸多武学,莫名被方丈玄慈传授了易筋经、洗髓经之后才发现,少林寺的武学数量,其实是有修行上限的。
没有少林罗汉拳内力打基础的,只能专修一门,有就可以多修几门,想要多修多练,那只能学易筋经、洗髓经,统合内力,否则,越是多练多用,就死得越快。
因为少林寺的武功,基本都是练用一体的武功,内力在体内的运行路线基本都是固定的,只适合专精。
换个说法就是,它很难和其他武学的内力共存,多练的话,就会出现多种内力并行,却并无统属的情况。
因为都是自己的内力,它们也不会有明显的冲突,只是时间一长,身体就会莫名奇妙的出现各种暗伤——用不同的武学时,同一条经脉里的内力却各有动静,不出内伤才有鬼了。
和扫地僧说的读佛经化解戾气没半毛钱关系,读佛经只会增加练功人对武学的理解,增加武学上限。
否则人鸠摩智还是护国法王呢,读的佛经难道不多?最后还不是落得一身暗伤。
还好他明智,练的从来都是自己创造修订的内功。
···
言归正传,常笙之所以继续留在镇南王府,还这么热心的为段誉诊治,不是出于什么见鬼的医德,而是常笙看上了凌波微步这门罕见的动功。
常笙新修的两仪气功,好用是好用,就是修行太麻烦了,只能打坐修炼。
在少林寺的时候还无所谓,凭他的贡献,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到死,也不用多做什么,只用打坐禅定,顺带修炼就好了。
可出来就不同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挺多的,时常会打断自己的修炼,所以常笙就想参考一下凌波微步的思路,更新一下自己内功的版本。
常笙现在就等着段正淳他们去天龙寺求六脉神剑。
若是求不到,段正淳一家就得回来找他,到时候,他可就得收‘医药’费了。
若是求到了也没关系,逍遥派的传承还挺多的,他总能找到一两个会凌波微步的,到时候再说。
——
段正淳没有丝毫意外的失败了。
六脉神剑作为大理皇帝段正明都不知道其存在的秘籍,怎么可能轻易的就交给段誉修炼,哪怕他是储君也不行。
天龙寺的答复很简单,想练可以,来天龙寺出家,到时候随便段誉怎么练。
可段誉作为段正淳唯一的儿子,大理国选定的储君,哪能说出家就出家。
两拨人不欢而散。
然后,段正淳就找到了常笙,只是这次找常笙的事情,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王爷确定是枯荣大师唤我?可小僧记得,枯荣大师早已经不问世事,如今天龙寺的主持,应当是本因方丈才对。”
随着段正淳点头,常笙有点懵逼。
枯荣他当然知道,天龙寺的老不死,在闭关修不死不活的枯荣禅法,已经很多年没出现过了,原着中,这人也只在鸠摩智···
是了,算算时间,鸠摩智是该到这里来抢六脉神剑了。
好巧不巧,他正好让段誉求六脉神剑治疗,这老家伙不会把他和鸠摩智当成是一伙的吧。
···
常笙还是去了天龙寺。
有道是不看小卡片,不怕仙人跳。
常笙又没有打六脉神剑主意的心思,根本不怕天龙寺要拿他怎么样。
区区六脉神剑而已,对常笙的吸引力还不如一阳指呢。
一阳指起码能用来治伤救人,算是补了他的内功只能治疗自己的短板。
六脉神剑有什么用,作为一阳指的进攻形态,还不如他去铁匠铺花二两银子买把铁剑的杀伤力来得高。
要是天龙寺的人不讲道理怎么办?
笑死,那他只能让对方明白,什么叫智勇双拳,什么叫我佛慈悲了。
怀抱着这样的心思,常笙一大早就跟着段正淳来到了天龙寺。只是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场上的局面很僵。
番僧打扮的鸠摩智,正和枯荣等人对峙,看样子,他还占了上风。
“咦?天龙寺今日还有其他客人?”
常笙的声音打破了场中僵硬的气氛,惹得众人一起看向他,眼神奇怪。
历经多世,常笙早已无所谓这种审视的目光,行礼后笑道。
“小僧少林寺虚静,受枯荣大师邀请,跟随镇南王爷而来,未曾想天龙寺今日竟还有别的客人,失礼了。”
身居六人中间,全身干枯得好似没有一丝水分的枯荣走了出来,双手合十朝常笙点了点头。
“老衲正是枯荣。”
“本因。”
“本观。”
“本相。”
“本参。”
“本尘。”
和鸠摩智对峙的其他几人,同样跟着枯荣大师上前和常笙行礼。
“小僧见过几位大师。”常笙又回了一礼,这才开口问道。“不知枯荣大师唤小僧前来,所为何事。”
枯荣衣袖一挥,对着常笙介绍道。“老衲为虚静法师介绍一下,面前这位,乃是吐蕃国师、护国法王、大轮明王,鸠摩智大师。
就在虚静法师到来之前,明王欲以少林七十二绝技,交换本寺的不传之秘,六脉神剑经。”
“嗯?”
喜欢诸界观心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诸界观心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