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物流车试点破局 退税政策落地稳企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南瓜粥的清甜里。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勺子把煮得粉糯的南瓜压成泥,拌进乳白的玉米粥里——南瓜是自家菜园种的,玉米粉是农数科技新磨的细粉,熬出来绵密无渣,既能给双胞胎当辅食,又能给一早要去物流试点现场的工作人员当早餐。“晴晴,快把宝宝的小帽子戴上,今天要去农数科技加工厂,外面太阳大,别晒着。”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爬爬垫上的两个小家伙身上,哥哥正抱着一个迷你玉米模型摆弄,妹妹则趴在旁边,伸手去抓模型的叶子,嘴里还“咿呀”着喊“玉米”。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双胞胎戴上浅黄的遮阳帽:“早准备好了,还给他们带了小水壶和玉米饼干。”她舀了一勺温凉的南瓜玉米粥,喂给妹妹,小家伙张嘴就含,小嘴巴动得飞快,还不忘抬眼看看正在玩模型的哥哥。哥哥见妹妹在吃东西,立刻把模型扔在一边,扑到苏晚晴怀里,“咿呀”叫着要吃,小脑袋蹭得她胳膊发痒。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书包从房间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妈妈,今天我暑假第一天,就去编织联盟帮忙统计订单吧!我已经学会简单的记账了,王老师教过我们怎么记录收入和支出!”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乡村物流智能车的试点方案,摸了摸小电的头:“太好了!咱们小电真是个小大人了。今天物流智能车在周边5个村试点,爸爸要去现场盯着,中午带你和双胞胎去农数科技加工厂,让你们看看玉米是怎么变成淀粉和蛋白粉的。”小电眼睛一亮,抓起一个玉米饼就往外跑:“太好了!我要把订单数据记清楚,还要给加工厂的叔叔阿姨讲讲咱们的编织联盟!”
送完小电到合作社,林凡和苏晚晴带着双胞胎直奔西坡村物流站点。刚到站点,就看见20台银灰色的乡村物流智能车整齐地排成一排,车身上印着“智车生态·乡村通”的字样,强子正带着技术员和快递员做最后的调试。“凡哥!苏姐!都调试好了,这些车适配农村窄路、陡坡,最小转弯半径才3米,载重500公斤,还能实时定位,快递员在手机上就能查看路线和货物状态。”强子兴奋地介绍着,指了指智能车的操作屏,“你看,还有方言语音提示,老乡们取件也方便。”
顺丰快递的区域经理李总走过来,握着林凡的手说:“林总,太感谢你们了!以前农村配送难,窄路进不去,陡坡不敢开,一件快递要绕半天,现在有了这智能车,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林凡笑着说:“李总客气了,咱们就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让老乡们买农资、卖农产品都方便。今天先在西坡村、东河村等5个村试点,看看实际效果,后续再扩大覆盖范围。”
正说着,第一辆智能车装满快递和农资出发了。林凡和强子开车跟在后面,只见智能车在狭窄的村道上灵活转弯,遇到陡坡时自动调整动力,稳稳爬升,丝毫没有卡顿。到了东河村的取件点,老乡们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智能车。李叔拄着拐杖走过来,笑着说:“这小车真神了!以前取个快递要去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取,太方便了!”快递员打开车厢,用方言喊着取件人姓名,老乡们拿着快递,脸上满是笑容。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编织联盟里,小电正忙着统计订单。苏晚晴联系的电商平台刚上线首批玉米皮挂件,才3天销量就破了千件,后台订单不断弹出。“妈妈,又来10个订单!是上海的客户,买了咱们的玉米造型挂件和小篮子!”小电兴奋地喊着,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订单信息,“还有北京的客户,留言说要批量采购,给员工做福利呢!”苏晚晴笑着说:“太好了!你赶紧把批量采购的客户信息记下来,我联系他们谈细节。强子那边物流车试点顺利,以后咱们的编织品就能快速发货了。”
中午,林凡带着小电和双胞胎来到农数科技的玉米深加工加工厂。车间里,玉米经过清理、研磨、分离,变成了洁白的玉米淀粉、黄色的玉米蛋白粉。技术员带着他们参观生产线,讲解道:“小电,你看,这1吨玉米能出0.7吨淀粉、0.1吨蛋白粉,还能出0.05吨玉米油,附加值比直接卖玉米高3倍呢!”双胞胎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机器运转,哥哥指着蛋白粉问:“爸爸,这能吃吗?”林凡笑着说:“能啊,这是优质蛋白,能做饲料,也能做成保健品,营养可丰富了。”
下午,林凡接到了孙浩的电话,语气带着喜悦:“林总,国家出台的出口退税临时补贴政策正式落地了!咱们旗下的玉米深加工外贸企业,还有跟着咱们调整多币种结算的100家中小出口企业,都享受到了补贴,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基本抵消了,大家都稳住了经营!”林凡松了口气:“太好了!下周的外贸企业座谈会,我把咱们的经验详细分享一下,让更多企业受益。”
另一边,智家生态科的公益套餐也在扩大覆盖范围。技术人员来到西坡村小学,为学校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包括门口的人脸识别门禁、校园里的监控摄像头和紧急呼叫器。校长王老师笑着说:“太感谢你们了!有了这些设备,孩子们在学校更安全了,我们也更放心了。”技术人员边安装边教:“王老师,这个门禁只有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能进,紧急呼叫器直接连到派出所,有情况一键报警。”
傍晚,物流智能车试点结束,强子带着数据赶来合作社:“凡哥!试点效果太好了!配送效率提升4倍,以前5个村的配送要8小时,现在2小时就完成了,物流成本降低30%!快递员和老乡们都反馈好,要求尽快在更多村推广!”林凡笑着说:“好!马上安排生产,新增80台订单,覆盖周边20个村,争取月底前全部到位。”
回到“家和院”,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一天的收获。母亲端上晚饭——玉米排骨汤、炒青菜、玉米发糕,还有刚榨的玉米汁。小电兴奋地讲着统计订单的趣事:“妈妈,今天有个客户说咱们的编织品太有乡村特色了,要跟咱们长期合作!我还学会了怎么算利润,扣除成本,咱们每件能赚10块钱呢!”双胞胎拿着在加工厂看到的玉米淀粉样品,在手里把玩,嘴里喊着“玉米”“好吃”。
林凡说:“下周的外贸座谈会,我准备把多币种结算、退税补贴和成本控制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再对接几家银行,给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大家扩大生产。”苏晚晴说:“编织联盟的订单越来越多,我打算再开两期培训班,吸纳更多留守妇女加入,再开发玉米秸秆编织、玉米籽饰品等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远处的村道上,乡村物流智能车还在忙着配送最后一批货物,灯光在夜色中移动,像是星星落在了田埂上;合作社的院子里,刚打包好的编织品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等待着被运往全国各地。“你看,”苏晚晴轻声说,“物流车解决了配送难题,编织品打开了销路,出口企业稳住了经营,这样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只要咱们找准方向,齐心协力,就能把一件件小事做好,让乡村越来越繁荣,让企业越来越稳健,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以后,还要让更多的智能技术走进乡村,让更多的乡村产品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企业渡过难关,共同迎接更好的未来。”
喜欢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